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圖片說明:德國人只在家里請貴客。 民以食為天,“吃什么”,“在哪里吃”,常??梢钥闯鲆粋€民族的待客之道。上周,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第一先生”紹爾在柏林總理府設(shè)家宴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主人特別為中國貴客準備了四道具有德國特色的家常菜。食物樸實無華,毫無奢靡之風。這是默克爾首次在總理府為外國領(lǐng)導人舉行私人晚宴。在德國,一般只有不一般的朋友才會請到家里吃飯,因此有學者認為,這說明中德領(lǐng)導人已經(jīng)進入到了“朋友關(guān)系時代”。家宴對客人是一種殊榮 自古以來,德國人就不喜歡把工作和交際帶到家里。德國大文豪歌德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喜歡在各個餐館會見業(yè)務(wù)伙伴和朋友,而在家里親自下廚待客少之又少。歌德的這種待客之道也讓一些餐館至今聞名于外。 “在家里招待客人,如果沒有幫手會很棘手?!钡聡楸ご髮W風俗和文化學者斯朵克爾說,德國人看重隱私,不喜歡暴露家庭生活的情況。歷史上,像鐵血宰相俾斯麥等大人物也極少家宴請客,偶爾有幾次就當成大事件被大寫特寫。如果哪位德國人在家宴請客人,那么對客人來說,這是一種殊榮。 德國人非常看重家宴的舉辦。早在兩三個月前,就開始早早設(shè)計家宴的各個細節(jié)。同時,他們也會自制邀請書,向客人發(fā)出請?zhí)?。上面寫有精確到分鐘的家宴時間、地點、菜單內(nèi)容等。一個星期前,主人就開始準備各種食材。家宴的重點不在吃 家宴當天,主賓的穿戴較為正式,但又不過于嚴肅。客人可以準點到達,或者晚幾分鐘來。記者此前參加德國友人的家宴,發(fā)現(xiàn)受到邀請的大多是主人交了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老朋友。赴宴時,客人也要準備一件小禮物,比如鮮花、書籍、巧克力、家居小裝飾品、葡萄酒等,或者干脆送上有價票證。由于家宴一般是女主人親自下廚,所以禮物最好是送給女主人的,以示對女主人的尊重。如果主人家里還有孩子,也需要為孩子們準備一份小禮物。 德國人常說,品嘗美食時,“胃在享受,眼睛也在享受”。胃享受的是美食,而眼睛享受的則是餐桌上的布置。德國人的餐桌通常為六到八人的長桌子,擺設(shè)不少:放束鮮花,點幾支蠟燭,疊得漂漂亮亮的餐巾增添溫馨氣氛。幾副锃亮的刀叉按大小和作用兩邊排開,再放上三個不同規(guī)格晶瑩剔透的玻璃杯,一個裝礦泉水,另外兩個分別要裝紅、白葡萄酒。許多主人還會給客人準備一份小禮物,如旅游時帶回來的紀念品等。等開餐前,由客人當面拆開。 平時,德國人的晚餐出奇簡單,甚至許多時候是冷餐。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曾表示,自己有時候出去考察,晚餐就吃面包夾烤腸,再來點沙拉,外加一杯咖啡或熱茶。但是,德國人的家宴的菜式就隆重許多,一般有三到五道菜:第一道為湯,比如番茄湯等;第二道是當?shù)爻霎a(chǎn)的蔬菜沙拉;第三道是主食,以肉排、魚肉為主;第四道是各種奶酪;第五道則是甜點。餐后節(jié)目豐富多彩 不少中國客人認為,德國的家宴實在簡單,甚至有可能會出現(xiàn)“飯后餓肚子”的時候。實際上,德國人在餐桌上也講求實在。家宴上也是主隨客便。他們不主動為客人添菜加飯。喝酒更是如此。 家宴的重點是邊吃喝,邊聊天。晚飯后,如果時間允許,主人還會安排“餐后節(jié)目”。比較隆重的家宴,會請來藝術(shù)家表演節(jié)目助興。德國人還喜歡打一種叫斯卡特的紙牌。這種紙牌在德國已有200年歷史。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等人都喜歡在餐后打牌。許多年輕人則喜歡在餐后進行“智力游戲”、下趣味棋等。 近年來,德國電視臺也出現(xiàn)“家宴真人秀熱”。幾位候選人輪流準備家宴,請其他候選人品嘗,并打分,總分最高者可以獲得大獎。 風俗和文化學者斯朵克爾認為,“家宴熱”既可以看出現(xiàn)在德國人更重視與親朋好友聯(lián)絡(luò)感情,同時也可看出德國人更重視健康飲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