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餅雖然叫餅,跟面粉卻沒啥關(guān)系,是用一個個大柿子晾曬而成的,沒有柿子橙紅色的外表,倒是像極了裹滿了面粉的小餅子。好多調(diào)皮的小朋友對杮餅不感興趣,卻舔著表面那層白色粉末,讓人看著總有種吃生面粉的感覺。
其實,“穿”著“白粉”的水果還真不少,這邊有掛霜的葡萄,那邊有帶粉的藍(lán)莓。很多朋友心里犯了嘀咕,這些粉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能不能吃,是不是噴灑上去的農(nóng)藥,用什么方法能把它們徹底洗掉?
柿餅的白霜就是糖
雖然柿餅外層的白霜沒有什么甜味兒,但是這些東西確實都是糖,并且占到了柿霜總重量的95%!這些糖中最多的就是葡萄糖,占到了50%以上,相對比較甜的果糖只有13%左右,而蔗糖就更可憐了,還不到1%。甜味兒不足的葡萄糖占了大頭,那柿子糖霜不甜也就不奇怪了。雖然也有分析認(rèn)為柿霜中的果糖含量(45%)要高于葡萄糖(37%),但是我們的舌頭似乎并不同意后面這個分析結(jié)果。
盡管對各種糖的組分有分歧,大家對于這層白霜的來源認(rèn)識還是比較統(tǒng)一——這些糖是從柿子果實內(nèi)部自己跑出來的——果實內(nèi)部的水混著糖分滲到了果皮外,隨著水分的蒸發(fā),柿子的糖分結(jié)晶都逐漸累積到表面。在這個過程中,蔗糖被轉(zhuǎn)化成了果糖和葡萄糖,相對比較甜的果糖又變成了甘露糖。于是,白霜柿餅就露出了真容。
有朋友可能會問,柿子皮不是會把糖擋在果實里面嗎,在家放的柿子到干也沒有出白霜???答案很簡單,加工柿餅的第一步就是把柿子皮削掉。
完美柿餅的含水量必須控制在38%~42%,因為這個干濕度的柿餅軟糯適口,而且最容易形成漂亮的柿霜。含水量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柿霜的厚度,更要命的是,如果含水量低于38%,柿餅就變成堅硬的石頭了。所以傳統(tǒng)晾曬柿餅,還真是技術(shù)活。一定要經(jīng)過晾曬整形,再晾曬才可以。
葡萄霜不是葡萄糖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種說法開始流行:“葡萄容易感染真菌,會噴很多農(nóng)藥,一定要洗干凈?!倍咸焉系陌姿獎t被視為農(nóng)藥殘留的痕跡。老人家費九牛二虎之力也要把它們洗得干干凈凈;當(dāng)然,也有很多人堅信這些白霜不過是些葡萄糖,很瀟灑地一口吞下整粒葡萄,連葡萄皮都不吐。那么這些白霜的真身究竟是什么呢?
其實,這種白霜既不是農(nóng)藥,也不是葡萄糖,而是葡萄表皮上的蠟質(zhì)。這些蠟質(zhì)可不像柿霜那樣從果實內(nèi)部遷移而來,它們本身就是在葡萄皮上站崗的。這層叫表面蠟質(zhì)的物質(zhì),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的蒸發(fā),同時還能抵御病菌的侵染,從這個角度講,葡萄的白霜是倒是葡萄自己生產(chǎn)的“安全農(nóng)藥”。
葡萄表面蠟質(zhì)的成分主要是一種叫“齊墩果酸”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可以占到白霜總重的60%~70%,除此之外,白霜中還含有一些醇和酯類物質(zhì)。不過,這些物質(zhì)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不溶于水。正因如此,想要洗掉葡萄白霜的朋友才會屢屢抓狂。
不過,即使洗不掉這些白霜也沒有關(guān)系。因為齊墩果酸并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甚至還對保護(hù)肝臟和抗病毒有幫助。這樣看來,我們大可以放心整粒吞下那些掛著白霜的葡萄了。
至于藍(lán)莓、李子等果實表面的白霜跟葡萄的白霜也是大同小異,以后洗這些水果的時候,就不用再跟這層白霜較勁了。值得一提的是,這層蠟質(zhì),也正是這些水果新鮮的標(biāo)志。
“一斤蘋果半斤蠟”可能嗎
“商販為了讓蘋果好看、耐儲存,會給蘋果上石蠟,這樣的蘋果光鮮美麗,但是吃下去卻會危害人體健康,一斤(1斤=0.5 kg,下同)蘋果上可以刮下來半斤蠟?!边@是一則曾經(jīng)流傳的黑心水果商的損招。有很多朋友用小刀在蘋果皮上輕刮,還真的刮下來像石蠟一樣的物質(zhì)。于是,蘋果皮從大家口中的營養(yǎng)寵兒變成了垃圾桶里的廢物。商家真的會給蘋果打蠟嗎?
其實,打蠟的做法很少會出現(xiàn),因為蘋果皮兒自己就攜帶著蠟質(zhì)——果蠟。蘋果蠟質(zhì)主要是C29烷和C27烷(分子中含有29和27個碳原子的烷烴),以及高級醇(C30、C28、C26醇),還有飽和脂肪酸的混合物。如果從成分上講,倒是跟石蠟有幾分關(guān)系,因為石蠟就是高級烷烴的混合物,每個分子中的碳原子數(shù)量從20~40不等。
蘋果所含的果蠟幾乎不會被我們的身體吸收,只是一些匆匆而過的過客,完全不用擔(dān)心它們會在身體中搞小動作。即便是石蠟,只要純度夠高,一樣是可以作為添加劑出現(xiàn)在食品中的。
因為蘋果自備了果蠟,所以如果用軟布擦拭打磨蘋果,蘋果就會變得光亮誘人,那是因為蠟層被涂抹均勻,能更好地反射光線,就如同我們?yōu)榈匕迳舷炓粯?。不過,這樣拋光果蠟也會帶來問題。因為蘋果蠟質(zhì)的本職是防止水分蒸發(fā)同時抵抗病菌入侵,當(dāng)保護(hù)層消失的時候,蘋果就會以更快的速度萎蔫和腐壞了。如果實在不放心蘋果皮,大可以削掉不吃,因為跟果肉相比,蘋果皮實在是太少了。吃或不吃,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喜好。
洗掉白霜的招數(shù)
當(dāng)然,還有很多朋友喜歡跟果實上的粉狀物作斗爭。用鹽洗,用淀粉洗,用堿面洗,究竟哪個才有效呢?
首先,用淀粉確實可以去除白霜,因為當(dāng)?shù)矸廴芙庠谒械臅r候,可以與葡萄表面的蠟質(zhì)結(jié)合,再用水沖,白霜就很容易被去掉了。
其次,堿面(蘇打)可以形成堿性環(huán)境,可以促進(jìn)一些酯類物質(zhì)溶解,對清洗白霜還是有幫助的。不過,要適量,清洗要干凈,否則吃果子吃出堿面味兒也挺不爽的。
至于鹽就沒那么神奇了,固體狀態(tài)的純鹽粒兒能提供一些摩擦清潔力,但是溶化在水中的鹽就沒啥用處了。鹽水并不能改善這些蠟質(zhì)的溶解性,所以,白霜還是白霜。附帶說一句,鹽水對去除殘留農(nóng)藥也沒有幫助,如果不放心,還是多用手揉搓,并且伴隨流水沖洗,才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所以,一句話:果子長白霜也是正?,F(xiàn)象,大可不必驚慌,正常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