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瑩趙院娥
(1.延安大學計算機學院,陜西延安 716000;2.陜西省米脂中學,陜西榆林 718100)
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調查與研究
常瑩1,2趙院娥1,2
(1.延安大學計算機學院,陜西延安 716000;2.陜西省米脂中學,陜西榆林 718100)
時代不斷變革,科技迅猛發(fā)展,只有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能跟得上這樣快速的發(fā)展與變化。依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高中生的自主學習便是關注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與主體作用確立和發(fā)揮的核心。作為高中數學教師,也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在數學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數學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數學學習目標、數學學習內容、數學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數學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
就是說,數學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學習,因而學習也就變成了自己的事,自覺自愿的事。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于學生內部的學習動機,而這種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學生將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將是高效的。教師要放手給學生必要的個人空間,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發(fā)現、表現提供更多的機會,特別是為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提供必要的發(fā)展空間。
所謂“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為了在數學教學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本人特編寫了一份關于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調查表,共分三個部分,分別為課前準備、課堂學習與課后復習。對某高中生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準備了500份調查問卷,分發(fā)給三個年級中的部分學生。共收回478份問卷,之后對這478份調查問卷進行了認真整理、分析,得到了以下數據。
2.1 課前準備方面
近10%的學生有制定數學自我學習的計劃,半數以上的學生對此只有想法沒有行動,其余學生想也沒想過;33%的學生會主動進行課前預習,近半學生是在老師要求下才會課前預習,其余學生不予理會。得到這樣的數據,分析認為對于數學學習學生們都知道其重要性,但真正在學習中將其放在重要地位的卻不多。很多學生包括高三年級學生,仍延續(xù)了初中時的學習方法,就是依賴于老師上課時的講而非自己學。自己的學習應該達到什么程度,怎么樣制定數學學習計劃幫助自己達到目標,這些問題他們很少深入的考慮。高中學生對于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監(jiān)督等概念也僅僅是停留在概念上,很少有學生主動去想:下節(jié)課要學什么,該做些什么準備,要不要查查資料等。
2.2 課堂學習方面
半數以上的學生在課堂上會進行隨堂筆記,但課后會對其進行整理的不足10%;主動回答老師提問的學生近45%,其他學生只聽不說,老師提問也不能及時有效的回答出問題。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上課時,大多數學生是只要教師不要求準備練習紙,不要求動手練習,他們就沒有主動動手練習的習慣。他們或看著教師,或看著教材題目,只有教師說“動手演算”,才慢慢悠悠地拿出筆來。這是學生們課堂中學習缺乏主動性,沒有將自己作為課堂主人,而是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
2.3 課后學習方面
調查數據顯示,13%的學生能在課后主動復習所學內容,60%的學生能在寫作業(yè)時查閱之前學過的知識,剩余學生不但不進行復習,就連課后作業(yè)也是能拖就拖,實在不行就借其他同學的來抄襲;關于學習資料,學生們都會很積極地購買,但能夠經常閱讀的學生就少之又少了,包括平時數學成績中上等的學生也有這樣的情況;部分學生對數學測試重視不夠,特別是單元測試,解答題一個字不寫的情況大有人在,教給學生的答題技巧和得分技巧少有人用,數學的模式化解題基本不會或不管??纪暝嚭?,學生幾乎沒有總結的習慣??荚囍谐霈F的問題,在下次考試中重復出現情況較多。糾錯本的利用僅僅停留在抄題抄步驟上,沒有時時翻看,不斷提醒自己糾正錯誤,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大部分中等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欠缺的,他們對老師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因此,針對調查結果,提出以下幾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案:
3.1 制定月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強調有計劃的自我學習,所以制定學習計劃是十分有必要的。學習計劃也不是一直不變的,學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小幅度調整。通過這一措施,可以使學生的學習不再迷惑,且具有明顯的方向性。
3.2 學生必須能預習并自學書上知識。學生應明確課前準備的重要性,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課本知識,根據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常見的知識運用題目。經常堅持這樣做的話,知識在練習中就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學習就會變得相對輕松一些。教師應督促學生自學,鼓勵學生查閱數學課外書了解數學的偉大成就,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有較高的學習熱情。
3.3 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數學知識后,教師可以設置經典題目和易錯題目交給學生在課堂分組合作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對知識能有更深的理解,讓學生給學生講解,在爭論中獲得知識的更深層次應用。讓學生給學生評價和自我評價,從客觀和主觀的角度,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這樣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不但學到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4 對于學生的課后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后學習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部分,學生應通過課后學習鞏固數學知識的記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指導學生課后練習應該“精”練,練習題目應該具有代表性和經典性,在練習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總結知識的運用流程,做到舉一反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學生在學習中,不能盲目做題,必須有自己的想法。
G623
A
1003-5168(2014)04-0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