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藝術造詣與生命悲歌——杜甫疾病詩藝術探索

        2014-04-09 02:14:11
        關鍵詞:大歷杜詩杜甫

        黃 靜

        (中山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廣東 廣州510275)

        申涵光“詩之必唐,唐之必盛,盛必以杜為宗”[1]之論,道出了杜甫在后世的崇高地位與巨大影響。然而,這位偉大詩人的一生卻幾乎是與貧病、孤苦相伴的。據對《杜詩詳注》及《全唐詩》中所錄杜詩的不完全統(tǒng)計,杜甫一生作詩一千四百余首,其中與疾病相關之詩達二百四十首,占其詩歌總量的六分之一,可見杜甫對疾病的反復詠嘆并非偶然。對“病”的關注與描寫,或許不是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但卻是理解杜詩的關鍵所在。關于詩歌的“疾病”題材,元人方回早已有所關注。方氏于《瀛奎律髓》卷44 專設“疾病”一類,而以杜甫《耳聾》、《老病》冠之于首,可見其對杜甫疾病詩作的重視。

        一 疾病詩之造語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明人許學夷在《詩源辨體》卷19 中論及杜詩時,稱其“以意為主,以獨造為宗,故體多嚴整,語多沉著”[2],認為杜詩沉郁之意與頓挫之語,主要得益于其“獨造”之功。正是這種在語言上或有意或無意的獨造,使得杜詩獲得了永久的生命力與無窮的感染力。在杜甫二百余篇疾病詩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造語。通過對“疾”、“病”等詞的悉心搭配,形象地描繪出了杜甫遲暮人生的慘淡光景。

        (一)與形容詞的搭配

        據統(tǒng)計,杜甫所作疾病詩中,與形容詞的搭配占全部詩篇的大半。其中與“多”連用30 次,“老”19 次,“衰”18 次,“貧”6 次,“舊”4 次。疾病,本身就言及了一定時期內不容樂觀的生存狀態(tài),再加上與“老”、“多”、“衰”、“舊”、“貧”等形容詞搭配,更深刻地展現了杜甫境遇之蕭條。“巴蜀來多病,荊蠻去幾年”[3]821,此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所作《一室》之句?!耙皇摇敝洌鲎浴逗鬂h書·陳王列傳》。陳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其父之友薛勤見而責之,蕃于是發(fā)出“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4]的感嘆,足見其志。杜甫在此正反用其意,將壯志滿懷之陳蕃與老病纏身且“胸無大志”的自身形成強烈的對比。自乾元二年入蜀以來,杜甫雖在親朋的幫助下勉強度日,然身體卻每況愈下。西南濕熱的天氣讓這位北客一時無法適應,再加上肆虐的“瘴氣”,使得杜甫新疾舊病連綿不斷?!岸嗖 倍郑莱隽嗽娙藷o盡之辛酸。

        大歷元年《客堂》之“棲泊云安縣,消中內相毒。舊疾甘載來,衰年得無足”等句,亦展現出此期詩人不樂觀的身體狀況。永泰元年五月,杜甫舉家東遷至云安。客居云安的杜甫倍感孤獨,沒有摯友的互訴衷腸,不再有成都親朋的頻繁慰問,唯一與之相伴的是日夜難耐的寂寞與無盡的病痛折磨。消渴讓他不安,而頻頻卷土重來的舊疾又讓他恐懼。詩之結尾有“形骸今若是,進退委行色”[3]1269之句,正言出了詩人此時之痛苦。《秋野五首》“衰老甘貧病,榮華有是非”[3]1733,可謂與鮑參軍“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之語有著一脈相承的悲壯之風。

        縱觀杜甫所作之疾病詩,無論“多病”、“老病”或是“衰病”、“舊疾”、“貧病”,都充分展現出了詩人的不幸?!袄喜∥咨嚼铮舫椭小保?]1282、“留滯嗟衰疾,何時見息兵”[3]1804,身患多癥的杜甫生活何等艱難!而大歷元年作于瀼西的《夜雨》,更以一句“通籍恨多病,為郎忝薄游”[3]1677,寫出了詩人的心聲。著一“恨”字,使全詩顯盡蒼涼。

        (二)與名詞的連用

        據統(tǒng)計,杜甫疾病詩中,“疾”、“病”與名詞“身”連用21 次;與“肺”連用12 次,與“客”連用17次,“疾”、“病”直接連用5 次,而直言“消渴”、“病渴”、“枯渴”、“長卿病”等15 次。在此,杜甫直接對疾病名稱進行記載,顯示了其所患疾之多。

        作于夔州的《奉送十七舅下邵桂》,是杜甫一篇有名的送別詩。關于其創(chuàng)作的確切之年,仇兆鰲注為“大歷年間”,并未言明。而考杜甫之行跡可知,此詩應作于大歷二年?!敖^域三冬暮,浮生一病身。”[3]1581據“杜工部年譜”載,杜甫大歷元年(766)春夏之交攜家從云安遷居夔州,至大歷三年(768)正月乘舟出峽下江陵,在夔州度過了整一年零九個月。由此可推知杜甫所言之“冬”,應指大歷二年之冬。身處夔府荒涼之地的杜甫,老病纏身且萬般沮喪。“杜甫在夔州身體時好時壞,瘧疾、肺病、風痹、糖尿病都不斷地纏繞著他?!保?]此為馮至先生對此期杜甫身體狀況的概述。身患多癥的杜甫,此時唯有以“病身”來概括所經受的痛苦。絕域、病軀已可憐至極,而離別更使此痛難以言喻。平實的語言,使杜甫疾病詩倍感辛酸。

        “吾老抱疾病,家貧臥炎蒸”[3]1031、“衰年病肺惟高枕,絕塞愁時早閉門”[3]1336等句,均為“疾”、“病”與名詞連用之典范。而一句“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3]880,則充分展現出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在疾病的影響下,杜甫對生命作出了全新的詮釋。

        (三)與動詞的結合

        如果說“疾”、“病”與形容詞、名詞的搭配十分重要,那么與動詞的連用亦不容忽視。詩中不僅言及舊疾,還嘆出新病。與動詞“抱”、“臥”等的連用,更體現出了詩人在面對舊疾新病時的那份從容。大歷元年瀼西《偶題》之“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3]1543,言出了杜甫一生之漂泊。繼先秦之“詩言志”說后,西晉文人陸機在歷代先賢主抒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詩緣情而綺靡”[6]說。杜甫在此,用“緣情”指代“詩歌”,言出詩歌對心靈的安撫作用。若說杜甫此生漂泊之苦尚能在詩中能得到一絲慰藉,那么多難之國、多疾之身以及隨著而來的流散、居無定所,則讓杜甫再也無法平靜?!氨Ъ矊疫w移”,一個“抱”字,再現了杜甫此情此景之悲涼。杜甫一生所受之挫折與所經之磨難,誠如《孟子》“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7]之言。這一切的遭遇的確讓杜甫成為了圣賢仁人之士,只可惜這千秋萬古名對其而言,卻只是寂寞生后世!

        “長懷報明主,臥病復高秋”[3]1726、“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樓閣暮春光”[3]1626等詩句,都是“疾”、“病”與動詞的連用。精巧的造語不僅體現出了詩人難言的辛酸,更展現出了詩人內心無法言喻的隱痛。縱使“抱疾”、“臥病”又怎樣,杜甫仍“獨酌杯中酒”以“復高秋”,壯烈與從容溢于言表!

        綜上所述,“疾”、“病”無論是與名、動或是形容詞搭配,都形成了現代漢語語法中的“偏正式”結構。所謂“偏正式”是指前一個詞修飾、限制后一個詞根,整個詞義以后一個詞根為主,前一個為輔。即無論杜甫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其目的始終都是表現其疾,突出其病。

        二 疾病詩之修辭

        素來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3]810標榜的杜甫,對詩歌創(chuàng)作精益求精。形容枯槁、疾病纏身的詩人所作之詩,句句感人肺腑,字字催人淚下!就其修辭而言,大致表現為以下兩點。

        (一)典故與象征手法的運用

        “援古以證今”[8]的用典手法,是中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手法之一。用典至唐,已至爐火純青之境,杜甫更勝時人一籌。誠如張戒《歲寒堂詩話》中“詩以用事為博,始于顏光祿,而極于杜子美”[9]之評。杜甫疾病詩中更是頻頻用典,其中運用得最多的便是漢武帝時辭賦家司馬相如之事?!段骶╇s記》載:“長卿素有消渴疾。”[10]杜甫常以相如自喻,并于詩中多次言及深受“長卿”、“消渴”頑疾的折磨?!跋省敝∈滓姟饵S帝內經·素問》篇,而《釋名》“釋疾病”中則更直接言出了“消渴”之癥狀:“消,渴也。腎氣不周于胸胃中,津潤消渴,故欲得水也?!保?1]多食、多飲、多尿、消瘦,便是消渴所呈現之病癥?!胺慰菘侍酢币痪?,正是對杜甫身患消渴之疾的描述。據不完全統(tǒng)計,杜甫疾病詩中用典直接涉及長卿的就達28 次。典故的運用,不僅顯示才學、暗喻疾病,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了杜甫不幸的遭遇與難言之隱痛。

        杜甫疾病詩作中,象征手法也備受青睞。杜甫于疾病詩中所用司馬相如之事有虛、實兩面。虛時泛指,實時則指糖尿病。[12]此虛,便是指象征手法的運用。與用典類似,象征手法不僅有利于情感表達,更使表達顯得含蓄深刻。以司馬相如自喻,一來顯出杜甫疾病纏身的境遇,二來則是把“長卿病”轉為了“不遇”的象征?!稘h書》卷57《司馬相如列傳》載:“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13]杜甫斷章取義,賦予這段記載以全新的寓意。“不遇”之悲,杜甫正是運用了這層涵義來抒發(fā)其內心深處的郁結。“長卿消渴再,公幹沉綿屢”[3]1828,不僅言出病之多,更言出了久病不愈之狀?!白怨攀ベt盡貧賤”,更何況杜甫!如此一來,杜甫便是借了他人之酒杯澆己心之塊壘,暫得自寬?!安】噬砗稳?春生力更無”[3]1951、“長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時”[3]2023,杜甫對司馬相如的偏愛并非偶然,而是由命運上的相似所產生的必然共鳴。在尋找命運的共同點中,杜甫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處境。

        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疾病詩除述百疾纏身之狀外,還于其中展現出其窮愁潦倒之悲慘境遇。自古“貧病”如影隨形,杜甫半生都是在貧病的噩夢中度過的?!伴L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保?]227多病、離群索居,便是杜甫貧病困境的展現。大歷五年《奉贈蕭十二使君》中的“不達長卿病,從來原憲貧”[3]2054,更是杜甫用典來展示其貧病生活的典范。原憲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韓詩外傳》載:“原憲居魯,環(huán)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歌?!保?4]原憲生活雖清苦,但卻能安貧樂道,也正基于此而備受夫子與后人推崇。杜甫用其意,展現出了其貧病交加的悲戚?!岸嗖●R卿無日起,窮途阮籍幾時醒”[3]1783、“病隔君臣議,慚紆德澤私”[3]1420等,不僅再現了多病且窮的生活景象,更是直接嘆出了其極貧之根:病??梢哉f,疾病是造成杜甫一生窮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在與前人的不斷對比中,杜甫得到了一絲安慰:“賢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況我饑愚人,焉能尚安宅?”[3]705典故與象征手法的運用,深刻揭示了杜甫生活之窘迫,同時也表達了詩人難以言說的辛酸。

        (二)指代與隱喻

        “指代”與“隱喻”皆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十分重要的修辭手法,兩者的運用賦予文學作品更濃郁的感情色彩。顧嗣立《寒廳詩話》引俞瑒“少陵詠物多用比、興、賦”[15]之語,正強調了杜甫對詩歌藝術的追求。在杜詩中,“病”除專指身體器官病變之外,也被用來代指政治不昌、民生疾苦、戰(zhàn)亂等現象,即是對國家、社會“病態(tài)”的一種隱射。在詠嘆疾病時融入家國之思,使得傳統(tǒng)“疾”、“病”主題得以升華。

        廣德二年《釋悶》:“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復臨咸京。失道非關出襄野,揚鞭忽是過湖城。豺狼塞路人斷絕。烽火照夜尸縱橫。天子亦應厭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但恐誅求不改轍,聞道嬖孽能全生。邊老翁錯料事,眼暗不見風塵清?!背鹱?“嬖孽不除,則兵不得解。兵不能解,則誅求仍不得息。其事之舛謬,真出于意料之外矣。然則風塵亦何由清,而太平將何時見乎?!保?]1070杜甫在此,用老病眼暗而“不見風塵清”之實,指代是年戰(zhàn)亂的局勢?!缎绿茣妨袀鞯?41《吐蕃上》載,安史之亂后吐蕃屢屢入侵,成為唐最大外患之一。而“廣德元年,吐蕃請和”一事,著實讓時已筋疲力盡的唐王朝暫時松了一口氣。然而緊接著的戰(zhàn)亂,使得這場“求和”顯得虛假。由于叛臣仆固懷恩的挑唆,致使回紇、黨項、吐谷渾等幾個少數民族犯邊,見此勢的吐蕃也開始蠢蠢欲動,于是“吐蕃大酋尚結息、贊摩、尚悉東贊等眾二十萬至醴泉、奉天,邠將白孝德不能亢,任敷以兵略鳳翔、盩厔,于是京師戒嚴”[16]。故杜甫于詩之首有“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復臨咸京”之嘆。面對這種巨大的轉變,不僅遠離煙塵之地的杜甫會有“錯料事”之感,就算立身長安的決策者也沒有料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皣粕胶釉凇?,杜甫唯有借對多病之身的感慨來抒發(fā)心中的憤慨。由此可知,杜甫之病的指代作用是通過隱喻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杜甫一直以來都把個人的遭遇與國家的安危、人民的痛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雖然此時身處南蠻之地,但卻并未減少他對社會、民生的關懷及對理想不倦的追求,只是由于力不足選擇了另一種方式。

        個人永遠無法選擇生存的大環(huán)境。老病身殘的杜甫深感寂寞與失落,卻無處話凄涼!“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保?]1964一方面寫出了暮年多病的悲慘光景,另一方面又以自身之“疾”來指代社會之“弊”。以小見大,杜甫正是在詩中暗喻自己的褒貶之情。

        三 疾病與杜詩風格

        黑格爾曾說:“法國人有一句名言:‘風格就是人本身?!L格在這里一般指的是個別藝術家在表現方式和筆調曲折等方面完全見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點?!保?7]這里所言的風格,是就藝術家的獨特精神個性而言。因此,可以說風格是藝術家在生活和創(chuàng)作實踐中所養(yǎng)成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不過這種創(chuàng)作狀態(tài)并非一成不變。藝術家在不同時期會有相應不同的創(chuàng)作呈現,尤其是當作家的生存境遇發(fā)生巨大改變、陷入貧病惡性循環(huán)之際,其創(chuàng)作風格的改變就會越發(fā)明顯。

        杜甫詩歌之風格,一言以蔽之,曰“沉郁頓挫”?!俺劣纛D挫”四字,見杜甫《進<雕賦>表》?!爸劣诔劣纛D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流,遮可企及也。”[3]2172此為中年杜甫對其創(chuàng)作的自我評述,后人認為此四字基本囊括了杜甫詩歌的總體特征,故借以概括杜詩風格。其詩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儒家詩教影響的結果。中國儒家強調“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tǒng),要求文藝創(chuàng)作必須符合“發(fā)乎情,止乎禮義”[18]的原則。這使得自《詩經》而來的“怨刺”傳統(tǒng),在此不得不作出退讓。于是當文人面對戰(zhàn)亂、政治弊病等重大問題及隨之而來的種種不平時,只能采取“婉而多諷”的方式進行勸諫,以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平。杜甫之“沉郁頓挫”即是如此?!鞍倌旮枳钥?,未見有知音”[3]1950的杜甫,在其詩中所展現之“苦”與未遇知音之“悲”,可以說是其詩之主要內容與詩風的具體表現。而杜甫所遇之“疾病”,則是其“苦”與“悲”的根源所在。因此,要想更好了解杜甫“沉郁頓挫”詩風之內涵,探討“疾病”在詩歌中的具體表現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描寫對象的病弱化

        縱觀整部杜詩,尤其是安史之亂后,“嘆老嗟病”以及對重大社會事件、社會生活的進行展現的詩歌占據了絕大多數。杜甫在詩中不僅感嘆其貧病的境遇、老弱的身體,還表現出了對社會、政治的關心與對民生的同情。杜詩中所描繪的對象,展現了唐代最為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無論是廣袤的山川、湖泊,還是日常的松柏、蟲魚,在觸發(fā)著杜甫無邊詩興的同時也寄托了詩人無限的感情。這種感情有激昂、有憂郁、有欣喜、有沉寂。然而,隨著身體與生活狀況的每況愈下,杜甫開始對其所觀察與描寫的對象進行了有意無意的灰白、暗淡選擇與處理,亦即使其呈現出病弱化的傾向。杜詩中(特別是安史之亂后),“病”、“瘦”、“貧”、“枯”、“老”、“衰”、“悲”、“愁”、“孤”等詞頻頻出現,而與之相應所構成的意象,則是其感時自傷的具體表現。[19]如大歷四年《清明二首》“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之句,便描繪出了詩人漂泊之苦與病患之痛??菔萑绮袂叶嗖 胺稣怼钡脑娙俗灾獙⒉痪糜谑?,故在這個追憶逝親的日子里望著江上之“寂寂”孤舟,內心悵然。老淚縱橫的杜甫感受到了“天地一沙鷗”的悲涼與孤獨?;蛟S痛苦會隨著生命的終止而終結,又或許生命終結之后痛苦還將繼續(xù)延綿?!帮L水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保?]1970于詩末,杜甫更是憑一“愁”字,言出了其無盡的哀傷。廣闊的洞庭水,仍不及這位“白頭翁”內心之苦。此“愁”源于自身之病,也源于對家、國那份始終割舍不下的“憂”。幾經戰(zhàn)亂與流亡,多難與多病幾乎成為了杜甫生活的主旋律。陰沉的時代氛圍與多病之身相互映襯,使其詩展現出“沉郁”之氣。這也表現在同作于上元二年之《病柏》、《病橘》、《枯棕》、《枯楠》等詩中。悉心營造的病弱化意象,使詩篇之基調更顯凝重。

        有生便有死。生命在“病”、“枯”之后,死亡便開始逼近。杜甫在對病弱意象的描寫中,表現出了對生命的無限眷戀。描寫對象的病弱化,使杜詩呈現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展現出自然性與社會性的完美結合。

        (二)對生存狀態(tài)的關注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評杜道:“人必先有芬芳悱惻之懷,而有沉郁頓挫之作?!保?0]的確,詩人首先必須“有感”,而后才能“發(fā)而為詩”,將己之思訴諸筆端并呈現于人前。疾病對其詩風影響的第二個方面即是對其生存狀態(tài)的關注。

        杜甫一直生活在疾病與戰(zhàn)爭的陰影之下,《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之“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3]265句,便是最好的證明。內心之憂,促使著杜甫倍加關注生存狀態(tài)??梢哉f,杜甫對生存狀態(tài)的重視,是由其疾病之身直接促成的。在對世事萬物的描寫中,杜甫總于經意不經意間夾帶著對自身不幸遭遇的感慨?!熬袆e老親,此去苦家貧。藻鏡留連客,江山憔悴人?!保?]1759詩人于贈別之中,情不自禁地展現出了此時的生存狀態(tài)。“憔悴人”,既是對大歷二年身處夔府之國“牙齒半落左耳聾”的杜陵翁老弱、多病狀況的真實展現,也是杜甫凄苦生活的直接見證。杜甫晚年身處“錦里煙塵外”之地,因此有更多時間關注自身。大歷二年夔州所作之《登高》“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3]1766二句,既言出了其身世漂泊之苦,又嘆出了其百年孤獨之狀。杜甫不幸的遭遇并未讓其沉淪,反而更加激起了他抗擊艱難險阻的勇氣、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生命的珍惜。正是在“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3]1117中,杜甫體味到了生命的真諦。詩風的形成是多方原因促成的結果。通讀杜甫疾病詩,我們總能感受到一種悲壯之美,品味到在飽經磨難與艱辛后杜甫對生命的獨特理解及執(zhí)著追求。

        疾病詩,可以說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杜甫“病歷”。杜詩在“疾病”主題的浸潤下,飽含著對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而其生命意識又強化了“疾病”,二者相輔相成。疾病詩,在杜甫對“疾病”的感悟中,將世事的滄桑感、人生的無常感以及歷史的興亡感結合于一起,從而奏響了一曲高亢的生命悲歌。

        [1]申涵光.聰山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9.

        [2]許學夷.詩源辯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214.

        [3]仇兆鰲.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4]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2159.

        [5]馮至.杜甫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126.

        [6]張少康.文賦集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1.

        [7]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348.

        [8]詹锳.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407.

        [9]張戒.歲寒堂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5:2.

        [10]葛洪.西京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3:11.

        [11]畢沅.釋名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5:251.

        [12]劉明華.杜甫研究論集[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216.

        [13]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2533.

        [14]韓嬰.韓詩外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5:4.

        [15]顧嗣立.寒廳詩話[M]//丁福保,編.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84.

        [16]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6088.

        [17]〔德〕黑格爾.美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372.

        [18]孔穎達.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5.

        [19]趙曉蘭.瘦馬·病橘·苦棕——略論杜詩表現“傷時憂世”主題的一組個人意象[J].杜甫研究學刊,2002(1).

        [20]袁枚.隨園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498.

        猜你喜歡
        大歷杜詩杜甫
        夜讀(一)
        中學生報(2022年5期)2022-04-29 20:00:37
        大歷年間的詩詞文化特征
        活力(2018年11期)2018-12-06 10:10:55
        杜甫改詩
        絕句
        兒童繪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篆刻杜詩記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杜甫與五柳魚
        唐詩賞讀
        簡論大歷十才子對庾信之接受
        清初杜詩研究二題——錢謙益《解悶》詩箋與仇兆鰲“四句分截”說
        長江學術(2016年4期)2016-03-11 15:11:29
        杜甫的維穩(wěn)觀
        學習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14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v|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丝袜|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在线看| 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亚洲懂色av| 亚洲av乱码二区三区涩涩屋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看| 超碰日韩AV在线| 国产精品又黄又爽又色| 午夜被窝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久久九九|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免费视频|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夜夜夜|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长腿丝袜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日韩熟女高清视频一区| 国产在线 | 中文| 免费在线亚洲视频|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春药| 亚洲一二三四五区中文字幕|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中文| 精品久久一品二品三品|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