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12月25日,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的中亞天然氣管道,已累計向我國輸送天然氣達(dá)700億m3。
中亞天然氣管道是我國第一條跨國天然氣管道,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穿越烏茲別克斯坦中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地區(qū),經(jīng)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全長1 833 km,年設(shè)計輸氣量為300億m3至400億m3,境內(nèi)與我國西氣東輸二線管道相連,可保證長三角、珠三角等沿線4億人口的生活燃料供應(yīng),最遠(yuǎn)可至香港。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建成大大緩解了我國緊張的天然氣需求,并穩(wěn)定我國整體能源供應(yīng)體系。啟用后,該管道預(yù)計將為我國提供2%的能源,同時將會減少煙塵與二氧化碳的排放。這一數(shù)量大概相當(dāng)于中國2007年天然氣使用總量的50%。 對于土庫曼斯坦而言,該管道使其能源出口多元化。
2009年12月14日,中國、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元首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的第一天然氣處理廠共同轉(zhuǎn)動通氣閥門,標(biāo)志著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始輸氣;2011年5月28日,中亞天然氣管道累計向中國輸氣突破100億m3;2013年4月13日,中亞天然氣管道累計向中國輸氣突破500億m3;2013年8月21日,中亞天然氣管道累計向中國輸氣突破600億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