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翅
(河北省張家口市沙嶺子醫(yī)院內(nèi)科,河北 張家口 075131)
抑郁癥是以情緒低落為主,伴有軀體不適及能力下降的現(xiàn)代醫(yī)學精神科常見疾病。隨著現(xiàn)代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抑郁癥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上升趨勢[1]。輕中度抑郁癥患者通常以軀體癥狀而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為主訴就診。越鞠升降湯由越鞠丸和升降散加減而成,其在改善抑郁癥情緒低落及軀體癥狀方面療效突出[2]。2012-03—2013-05,筆者應用越鞠升降湯治療輕中度抑郁癥30例,并與鹽酸氟西汀膠囊治療28例對照,觀察對患者軀體癥狀的改善作用,結(jié)果如下。
1.1 診斷及排除標準 參照《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3)[3]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且均以軀體癥狀為主訴就診,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在20~34分者,其中HAMD評分為20~26分為輕度抑郁,27~34分為中度抑郁[3]。排除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障礙性疾病,妊娠、哺乳期婦女,重度抑郁癥及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58例均為我院內(nèi)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6例,女24例;年齡最大61歲,最小29歲,平均年齡(42.7±3.5)歲;病程最長3年,最短3個月,平均病程(17.8±4.5)個月;病情程度:輕度12例,中度18例。對照組28例,男5例,女23例;年齡最大59歲,最小33歲,平均年齡(43.2±3.7)歲;病程最長3.5年,最短5個月,平均病程(18.2±4.3)個月;病情程度:輕度11例,中度17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鹽酸氟西汀膠囊(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16)20 mg,每日1次口服。
1.3.2 治療組 予越鞠升降湯。藥物組成:醋香附15 g,焦梔子 10 g,郁金 15 g,蒼術(shù) 15 g,茯苓 10 g,丹參 12 g,川芎 10 g,神曲 10 g,白術(shù) 10 g,白芍藥 10 g,遠志 10 g,僵蠶10 g,蟬蛻 10 g,姜黃6 g,大黃3 g,甘草10 g。失眠多夢者加黃連6 g、肉桂3 g;心煩意躁者加炒黃芩10 g、淡豆豉15 g;心悸重者加煅龍骨15 g、生牡蠣15 g。日1劑,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療程 2組均6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比較2組療效,觀察2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軀體癥狀評分[3]變化。
1.5 療效標準 以HAMD評分減分率為標準[3]。減分率=(治療前HAMD評分-治療后HAMD評分)/治療前HAMD評分×100%。臨床控制:精神癥狀消失,減分率≥75%;顯效:精神狀態(tài)明顯減輕,75% >減分率≥50%;有效:精神癥狀好轉(zhuǎn),50% >減分率≥25%;無效:精神癥狀較治療前無變化或加重,減分率<25%。以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統(tǒng)計總有效率。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2組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2 2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軀體癥狀評分變化比較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軀體癥狀評分變化比較分,±s
表2 2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軀體癥狀評分變化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治療組(n=30)對照組(n=28)治療前 治療后HAMD評分 28.2±2.6 10.2±3.1*△ 27.7±2.4 14.9±2.3治療前 治療后*軀體癥狀評分 8.5±1.4 4.4±0.7*△ 8.4±1.6 5.8±1.1*
由表2可見,2組治療后HAMD評分、軀體癥狀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1),且治療組降低更明顯(P<0.01)。
2.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出現(xiàn)頭暈頭痛2例,消化道功能紊亂6例,癥狀均較輕微,未做處理。治療組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抑郁癥臨床多表現(xiàn)為以情緒低落等抑郁心境為中心的臨床癥候群,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軀體癥狀,如睡眠障礙(失眠、入睡困難、多夢、早醒等)、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腹脹等)、心悸、乏力、肢體痠痛等,我國抑郁癥患者的軀體化表現(xiàn)尤為顯著[4],特別是輕中度抑郁癥患者。因此,評價輕中度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效果時不能忽視對軀體癥狀的改善情況。
目前,抗抑郁劑仍然是治療抑郁癥的主要手段,盡管臨床已有多種抗抑郁劑,但仍有30%的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4],而且多數(shù)抗抑郁劑對軀體癥狀的改善不明顯,價格昂貴,長期服用不良反應多,患者依從性較差。中醫(yī)中藥在治療抑郁癥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特別是對軀體癥狀的改善更加顯著。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越鞠升降湯治療輕中度抑郁癥患者總有效率遠遠高于鹽酸氟西汀膠囊治療(P<0.05),治療后HAMD評分及軀體癥狀評分越鞠升降湯組較鹽酸氟西汀膠囊組具有顯著優(yōu)勢,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說明越鞠升降湯在改善輕中度抑郁癥患者癥狀,特別是軀體癥狀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且安全性較高。
抑郁癥屬中醫(yī)學郁證、臟躁證、百合病范疇。最早在《黃帝內(nèi)經(jīng)》就有對抑郁癥的論述,如“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悲則氣消,思則氣結(jié)”[5],認為氣機郁滯是本病的病機?,F(xiàn)代中醫(yī)學臟腑辨證認為,抑郁癥主要涉及肝、心、脾三臟,臨床以肝郁脾虛最為多見。本病多首發(fā)于情志失調(diào)或精神壓抑,致氣機郁滯。肝為條暢氣機的主要臟腑,氣機郁滯首犯肝臟致氣結(jié)肝郁,日久則漸傷心脾,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軀體癥狀。如肝郁克脾、脾失運化則痰濕能生,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腹瀉等;脾胃升清降濁功能失常則惡心、嘔吐;脾虛氣血生化無源則困倦乏力;心神失養(yǎng)則心悸、失眠、多夢。另外,氣郁日久則化火,表現(xiàn)為心煩意亂、口干舌燥等;氣郁則血瘀,表現(xiàn)為面色晦黯、四肢疼痛等。因此,治郁首先要行氣,氣機條暢則百病得解。
越鞠丸為治療郁證的常用方劑,由元代朱丹溪在“六郁”學說理論基礎(chǔ)上創(chuàng)立。升降散出自《傷寒溫疫條辨》卷四,具有升清降濁、散風清熱功效。對于輕中度抑郁癥患者常將越鞠丸和升降散加減組合成越鞠升降湯應用。方中川芎治氣郁、血郁,梔子治火郁,蒼術(shù)治濕郁,神曲治食郁,五藥合用,氣、血、痰、火、濕、食六郁得解;醋香附、郁金條暢氣機,活血解郁,使血暢氣行;僵蠶、蟬蛻相伍升清陽,姜黃、大黃降濁陰,一升一降,加強了條暢氣機的作用,還可清熱解郁;白術(shù)補氣健脾;茯苓利濕健脾,以助脾運;丹參活血化瘀;焦梔子清氣郁之熱;白芍藥養(yǎng)血柔肝;遠志寧心安神;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不僅加強了條暢氣機、疏肝解郁的作用,而且增加了清熱解郁的力度。臨證時根據(jù)患者癥狀化裁加減,最終使患者氣機條暢,肝郁得解,脾虛得補,心虛得養(yǎng),瘀血得化,郁熱得清,則諸癥可愈。
越鞠升降湯治療輕中度抑郁癥安全有效,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軀體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許麗霞,孟翠巧,岳文芳.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康復及復發(fā)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1,20(20):2573-2574.
[2] 李仲平,王陶冶,熊愛蓮,等.越鞠升降湯治療輕中度抑郁癥36 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37(8):1522-1523.
[3]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學會.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3)[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127.
[4] 簡佩玉,彭雪瓊,王銘霞.產(chǎn)后抑郁癥中西醫(yī)病因及中西藥結(jié)合治療[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0,19(2):254-255.
[5] 夏猛.中醫(yī)藥治療抑郁癥的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2,39(8):1657-1659.
[6] 王瑩,李仲平,王陶冶,等.越鞠升降湯治療老年抑郁癥36例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2,44(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