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峰LENG Xue-feng
(新疆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烏魯木齊 830011)
(Xin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Urumqi 830011,China)
隨著網絡化的不斷發(fā)展,圖書館工作也發(fā)生了變化,圖書館典藏著文獻載體也隨著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的普及慢慢地由傳統(tǒng)印刷紙質轉變?yōu)閿底志W絡電子版。這就要求圖書體統(tǒng)人員不但要了解傳統(tǒng)的文獻編目技能還需要掌握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能。這樣才能適應網絡化對圖書館采編工作的要求,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傳統(tǒng)的圖書采訪工作,主要依靠各種圖書目錄,而每年的購書數量和質量是檢驗采訪工作的標準。在網絡化的環(huán)境下,數字期刊、電子圖書的應用使得圖書采訪工作發(fā)生了轉變,由于這類數字資源所購買的是其使用權,而并非以往傳統(tǒng)采訪的實物,因此要求采訪人員樹立新的觀念——文獻使用權的采編也是采訪工作的一項內容。
在傳統(tǒng)文獻采購工作中,所采取的方式為:根據目錄由圖書經營公司配送,參加各大型圖書公司的活動,親自前往書店采購等。這樣的方式相對于圖書館而言有一定的局限性,畢竟一個圖書銷售公司所營銷的圖書不會是全面的,所以經常出現:一批圖書目錄幾家公司采購,甚至采購人員也要在當地采購的局面。使得采購工作費時、費力、費人,而且極易造成采購時由于溝通的原因造成資源上的重復,從而浪費資金。
隨著網絡的應用,圖書采購工作也慢慢在轉入網上的方式。一般來說,網絡購書減輕了采訪人員的工程程序,由于網站有圖書的介紹,所以使得采購人員不像以往一樣,為查看內容采取現場采購的方式,所配送的圖書也不存在因為圖書的內容、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出現流通情況,目前不少圖書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自助購物功能,采購人員只需輕點鼠標,即可完成“采”的工作。而且由于不受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影響,網絡采購的費用比傳統(tǒng)費用低30%-40%左右。網絡采購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圖書的流通效率,因為網絡采購可以有效的縮短圖書流通發(fā)行環(huán)節(jié),把眾多讀者、圖書、出版商、發(fā)行者都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并且因為網絡采購采用的是現代化的采購手段和工具,既為圖書的采購人員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為我國的圖書文獻定購的網絡化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印刷型文獻是傳統(tǒng)采購的主要采購對象,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非印刷型非數字化文獻,比如縮微制品、音像制品等。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現在的采購對象已經不再只是局限于印刷型書刊文獻,已經擴展到網上的全文信息、數據庫信息等,圖書館可以通過網絡、光盤鏡像等方式來隨時收集各種最新信息,以便及時的提供給讀者利用。
傳統(tǒng)的采購內容主要是結合本館的特點,采購所需資源。如:院校圖書館主要結合本院校專業(yè)的需要,圖書內容主要以適合本校專業(yè)為主,而地方圖書館采購的文獻內容應包括當地地方文獻,介紹本地情況(風土人情、人文、政治)等。
隨著網絡化的發(fā)展,豐富的文獻資源、日益增長的文獻費用與每年圖書館所撥給的圖書經費(特別是小型圖書館)產生了比例失調的局面,圖書館如何利用有限的經費購置所需的資源是對圖書采購人員的挑戰(zhàn)。
隨著館際互借工作的普及,采購人員可以采購以反映本館特點的文獻,而其他的資源完全可采用館際互借的方式被讀者所利用。這樣的做法既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又使有限的資金得到了合理利用,避免造成浪費。
現代社會已經和過去相比發(fā)生了很多的改變,現在是一個網絡信息時代,在這種背景形勢下,圖書館的編目工作在形式、內容、設備等方面也和過去相比產生了一些變化。原先傳統(tǒng)的、手工的、封閉的獨立操作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圖書館編目工作的需求,開始逐步的向自動化、網絡化、社會化、聯合化方向發(fā)展。過去圖書館都是獨立原始編目的狀態(tài),現在正在向聯機聯合編目的方向發(fā)展,使編目工作將更加的社會化、標準化。未來圖書館編目工作的發(fā)展趨勢就是聯機聯合編目,因為這種編目方式不僅具有統(tǒng)一的著錄格式標準和規(guī)范化標引,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復勞動。
現在我國有兩大國家級編目中心,分別是全國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和中國高校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此外,還有一些區(qū)域性的編目中心,加入這些編目中心,可以有效的提高圖書館的分編效率,所以一般圖書館為了節(jié)省人力、物力會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編目中心加入。
現代社會是一個網絡時代,圖書館是面向整個社會的,它是整個社會信息系統(tǒng)和社會教育系統(tǒng)的一部分,而圖書館的編目工作也不再只是封閉環(huán)境里對文獻的一般加工處理,而是在動態(tài)開放的網絡信息環(huán)境中對紛繁復雜的信息資源進行有組織、有序化的整理,通過互聯網存儲和獲取信息。
傳統(tǒng)圖書館編目工作由于封閉性的影響,編目的標準、要求一般由各館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制訂,因此存在著數據不統(tǒng)一、不規(guī)范的情況,格式存在著差異,這種情況使得軟件不兼容。要實現編目工作的網絡化,首先要實現標準化。書目數據只有做到了標準化,才能實現資源共享。聯機編目是權威性的編目工作,是以實現共建共享數據庫為目的,聯合編目的基礎是要擁有一套高質量、高標準的書目數據,建立共享的書目數據庫需要每一位編目工作人員共同建立,所以數據庫的數據質量要求越來越趨向標準化、規(guī)范化。
如果書目數據不標準、不規(guī)范,不但影響共享書目數據庫的質量,而且影響資源共享,所以著錄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顯得很重要,是實現信息資源的基礎。
隨著網絡化的發(fā)展,圖書館編目工作不再居于“幕后”,也不再只是揭示館藏文獻內容為主要工作的原始編目工作,而更多的是讀者利用網絡挖掘各類信息源,方便讀者,從而實現資源共享。有條件的編目員可以將信息資源分門別類的整理好,供廣大讀者所使用。所以從一定的角度上說,編目工作不再是信息源的錄入者,而是引導讀者利用網絡的引領者。
總之,采編人員不僅要掌握圖書情報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應當了解一些學科的知識。并且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網絡技術知識,在技能方面,能熟練地借助計算機進行資源的采集、存貯、組織、控制和提供利用,及時為用戶提供信息交流、信息檢索和信息咨詢服務。
[1]孫小青.探討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模式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17).
[2]于富群.對高校圖書館采編機構改革的一點設想[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01(2).
[3]樊瑜.21 世紀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擴展和變革[J].江蘇圖書館學報,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