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元劍
(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興化 225700)
在人們的思維模式中,職業(yè)院校的物理教學方法往往是以高中物理學習作為基礎的,是在基礎的物理教學中將實踐與教學相結合,從關系中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從而達到認識和改變的過程。而目前社會上所需要的是具有綜合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這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方法就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在實際運用上與理論學習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在中職物理教學課程中,應將課程體系與教學內(nèi)容的選取培養(yǎng)目標一致。作為物理課程的重要基礎,在中職物理教學課程中應以服務性、基礎性、應用型等特點為基礎。將知識體系按照基礎應用、應用為本、培養(yǎng)能力為教學原則,加強物理基本知識的教學,重視理論在實際生活實踐中的應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在教授學生物理知識的前提下,既要考慮物理理論課程的系統(tǒng)性,又要考慮社會實際需要的人才實用性,根據(jù)物理知識的實際內(nèi)容,讓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并且要體現(xiàn)出專業(yè)服務的特點,在教學方面要將物理學習放在首要位置,這樣才能夠以良好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能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如何獲取知識比教師教他們怎么學習更為重要。因此,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物理課程的難易程度來給學生布置合適的自學任務,這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制定自學提綱,將概念、公式、重難點提供給學生,避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xiàn)茫然的情況。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教師可采用課前考試和課堂討論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總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將相關的自學內(nèi)容進行可選用的實踐,讓學生自我總結,培養(yǎng)并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進行課堂討論前,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來讓學生自主討論課前思考和查閱的資料,在課堂討論時要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對他人的觀點提出意見。在雙方列舉了一些實際應用實例后,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展開辯論。而教師應控制課堂進度,深入到學生中間,積極鼓勵學生的大膽發(fā)言,肯定正確觀點,糾正錯誤觀點,如有條件還應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以教學內(nèi)容特點的形式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位置,這不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列舉一些與生產(chǎn)、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實例,能夠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既要重視課堂教學,也要重視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傳統(tǒng)的物理考核是期末一卷定終身,過于強調(diào)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查。為了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各中職院校應建立全程考核(也稱過程考核)的機制,將考核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平時考核包括出席情況、課堂討論、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課程論文等方面,這樣可以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督促學生集中精力學好課程。期末考核重點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采取筆試的考核方式??己藘?nèi)容中的客觀題(包括選擇題、填空題、是非題)所占比例較小,而主觀題(包括計算題、簡答題、應用題)所占比例應較大,目的是不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而是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不但增強了物理課程考核的實效性,也增加了學生對問題的掌握程度。
綜上所述,中職的物理教學中不但要提高物理課程教學質(zhì)量,還要提升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中職物理教學課程區(qū)別于高中物理課程就在于實用性更強,應用性更強,這里的學生在學習完物理課程后走向社會是直接能夠拿出來應用的,而并非過多的理論課程。在校期間學習的物理知識只是實踐的基礎,將知識和方法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才是中職物理教師需要重點突破的問題。因此,在中職物理課程教學中一定要深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他們的學習方法,不斷地將應用型物理人才輸送到社會的各個崗位。
[1] 曾慶光,王憶,朱慧群.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5):46-47.
[2] 廖方賢.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中職物理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5):82-83.
[3] 陳平.淺談當前中職物理教學的困境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03):11-13.
[4]李曉蘭.“三個注重”激發(fā)中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J].新課程(教研),2010,(08):143-144.
[5] 鄒智萍.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障礙及解決對策初探[J].中學物理,2010,(2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