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榮
胃腸道手術后患者容易出現低血鉀現象,低血鉀又影響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傳統(tǒng)的周圍靜脈補鉀,由于對補鉀濃度的限制,加之周圍靜脈補鉀易引起患者局部疼痛,既影響胃腸術后補充液量,又使血鉀回升緩慢。微量泵給藥均勻、定量、持續(xù)且便于掌握用藥的速度及量。使用微量泵補鉀,可使患者的血清鉀濃度緩慢而持續(xù)地上升并穩(wěn)定在正常水平,從而避免了高低血鉀癥的發(fā)生,有利于維持患者的電解質平衡[1]。近年來隨著靜脈微量泵的廣泛應用,經中心靜脈以微量泵輸入高濃度鉀在糾正低血鉀癥時收到良好效果。但是應用微量泵經深靜脈補鉀在胃腸術后患者中的應用報道筆者較少見。我科采用深靜脈微量泵高濃度補鉀,及時、安全有效的糾正胃腸術后低血鉀癥,并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9至2010年胃腸術后低血鉀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5.0±1.5)歲;平均體重71.5 kg;行胃癌根治術32例,結腸癌根治術13例,直腸癌根治術15例;術中輸血6例;所有病例術前肝腎功能均無異常,血鉀均在正常范圍,均未用影響電解質代謝的藥物,且都采用靜脈復合麻醉?;颊唠S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試驗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0.0±1.5)歲;施行胃癌根治術16例,結腸癌根治術6例,直腸癌根治術8例;術中輸血3例。對照組:男24例,女6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8.0±1.5)歲;施行胃癌根治術16例,結腸癌根治術7例,直腸癌根治術7例;術中輸血3例。2組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使用浙江史密斯醫(yī)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WZ-50C6的微量泵注射泵;10%氯化鉀(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0.9%氯化鈉(山東齊都藥液有限公司)。試驗組采用深靜脈使用微量泵補鉀,常選用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留置導管。用一次性50 ml無菌注射器抽取10%氯化鉀30 ml+0.9%氯化鈉溶液20 ml(鉀濃度為6%),固定于微量泵上,注射器連接一次性無菌延長管連與中心靜脈留置管末端泵入,速度為1.0~1.5 g/h。對照組按傳統(tǒng)方法經外周靜脈補鉀:10%氯化鉀15 ml加入0.9%氯化鈉溶液500 ml或5%葡萄糖500 ml內,補鉀濃度為0.3%,速度5~8 ml/min靜脈滴注。2組患者均在嚴密心電監(jiān)護下進行,并觀察每小時尿量,每天清晨測血鉀1次,記錄2組血鉀數值;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腸鳴音恢復及肛門排氣為指標,術后每4小時進行腹部聽診,如發(fā)現腸鳴音大于3次/min,則為腸鳴音恢復并記錄時間,詢問患者肛門排氣最早時間并記錄。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血鉀濃度比較2組術后第1天血鉀濃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第2、3、4天血鉀濃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血鉀濃度比較n=30,%,±s
表1 2組血鉀濃度比較n=30,%,±s
組別 術前 術后第1天 術后第2天 術后第3天 術后第4天試驗組3.67±0.123.32±1.143.59±0.784.13±2.324.34±1.28對照組3.71±0.252.96±1.533.42±0.263.62±1.673.97±2.51 t值2.215.238.3410.0116.36 P值0.1410.0510.0320.0130.005
2.2 2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試驗組腸鳴音開始恢復時間、肛門初始排氣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n=30,h,±s
表2 2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n=30,h,±s
組別 腸鳴音開始恢復時間 肛門初始排氣時間試驗組21±648±4對照組34±666±4 t值13.4516.87 P值0.0240.018
微量泵是一種用少量液體將藥物精確均勻持續(xù)泵入體內的一種泵力輸液儀器,具有操作簡單、定時、精度高、流速穩(wěn)定,易予調節(jié)的優(yōu)點,使用微量泵輸注鉀溶液不僅可保證持續(xù)恒定微量輸注,并選擇深靜脈,使高濃度鉀不斷被循環(huán)血流稀釋,可減輕對血管的刺激,明顯減少補鉀的不良反應,同時高濃度深靜脈大劑量補鉀應使用專用通道,并注明嚴禁經此通道推藥以防止危險發(fā)生,停止高濃度補鉀時,應用0.9%氯化鈉溶液10 ml泵入,可以保證補鉀量的準確。
深靜脈微量泵補鉀時要注意:(1)嚴密觀察心律、心率,定時掃描心電圖。(2)密切觀察患者尿量,每小時尿量>30 ml較為安全。(3)每天檢查電解質1次,必要時可隨時抽血檢查,了解血鉀水平及酸堿平衡情況,還應密切觀察低鉀的原發(fā)癥狀有無改善,包括乏力、惡心、嘔吐及腹脹、腸麻痹等。周圍靜脈補鉀在濃度及速度方面都受到限制,影響低血鉀的糾正。有資料顯示[2],在靜脈高濃度快速補鉀的過程中,采用深靜脈微量泵補鉀以調節(jié)每分鐘輸入的藥物量,確保治療的安全有效性。周圍靜脈補鉀容易引起疼痛使輸液速度減慢,而影響補鉀的效果。由于胃腸道手術后患者容易出現低血鉀,其原因包括:(1)患者在術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進食量減少。(2)術前1~2 d進食流食或半流食致鹽攝入不足。(3)手術當日禁食水,使鉀的攝入減少。(4)術前洗胃、清潔灌腸或口服導瀉藥,使腸腔內含鉀消化液大量丟失。(5)手術、麻醉、應激反應及手術后禁食水、胃腸減壓、腹腔引流等均會造成電解質紊亂。故在術后往往導致血鉀降低。腹部手術因多種因素綜合作用,術后3 d不補鉀者,均出現不同程度低鉀,同時延遲胃腸功能恢復[3]。
綜上所述,在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尿量、血鉀濃度情況下,采用深靜脈微量泵補鉀,在治療和預防胃腸術后低血鉀的過程中,既確保了治療又提高了安全性,極大降低了高濃度補鉀的危險,同時促進腸蠕動的恢復,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因此應用微量泵深靜脈補鉀方法簡便易行,安全可靠。本研究無1例出現高血鉀,本文認為采用微量泵深靜脈補鉀能確?;颊哐浰奖3衷谡7秶?,并能促進患者胃腸蠕動功能的恢復。
1 李娟,李勇蘭,黨翠云,等.外科術后微量泵經靜脈補鉀的臨床監(jiān)測及護理.外科護理,2008,16:1183.
2 葉惠蘭.嚴重低鉀血癥患兒快速高濃度補鉀的護理.護理學報,2005,12:46-47.
3 王光杰.腹部手術后補鉀對胃腸功能的影響,中國現代藥物應用雜志,20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