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爽
(勝利油田 物探研究院,山東 東營 257022)
“微改革”,就是從細微之處著手,針對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被人忽略卻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研究解決辦法,一點一滴地推出改革舉措??梢哉f,“微改革”在走群眾路線的道路上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首先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條主線。古人云:“德教為先”“修身為本”“勿以善小而不為”,正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基礎性工作。作為一名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應當時刻注重行為處事的細節(jié),講真話,辦實事,一心一意為群眾著想,在升華自身修養(yǎng)的同時,讓周圍的人體會到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此,黨員領導干部應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加強自學。在社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要準確把握形勢,及時更新觀念,跟上時代步伐,就必須加強理論學習,與時俱進,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領導力和決策力,為研制“微改革”舉措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加強自省。通過一系列“微改革”,調動發(fā)散思維,做的好應積累寶貴經(jīng)驗,做的不好應總結不足并尋求提升自我的途徑。三是加強自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黨員領導干部自身就是一個標桿和準繩,其所作所為均被廣大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上行下效。這就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從一言一行中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四是加強自勵。在工作生活中,根據(jù)實際情況,結合發(fā)展態(tài)勢,樹立合理的遠大目標,運籌帷幄,大事要做,小事也要抓,團結廣大群眾,加強戰(zhàn)略性謀劃,共同創(chuàng)出一流業(yè)績。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突出“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員領導干部既要善于務虛,敏銳地發(fā)現(xiàn)民之所需,更要求真務實,敢于擔當,當群眾心中的好人,做群眾心中的好事。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永葆清廉政治本色、摒除“四風”成為關鍵之舉。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而后真心實意地辦實事、講實效,廉潔從業(yè),確保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普通群眾看重的并非獲得巨大的利益,而更加注重與自身幸福生活相關的日常瑣事,“微改革”為黨員領導干部弘揚“為民務實清廉”提供了有效的措施。微,在于小,在于易。黨員領導干部從思想上尊重群眾,從行動上貼近群眾,嚴于律己,清清白白地解民憂、順民意,通過“微改革”及時并持之以恒地解決小而易的民生問題,步步為營,穩(wěn)打穩(wěn)扎,長此以往,必定會由無數(shù)個“微進步”“微提高”匯聚成廣大人民群眾的滿意笑容。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明確“提高領導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的主觀主旨。很多民生難題并非一蹴而就,迎刃而解,但領導干部絕不能推諉扯皮,應付了事,應站在群眾的立場思考,積極回應群眾的訴求,立足于“大事做于細,難事做于易”,深入調查研究,從細微處尋找切入點,協(xié)調各個部門,按部就班地把問題解決好。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工作協(xié)調能力,還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核心凝聚力,以更好的狀態(tài)與激情融于廣大群眾。日常工作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這類現(xiàn)象:在處理領導安排的某項任務時,自以為做得非常圓滿了,但在關鍵時刻卻由于某個細小的問題而功敗垂成;領導部署某項任務,自以為安排得十分到位,卻忽略了基層辦理的督查工作,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甚至無法完成。人們常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領導干部要有敏銳的洞察力,積極利用“微改革”妥善解決好每一個小問題,才能集腋成裘,為解決大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贏得群眾的滿意。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明確“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客觀主旨。東漢杰出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提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只有站在屋檐下才能知道房子是否漏水,只有廣聽民聲才能知道政策是否有過失。對此,黨員領導干部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善于汲取群眾的智慧,真情傾聽群眾的心聲,認真對待群眾反映的問題。其實,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多數(shù)都比較容易解決,關鍵在于領導干部是否重視,是否真的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如果僅僅是紙上談兵,群眾絕不會買賬。胡錦濤曾提出“群眾利益無小事”,民利如山,寸土累積成其巍峨;民心如海,滴水匯聚成其汪洋。“微改革”就是要求黨員領導干部“是民眾的朋友,而不是民眾的上司”,要“站在民眾之中”,通過給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從細微處讓群眾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民生問題再小也是大事,領導干部要從大從高從遠處謀劃,從小從低從近處做事。只有這些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小”問題得到解決,才能在群眾路線上取信于民、立足于民、團結于民、發(fā)展于民。在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企業(yè)職工從內心深處渴望不斷充實自我,卻由于工作之余時間和精力的匱乏而無法專門、系統(tǒng)的學習。中國石化遠程培訓系統(tǒng)極好地解決了職工“再學習”的尷尬局面,為職工自主深造提供了優(yōu)秀的平臺。這項“微改革”,既滿足了職工求知的欲望,又能結合崗位需求和自身能力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成功實現(xiàn)了企業(yè)與職工的“雙贏”發(fā)展。
總而言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旨在集結起一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員領導干部隊伍,牢牢抓住關系黨生死存亡的生命線——群眾路線。按照十八大的精神,這將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重大舉措。如此重要、如此關鍵,所有的黨員領導干部就要更加注意,得民心不在于解決問題的大小,而在于一心一意為群眾著想,決不能忽視“微改革”將起到的作用。舉國上下的企業(yè)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再細化到部門,那更是不計其數(shù),它們共同注重或忽略“微改革”帶來的“微進步”,對我黨走群眾路線的影響將會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