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峰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陽光城國際廣場位于太原市長風商務區(qū)內(nèi),由酒店(五星級)、公寓及辦公樓組成,其中酒店地上19層,建筑高度87.500 m,建筑面積48 402.3 m2;公寓樓地上38層,建筑高度146.500 m,建筑面積40 436.95 m2;寫字樓地上35層建筑高度149.200 m,建筑面積 50 723.79 m2,地下共 2 層,總建筑面積 198 990.00 m2??照{冷熱負荷:寫字樓、公寓總冷負荷為9 115.9 kW,總熱負荷為10 939.08 kW;酒店總冷負荷為4 165 kW,總熱負荷為5 084 kW。冷熱源選擇:綜合考慮初投資、運行費用及機房占地面積等因素,最終確定寫字樓、公寓設置兩臺500×104kcal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一臺為低區(qū)提供7℃~12℃冷凍水和60℃~50℃溫水,另一臺為高區(qū)提供5℃~10℃冷凍水和65℃~55℃溫水,經(jīng)設在寫字樓和公寓第二個避難層的板式換熱機組換熱后向高區(qū)系統(tǒng)提供7℃~12℃冷凍水和60℃~50℃溫水,兩臺機組互為備用;由于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酒店部分采用電動蒸汽壓縮循環(huán)冷水機+燃氣燃油熱水鍋爐,為酒店提供7℃~12℃冷凍水和95℃~70℃熱媒,經(jīng)設在鍋爐房內(nèi)的板式換熱器換熱后,為酒店空調系統(tǒng)提供60℃~50℃溫水。酒店管理公司要求冷水機組冷量配置為5∶5∶3,即30%的機組要求滿足酒店穩(wěn)定冷負荷,所以選用兩臺600×104kcal的離心式冷水機組和一臺400×104kcal螺桿式冷水機組。寫字樓、公寓制冷機房和酒店制冷機房內(nèi)均設置過渡季免費供冷板式換熱器,供冷量按各自總冷負荷的20%考慮,冷卻塔采用變頻風機,以滿足低負荷運行要求。冷源側供回水溫度為8.5℃~12℃,負荷側供回水溫度為10℃~15℃。
空調風系統(tǒng)設計:寫字樓、公寓采用風機盤管+系統(tǒng),新風機組設在每層的空調機房內(nèi),寫字樓設集中新風井,各層新風機組均從新風井采集新風,新風井在20層處封板,分為5層~19層和21層~35層兩個系統(tǒng),在避難層(4層和20層)及35層屋面各設一臺新風送風機,每個系統(tǒng)兩臺送風機。各系統(tǒng)新風機機組開啟臺數(shù)小于50%時,啟動一臺送風機,大于50%時啟動兩臺送風機。送風機出口處設余壓閥,當送風量大于新風需求量時,送風機出口處壓力增大,達到設定壓力時,余壓閥開啟泄壓。
酒店地下一層后勤區(qū)采用風機盤管+新風系統(tǒng),裙房大空間(如大堂、全日制餐廳、大宴會廳)采用低速全空氣系統(tǒng),送風機及排風機采用變頻調速,根據(jù)室內(nèi)CO2濃度調節(jié)送風量。裙房其余部位及客房部分均采用風機盤管+新風系統(tǒng),客房新風系統(tǒng)采用垂直送風系統(tǒng),新風機組設在夾層及19層屋頂,5層~11層以下由夾層內(nèi)新風機組送風,12層~19層由屋頂新風機組送風,新風機組和衛(wèi)生間集中排風系統(tǒng)進行熱交換,冬季,當室外氣溫低于排風的露點溫度時,采用電輔助加熱器預熱新風,防止熱交換器結霜。
空調水系統(tǒng)設計:寫字樓、公寓空調水系統(tǒng)分高、低兩個區(qū),辦公樓第二個避難層(20層,地面標高81.6 m)以下,公寓第二個避難層(21層,地面標高77.7 m)以下為低區(qū),系統(tǒng)定壓高度90 m,系統(tǒng)工作壓力1.35 MPa。辦公樓21層~34層,公寓22層~37層為高區(qū),高區(qū)水系統(tǒng)一次側定壓高度90 m,系統(tǒng)工作壓力1.3 MPa。二次側定壓高度75 m,系統(tǒng)工作壓力1.05 MPa。寫字樓采用共用立管分層水平式系統(tǒng),共用立管采用異程式系統(tǒng),各層采用水平同程式系統(tǒng)。公寓空調低區(qū)水系統(tǒng)采用兩管制下供上回同程式垂直水系統(tǒng),立管設在各共用管井內(nèi),供水干管敷設在4層頂板下,回水干管敷設在21層頂板下,高區(qū)水系統(tǒng)采用兩管制下供下回異程式垂直水系統(tǒng),供、回水干管敷設在21層頂板下。
酒店空調水系統(tǒng)不分區(qū)地下一層后勤區(qū)空調冷凍水系統(tǒng)采用兩管制,地上所有部位空調冷凍水系統(tǒng)均采用四管制。冷凍水系統(tǒng)最大工作壓力為1.40 MPa,冷卻水系統(tǒng)工作壓力為0.7 MPa。酒店裙房部分空調水系統(tǒng)采用各層水平式系統(tǒng),主立管設在管井或空調機房內(nèi),客房部分空調水系統(tǒng)采用垂直系統(tǒng),主干管敷設在夾層內(nèi),夾層位于四、五層之間,各立管分別設在預留管井內(nèi)??照{系統(tǒng)采用濕膜加濕器進行加濕處理。
防排煙設計:寫字樓、公寓地下車庫及設備用房均設置機械排煙系統(tǒng)和機械送風系統(tǒng),著火時,由消防控制室控制,關閉所有風機,確定著火點后,打開對應防煙分區(qū)的排煙風機和補風機進行排煙。加壓送風系統(tǒng)以避難層為界,豎向分為三段,加壓風道在避難層處封板。地下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和地上各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設加壓送風系統(tǒng),裙房地下防煙樓梯間地下段設加壓送風系統(tǒng)。著火時,開啟著火層及相鄰上下層的送風口,著火層為避難層下層,則開啟著火層及相鄰下層,若著火層為避難層上層,則開啟著火層及相鄰上層,并啟動對應的加壓送風機進行送風。避難層設置獨立的加壓送風系統(tǒng)。
酒店地下一層洗衣房、水泵房和制冷機房均設機械排煙系統(tǒng)和機械補風系統(tǒng),兼做平時間歇通風,制冷機房排煙系統(tǒng)兼事故排風系統(tǒng)。鍋爐房設機械排煙系統(tǒng)和機械補風系統(tǒng),兼做平時通風和事故排風系統(tǒng)。事故排風系統(tǒng)與燃氣濃度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燃氣濃度報警系統(tǒng)報警時,啟動事故排風系統(tǒng),并聯(lián)動燃氣管道快速關斷閥關閉,切斷燃氣管道。地下一層配電室設事故排風系統(tǒng)和事故送風系統(tǒng),兼做平時間歇通風。著火時,由消防控制室控制,關閉送排風機,并聯(lián)動風機與豎井連接處電動閥關閉,待氣體滅火完畢后,就地或由消防控制室開啟送排風機進行排風。塔樓地下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和地上各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設加壓送風系統(tǒng),裙房防煙樓梯間地下段設加壓送風系統(tǒng),其前室不送風。前室采用常閉型遠控多葉送風口,著火時,開啟著火層及相鄰上下層的送風口。設置加壓送風的前室及地下室防煙樓梯間均設置重錘余壓閥,超過設定壓力時自動開啟泄壓。酒店標準層內(nèi)走道設機械排煙系統(tǒng),分左、中、右三段設置了三臺排煙風機,每層對應設三個遠控多葉排煙口(常閉,280℃熔斷),著火時,打開著火樓層的所有排煙口并聯(lián)動屋頂排煙風機啟動進行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