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財
小學低年級的看圖寫話,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某種角度說是小學作文的奠基工程,是順利邁上中年級作文的階梯,更能在學生幼小的心田里播撒下文學的種子,等待恰當?shù)臅r機,破土而出??磮D寫話,作為低年級寫話的一種訓練形式,有其自身的魅力和作用。
包羅萬象,有話可寫
很多小學生害怕作文,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無米下鍋。習作時,搜腸刮肚,絞盡腦汁,總還是覺得沒什么可寫。暫且不論學生的選材的能力,先來說一說學生的學習生活,有人精辟地概括為兩點一線,不無道理。學校、家里和上學路上,幾乎成為了學生的全部。擁抱自然,接觸社會,社會實踐,嬉戲玩耍的時間少之又少,遠離多姿多彩的生活。也難怪學生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甘咬“鉛筆頭”,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無情可抒。
看圖寫話中精美的圖畫,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內(nèi)容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有活潑可愛的大熊貓,有美麗善良的喜羊羊,有精致美觀的文具盒,有充滿生機的春天,有快樂的節(jié)日,有展翅騰飛的未來小汽車,有富有童真童趣的故事……圖中有物、有景、有人、有事、有童話、有夢想。生活的絢麗多彩,圖畫都可以一一描繪出來。面對著這樣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學生會愛不釋手,喜上眉梢,何愁沒有素材可寫呢?
源于生活,有趣愿寫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會活潑地留個不歇。”看圖寫話中的內(nèi)容,可以說是生活的縮影,加工后的再現(xiàn)??春笥幸环N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有一種親近感。就是把現(xiàn)實生活中周圍的人和物,一年四季的美景,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樂此不疲的游戲活動,百聽不厭的故事,充滿童真童趣的夢想……稍作加工提煉,繪制出學生喜愛的畫面。在學生眼里,畫中的人物就好像是自己周圍小伙伴或者就是自己;畫中的事情和活動,自己好像也親身經(jīng)歷過……這些圖畫猶如簡短的動畫片,更能激發(fā)起學生創(chuàng)作的樂趣,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熏陶感染,潛移默化
一、二年級的學生,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思想認識,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待培養(yǎng)和提高??磮D寫話具備育人功能。圖中的很多人物身上具有優(yōu)秀的品質(zhì),他們勤勞勇敢、聰明機智、樂于助人、關愛他人、孝敬父母。圖中也有很多故事,啟迪人的智慧,感動著幼小的心靈,告訴學生做人的道理。故事只要細心挖掘,適度啟發(fā)引導,而且完全可以擔當起這個重任。
在很多看圖寫話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性。比如在《小白兔看書》中,小白兔不聽山羊伯伯和小鹿姐姐的勸告,在草地上躺著看書,在強烈的陽光下看書,結果患上了近視。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們要注意用眼衛(wèi)生,保護好自己的眼睛。還比如在《小猴學特長》中,小猴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三心二意、怕苦怕累,輕言放棄,結果學無所成,一無所獲。告訴小朋友們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勤學苦練,才能學有收獲。對這些圖畫中蘊涵的思想情感方面的教學目標,可以作為隱性目標自然滲透在教學過程之中的。雖然不安排專門的時間,設計專門的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凸顯,也沒有特意用語言來說教,但學生在內(nèi)觀察、想象、表達、寫話的過程中,在語文學習的同時,客觀上也在接受思想情感教育,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
滲透寫法,夯實基礎
小學作文的寫作方法不勝枚舉。描寫的方法就有: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修辭的方法就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謀篇布局的方法就有:首尾呼應、開門見山、詳略得當、總分總……這些寫作上的專業(yè)術語在中高年級作文和閱讀課上,高頻率地被使用著。在我們低年級看圖寫話中,有些教師談“法”色變。防止越位的很好辦法就是滲透寫作的一些方法,深入淺出,把一些寫作的專業(yè)術語改編為通俗易懂的兒童語言?;蛘甙堰@些專業(yè)的寫作術語借助圖畫轉化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就可以了,學生仔細觀察圖,合理想象,回答了這些問題,潛移默化中就掌握了一些寫作的方法技巧。例如教學《小猴學飛》時,可以提出這樣的一些問題:“小猴看見老鷹在天空展翅飛翔,它是怎么想的?”“當老鷹飛到樹旁,它又是怎樣問的?”“小猴爬到頂上是怎樣學飛的?”這些問題的指向當然就是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了。滲透寫法,長期訓練,一定會為低中年級的作文銜接,打下扎實的基礎。
激活存儲,學以致用
課標中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睆倪@句話中,我們可以品味出在小學語文中識字只是一種手段,而并不是最終的目的。識了一定數(shù)量的字,積累了一些詞語,就可以去嘗試閱讀,就可以去大膽寫話,寫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思想了。
識字,要求達到“四會”(會讀、會寫、會說、會用)的字,即達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能在閱讀和寫作中正確運用”。在“四會”中,第四會最為重要,也是識字要達到的終極目標,當然難度也最高。看圖寫話,從某個角度來說是識字教學的延伸,是鞏固識字、運用識字的演練場。當學生觀察一幅幅生動可感的圖畫后,學生就會主動打開頭腦中詞語寶庫的大門,選擇恰當?shù)脑~語與圖相匹配,沉睡的詞語被激活了,然后學生連詞成句,描述圖畫,教師再做好語言醫(yī)生的工作,隨機點撥糾正,學生在嘗試練說中,選用的詞語會越來越準確,越來越生動。
據(jù)圖訓練,培養(yǎng)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有意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們看到一幅圖往往走馬觀花,毫無頭緒,不知該如何下手,可以說不細致、無順序。例如,在教學看圖寫話《小白兔看書》時,有許多同學觀察不細致,就忽視了第三幅圖左上角的太陽,結果學生就說:小白兔躺著看書累了,就坐起來看書(原意是:小兔在強烈的陽光下坐在草地上看書),我們知道坐著看書與它患上近視是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這就是沒有仔細觀察,導致與原意相差甚遠。
在看圖寫話中,我們就可以對癥下藥,根據(jù)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還要觀察周圍環(huán)境,弄清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等。使學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jié)更加曲折動人。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磮D說話、寫話所展示的圖畫內(nèi)容,往往是事件的某一部分、“一瞬間”的情景。不像電影和動畫片的畫面前后銜接得十分緊湊。一看便知故事的內(nèi)容。圖與圖之間,一幅圖之內(nèi),留白很多,有些必有的情節(jié)并沒有展現(xiàn)出來。有些內(nèi)容更是無法呈現(xiàn)的,像圖中的人物說了什么、怎樣想的。這些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學時,教師要抓住圖畫中的空白點,引導學生依據(jù)畫面的意思,展開合理的想象,補充適當?shù)漠嬅?,把事情寫完整,寫具體生動。想象力會在多次的訓練中得到提升。如教學看圖寫話《智斗大獅子》,就可以提出幾個支架問題,啟發(fā)學生想象。首先啟發(fā)學生想象小花貓為什么愁眉苦臉?遇到了什么危險或困難?再啟發(fā)學生想象小白兔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智斗大獅子,它跟大獅子是怎么說的?然后想象故事的結果。以此來豐富畫面的內(nèi)容,補充畫面的情節(jié),讓畫面上靜止的物變得富有生氣,從而編成一個具體生動的故事。
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并圍繞圖意進行合理的想象之后,下一步就要訓練學生的說、寫能力了。說是寫的前奏,當學生經(jīng)過思維加工把圖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時,此時是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的最佳時機。教師要鼓勵表揚,適時點撥,啟發(fā)引導,及時訂正,必要時還可以親自下水,為學生示范??偠灾亲寣W生各抒已見,暢所欲言,使學生樂于發(fā)言,敢于發(fā)言,學會發(fā)言。
說的過程是整理思路和加工語言的過程。一番充分的練說之后,老師要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抓住重點,確定好詳略。由說到寫水到渠成,學生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積極投入到“寫”的活動中去。這樣,調(diào)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把消極語言轉化為積極語言,從而達到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的路是彎彎曲曲,費時費力;有的路坎坷泥濘,困難重重;有的路筆直通暢,路程最近。在我們苦苦地探尋小學生作文起步最佳之路時,我欣喜意識到,作文起步應該從看圖寫話開始,就是一條筆直通暢、路程最近,通向作文成功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