“中國是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只能通過在國際市場上采購原油來增加石油儲備。中國石油儲備的關鍵是要認識到:一是石油供需和投機性決定了石油價格會短期大幅度波動;二是石油儲備是應付突發(fā)事件,實現(xiàn)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p>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中國科學報》上撰文表示,購買石油用于儲備必須冒價格風險,能講究的只是儲備的策略和手段。短期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大數量的石油,需要謹慎,因為對市場價格沖擊可能很大。
(CFP 供圖)
“有些人開始暗示,美國和沙特策劃了油價下跌的‘陰謀’,目的是削弱俄羅斯。這些說法讓人聯(lián)想起1986年油價下跌時曾四下散播的謠言,即油價下跌推動了前蘇聯(lián)的垮臺。當然,這些說法是不對的。油價下跌的答案,應該在世界經濟疲弱和北美供應過剩的新環(huán)境中去尋找?!?/p>
——行業(yè)研究咨詢公司IHS副董事長丹尼爾·尤金在《金融時報》撰文稱,油價下跌或有恐慌,但并非陰謀。
“沙特的目標是減緩并打壓非常規(guī)石油的產量,因為其對沙特的市場份額和利潤造成了沖擊。在短期內,油價的下跌也有助于遏制沙特的地緣政治對手——伊朗和伊拉克,并可以擠壓俄羅斯支援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能力?!?/p>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查爾斯·艾賓格這樣評價油價下跌對沙特的影響。
“如果最終油價被壓到每桶60或者70美元,美國部分原油生產商可能會因此減產,但實際上只要油價持續(xù)低于每桶80美元,大部分歐佩克成員國就無法維持政府預算,其國民的生活質量也會大打折扣,綜合受損可能甚至會高于美國?!?/p>
——切薩皮克能源董事長阿切鄧罕姆認為,沙特的價格戰(zhàn)是“一場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