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駿超 李崇智
(北京建筑大學北京高等學?!肮こ探Y(jié)構(gòu)與新材料”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
相容性是指在同一個連通的體系中,存在兩個或多個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對整個體系產(chǎn)生合力影響。相容性的優(yōu)良直接影響體系所呈現(xiàn)出的效果[1]。標準JC/T1083-2008對減水劑-水泥體系的相容性進行量化,即使用相同的減水劑或者水泥時,由于其中之一的質(zhì)量變化引起水泥漿體的流動性與經(jīng)時損失變化,以及獲得相同流動性情況下,所加入減水劑量的變化程度。根據(jù)定義,對減水劑-水泥體系[2]進行引申,將石粉引入體系,對減水劑-水泥-石粉體系進行研究,研究石粉細度的變化對體系性能的影響,包括初始凈漿流動度、經(jīng)時流動度損失、Zeta電位經(jīng)時變化。由于級配的連續(xù)性,粒徑在0.075mm~0.15mm之間的顆粒也列入石粉的研究范圍。
(1)水泥
采用北京金隅P.O42.5水泥,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2)石粉
選用北京首云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鐵尾礦砂,對鐵尾礦砂進行碾磨處理,不同碾磨時間制成不同細度的石粉,分別制備出D0.15、D0.075和D0.045三個級別,D0.075表示石粉中90%的顆粒粒徑小于0.075mm,其它依此類推。
表1 水泥性能指標
(3)外加劑
北京某公司生產(chǎn)的緩釋型聚羧酸減水劑,固含量均為20%,含氣量1.5%,減水率大于26%,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和《聚梭酸系高性能減水劑》(JG/T223-2007)的要求。
(1)水泥凈漿試驗方法
將《混凝土外加劑勻質(zhì)性試驗方法》(GB/T8077-2000)中凈漿制備的方法稍加改動,凈漿制備時,先將三種細度的石粉以外摻的方式加入水泥,再倒入鍋中攪拌,石粉摻量為水泥質(zhì)量的5%,水泥用量為300g,水與外加劑總量為87g,其它步驟與標準試驗方法一致。凈漿制備完成后,每隔半小時對凈漿的流動度進行測定,測定時間點分別為初始、30min、60min和90min。
(2)Zeta電位試驗方法
采用上海中晨數(shù)字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JS94H型微電泳儀進行Zeta電位試驗,取0.1g制備好的水泥凈漿摻入100g去離子水中,用玻璃棒攪拌15s,靜置1min,取上層清液滴加入電泳儀比色皿中,放入儀器進行Zeta電位測定。每隔30min對凈漿試樣進行Zeta電位測定,測定時間緊隨凈漿流動度試驗。
圖1 減水劑摻量0.6%時的凈漿經(jīng)時流動度
圖2 減水劑摻量0.7%時的凈漿經(jīng)時流動度
圖3 減水劑摻量0.6%時的凈漿Zeta電位
圖1是減水劑摻量0.6%時凈漿的經(jīng)時流動度情況。從圖中可看出,不摻石粉的空白組凈漿經(jīng)時變化較小,流動度基本為240mm,90min流動度損失為0mm,說明減水劑與水泥的相容性較好;摻入石粉D0.15的凈漿流動度經(jīng)時變化較??;
摻入石粉D0.075和D0.045的凈漿初始流動度相較于前兩組有所下降,說明石粉越細,需水效應越明顯;隨著時間推移,后兩組的流動度損失不斷增加,但摻入石粉D0.045的凈漿流動度損失小于摻入D0.075的組別。這說明石粉的分散作用[3]與石粉自身的性質(zhì)有關。
分析其原因:石粉顆粒越細,在減水劑的作用下顆粒更易分散,使被包裹的水分被充分釋放,從而降低了凈漿流動度損失。提高減水劑摻量后該現(xiàn)象更加明顯,從圖2可看出,摻入石粉D0.045的經(jīng)時流動度損失明顯低于摻入石粉D0.075的組別;同時還發(fā)現(xiàn),提高減水劑摻量也可增大各組凈漿流動度,并降低流動度損失,減水劑摻量的提高使更多陰離子吸附在水泥顆粒表面,增大了顆粒間的靜電斥力和空間位阻效應,減小了水泥顆粒之間的摩擦,從而提高了凈漿流動度。
圖4 減水劑摻量0.7%時的凈漿Zeta電位
圖3 和圖4分別表示不同減水劑摻量下石粉細度對凈漿Zeta電位的影響。Zeta電位的大小代表者顆粒表面陰離子電荷的多少,所帶電荷越大,說明顆粒表面吸附的減水劑分子越多,顆粒之間的分散性越好。從圖3中可看出,不摻石粉的凈漿Zeta電位相對較高,30m in時的Zeta電位達到-10.1mv,隨著時間的推移,減水劑的分散效果不斷增強,不摻石粉和摻石粉D0.045的凈漿Zeta電位呈上升趨勢,30m in時達到最大值;隨著時間進一步推移,減水劑分散效果逐漸減弱,顆粒表面的雙電層中陽離子數(shù)量越來越多,Zeta電位逐漸回落;提高減水劑摻量可增大顆粒表面陰離子數(shù)量,使Zeta電位整體增大,凈漿則表現(xiàn)出更好的流動性。
從圖4中發(fā)現(xiàn),摻石粉D0.045的凈漿經(jīng)時Zeta電位變化較小,而其它組的Zeta電位均隨時間推移而不同程度的減小,究其原因,可能是石粉D0.045的顆粒粒徑較小,同等摻量下具有更多顆粒數(shù)量,這些細小的石粉顆粒吸附減水劑分子后形成了空間位阻,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摻石粉D0.045的凈漿Zeta電位較穩(wěn)定。
(1)當減水劑摻量為0.6%時,細度為D0.075的鐵尾礦石粉初始凈漿流動度為225mm,90min為160mm,低于其它細度的石粉,吸附減水劑的能力最強,需水行為最明顯,鐵尾礦石粉吸附外加劑能力的強弱關系為:石粉D0.075>石粉D0.045>不摻石粉>石粉D0.15。
(2)當減水劑摻量為0.6%時,不摻石粉的水泥凈漿30min的Zeta電位值最大,為-10.1mv,此時水泥凈漿的分散性最佳,各組水泥凈漿Zeta電位的強弱關系為:不摻石粉>石粉D0.045>石粉D0.075>石粉D0.15。
(3)隨著減水劑摻量的提高,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和Zeta電位均整體呈增大趨勢,且經(jīng)時變化趨于穩(wěn)定。
[1] 郭清春。聚羧酸減水劑與減縮劑的相容性研究.重慶大學,2012。
[2] 李崇智,馮乃謙,牛全林。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第五屆全國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2004。
[3] 文俊強。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摻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機理分析[D]。北京: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