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健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 廣州510630)
1965年到1998年蘇哈托獨裁統(tǒng)治時期,印尼政府極力消除華人的各種民族特性,取消華人的種種政治權利,當?shù)厝A人基本無法參政,維護華人權益更是無從談起。1998年蘇哈托下臺后,印尼開始進入民主改革時期,給印尼華人提供了夢寐以求的參政機會,從此印尼華人參政進入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時期。
2014年的印尼大選,是后蘇哈托時期舉行的第四次全國大選,與2004年和2009年兩屆一樣,2014年大選也是直選議員和總統(tǒng)。4月9日直接投票選舉各級立法議員,7月9日直接投票選舉總統(tǒng)和副總統(tǒng)。早在2013年,印尼各主要政黨已開始為大選備戰(zhàn),進入2014年,從1月到7月,印尼全國各地,從首都城市到窮鄉(xiāng)僻壤,都貼滿政黨標識和候選人圖像,全國上下以各種方式開展各級議會和總統(tǒng)的競選活動,包括華人在內的廣大印尼人民也積極投入其中。
后蘇哈托時期舉行民主選舉以來,特別是2004年開始直選總統(tǒng)后,印尼各主要政黨對華人選民越來越重視,不僅頻頻到華人社區(qū)巡講,參與總統(tǒng)競選的候選人也先后同華社見面對話。2014年大選也是一樣,多個參選政黨,無一例外地向廣大華人示好,采取各種方式爭取華人選民的支持,如發(fā)表維護族裔平等權益的言論和聲明,與華人社團開展座談對話,出席華社舉辦的民俗活動,派出華人候選人等等。
其中,華人被邀請參選副總統(tǒng),是2014年大選一個很突出的特點。早在2013年7月,印度尼西亞前三軍總司令、民心黨(Hanura)主席維蘭托便宣布,他將與華裔傳媒大亨陳明立搭檔,參選2014年正副總統(tǒng)。同是2013年,戈爾卡黨(專業(yè)集團黨)在為黨主席巴克利物色競選總統(tǒng)搭檔時,也把國信集團創(chuàng)辦人、印尼十大富豪之一的華人企業(yè)家翁俊民,列入幾個副總統(tǒng)考慮人選的名單中。當然,這只不過是印尼政黨爭取華人選票的手段而已。特別是維蘭托,1999年以來,他多次參選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均告失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得不到華人選民的支持。此次他高調宣布和華人企業(yè)家搭檔參選,目的主要是向華人示好,希望藉此贏得華人選民的好感。雖然最終沒有華人參選副總統(tǒng),但華人被邀請參選副總統(tǒng),充分表明了華人確實得到印尼政黨的高度重視。2009年大選前,印尼華媒曾刊文期待“10年之后,即2019年,華人精英將嶄露頭角參選國家副總統(tǒng)[2],看來并不是遙不可及的。
據(jù)統(tǒng)計,2014年大選,參選的12 個全國性政黨,總共推舉了6600 名候選人去角逐560 個國會議席。和往屆一樣,是屆大選,大部分參選政黨派出了華人候選人競選國會議席。各黨推選參加國會選舉的華人候選人約有70 人,其中斗爭民主黨17人,民主國民黨11 人,大印尼運動黨10 人,民族復興黨8 人,民主黨7 人,民心黨6 人,國民使命黨3 人,戈爾卡黨2 人[3]。各黨還派出一些華人參選各級議席和地方官員。
為了爭取華人選民支持,參選政黨頻頻通過各種途徑與華人選民接觸,同時極力淡化種族意識,強調民族平等與團結。如競選總統(tǒng)的兩組總統(tǒng)候選人——佐科維和普拉博沃,在發(fā)表言論和電視辯論時,都不約而同地將與華族有關的議題,巧妙地轉化為國民團結議題,都表明要在多元化的印尼社會實現(xiàn)全民團結與平等。佐科維在電視辯論中強調,他2013年6月排除雅加達回教徒的反對,堅持以“任人唯賢”的原則委任一名基督徒出任雅加達南部一個鎮(zhèn)的行政長官。普拉博沃則指出,當年佐科維競選雅加達首都特區(qū)首長時,他這位大印尼運動黨主席不顧一些回教組織抗議,冒著政治風險,毅然提名該黨華族基督徒鐘萬學作為佐科維副手[4]。6月間,佐科維和普拉博沃分別在和印尼華人社團舉行的交流會上,都盡力向華人保證,他們是安全的,可以繼續(xù)在印尼發(fā)展[5]。
為什么各黨要重視華人,紛紛向華人示好?首先是要爭取華人選民的支持。由于印尼缺乏對華人人口的全面普查,有關印尼華人人口的估計數(shù)據(jù)相差甚遠,從241 -3000 萬不等[6]。2010年印尼的人口普查顯示,全國人口為2.376 億[7],華人占總人口比率約1.2%[8],為285 萬左右??紤]到印尼華人同化程度比較深,加上很多人不愿意承認自己的華裔身份,華人數(shù)量應是統(tǒng)計數(shù)字的好幾倍,一般估計,2014年的印尼華人人數(shù)應在1200 萬人左右,約占印尼全國人口的4 -5%,其中不少是選民。在每票必爭的激烈競選態(tài)勢中,華人選民自然成為各黨爭取的對象之一。2014年大選選情緊繃,特別是7月9日的總統(tǒng)選舉,投票前夕佐科維和普拉博沃兩個組合的民調支持率特別接近,差距僅為4 -5%左右。彼此爭奪的空間都很大,爭取華人選民的力度自然也加強。
其次是爭取華人企業(yè)家的支持。印尼華人企業(yè)的實力一向非常雄厚,早前如三林集團、阿斯特拉國際集團、金光集團等等,都是全球聞名的大財團。1998年前后,印尼華人企業(yè)集團遭受嚴重沖擊,現(xiàn)在已恢復發(fā)展,在印尼經(jīng)濟發(fā)展中依然占據(jù)重要地位。近十多年來,印尼的年度富豪榜中,首富無一例外地都是華人,排名前十的印尼富豪中,華人富豪一般都占6 -8 名左右。由于財力雄厚,華人企業(yè)家被認為是政壇提款機,能爭取到華人企業(yè)家的支持,意味著可以得到豐富的競選經(jīng)費與資源。
2014年大選,由于佐科維效應和選情膠著等因素的影響,參與投票的印尼選民比2009年大選時多。據(jù)統(tǒng)計,2014年印尼全國人口約2.4 億,2014年4月9日的議會選舉,登記的選民共有1 億8000 多萬[9],7月9日的總統(tǒng)選舉中,正式登記的選民達1 億9000 多萬,還有很多沒有登記的選民參與投票[10]。全民參與投票的程度相當高。華人選民也是水漲船高,政治意識進一步提升,投票率有所提高,特別是對總統(tǒng)選舉,投入了極高的熱情。
盡管各個主要政黨都極力爭取華人選民,但大多數(shù)華人選民都選擇支持斗爭民主黨,支持佐科維競選總統(tǒng),特別是青年華裔選民,以及海外華裔選民,幾乎是一邊倒地支持佐科維。如印尼駐新加坡大使館新聞、社會與文化組的資料顯示,在新加坡參與總統(tǒng)選舉投票的3 萬8172 位選民中,有79.25% (3 萬零250 票)支持佐科維組合,20.01% (7639 票)支持普拉博沃組合,廢票283張[11]。其中,支持佐科維組合的選民中,不少是華人。
華人支持佐科維組合的原因,一是認為普拉博沃策劃了1998年“5月排華暴亂”,暴亂殃及了雅加達、梭羅、棉蘭和其他城市的許許多多華人。許多華人因而根本不相信普拉博沃,擔心普拉博沃中選后會威脅像華人這樣的少數(shù)族群。一位華人對記者說:“他成為總統(tǒng)后,誰知道他和他的追隨者會怎樣對付我們這些外人?”[12]二是大多數(shù)華人對佐科維等政治新生代充滿期待,認為佐科維當選,印尼就不會重回新秩序時期的專制與排華。因為佐科維親民、踏實,擔任梭羅市長和雅加達首長期間,對種族與宗教課題持不偏不倚的立場,顯示了他對多元主義的承諾[13]。參與佐科維總統(tǒng)選舉秘書處工作的華人陳燦政表示,基層出身的佐科維向來與各族群相處融洽,因此,他和一些華商都希望佐科維能當選印尼總統(tǒng)[14]。有些華人甚至把佐科維與普拉博沃的對壘,形容為“民主”與“獨裁”的決戰(zhàn)[15]。為此,不少華人力挺佐科維出任總統(tǒng),積極為佐科維助選。他們參與佐科維陣營在全國34 省組建的6000 多個助選義工隊的工作,在華人社區(qū)宣導佐科維的競選理念,舉辦競選餐會等活動,極力為佐科維拉票。
當然,印尼華人并不是鐵板一塊,在投票傾向上呈現(xiàn)出明顯多樣性,沒有所謂的“統(tǒng)一”的華人選票。雖然同樣對印尼過去的排華暴亂心有余悸,但還是有一些華人支持普拉博沃。他們認為,佐科維雖然民望高企,可能只限于爪哇島幾個大城市的中產(chǎn)階層,擔心佐科維不夠強勢和果斷來領導國家[16]。反之,他們認為普拉博沃比較“有能力”和有條件確保國家治安和秩序,是最能確保華人安全的人選。他們還認為,沒有強有力的證據(jù)證明普拉博沃是1998年排華暴動的主腦,認為普拉博沃可能只是整個事件中的代罪羔羊。他們反駁有關普拉博沃排華的言論,并以鐘萬學為例,認為普拉博沃對華人還不錯[17]。一些華人企業(yè)家也支持普拉博沃,如華人企業(yè)家陳明立經(jīng)營的媒體集團Media Nusantara Citra,旗下的三個電視臺約占據(jù)全國三分之一的收視率,曾是普拉博沃擴大影響爭取支持的主要渠道之一。
結果,就像印尼選民隨著競選總統(tǒng)的兩大陣營而彼此分化一樣,佐科維和普拉博沃的華人支持者之間也經(jīng)常交鋒。擁護佐科維的華人指責普拉博沃的支持者有歷史失憶癥,不少華人憤怒地質疑一些華人怎么可以這么輕易地忘了普拉博沃以往的罪行,普拉博沃的支持者則指責佐科維的粉絲沒有用腦思考。
參加是屆國會選舉的華人候選人人數(shù)有多種估計,分別為53 到70 人不等。按2014年5月上旬印尼普選委員會發(fā)布的2014—2019年度國會議員的當選名單,在560 個國會議席中,至少有13 人確定是華人議員(另一說可能有15 人,其他兩人的華裔身份無法確定)。當選的華人國會議員,占國會全國總議席的2.3%[18]。據(jù)統(tǒng)計,華人在前三屆大選的當選國會議員,分別是1999年8 名,2004年13 名,2009年14 名[19]。2014年華人當選國會議員的成績,大體延續(xù)了2004年大選以來的發(fā)展態(tài)勢,比較穩(wěn)定。
2014年大選前,有些華人曾估計是屆大選將產(chǎn)生20 名國會議員,大選結果顯示,當選國會議員的人數(shù),與華社的期待有些距離。但筆者認為印尼華人的當選成績是相當不錯的。
縱觀后蘇哈托時期印尼華人參政,劫后重生伊始,1999年初次參選便贏得8 個國會議席,此后連續(xù)三屆大選都保有十多位華人國會議員的成績,參政成就不僅大大超越了蘇哈托時期,比起許多實施民主選舉多年的國家,也并不遜色。
以幾個傳統(tǒng)華人聚居國的最近大選成績?yōu)槔?,如近年海外華人參政最熱的美國,2012年大選有3位華人當選聯(lián)邦的眾議員,占聯(lián)邦眾議員435 名的0.68%,這也是美國華人在大選中首次同時贏得三個國會議席。2010年美國華人約400 萬,約占全國人口3.087 億的1.03%。加拿大成績較好,在2011年舉行的加拿大大選中,有7 名華人成功當選聯(lián)邦國會議員,占國會308 議席的2.2%,當年加拿大華人約145 萬,占全國人口3467 萬的4.2%。澳大利亞聯(lián)邦眾議院有150 個席位,但始終沒有華人成功當選為國會議員,華人主要當選聯(lián)邦參議員,2013年大選至今,有2 名華人聯(lián)邦參議員,占76 名聯(lián)邦參議員的2.6%。2011年澳大利亞華人86.6 萬,占全國人口2150 萬的4.3%。新西蘭2011年大選,有2 位華人當選國會議員,占國會121 議席的1.7%,2011年新西蘭華人估計約20 萬,占全國人口440 萬的約4.5%[20]。比較而言,后蘇哈托時期的這十多年,印尼華人參政的成績,確實是很不錯的。
2014年印尼華人參政的特點之一是,華人參政意識大大提高,高度關注總統(tǒng)選舉。
1998年蘇哈托垮臺后,隨著印尼政局從急劇動蕩走向穩(wěn)定發(fā)展,印尼人民的參政也從初始的新奇狂熱逐漸趨向理性常態(tài),投票率逐漸下降。如立法議會選舉的實際投票,1999年 6月為122,305,947票,等于95%選民參加投票;2004年4月為124,420,339 人,投票率達84.07%;2009年4月參與投票的121,365,227 人,投票率為70.99%[21]。2014年4月共有登記選民1.8777 億,實際投票率為65%[22],參與投票的選民為1.22億。在總統(tǒng)選舉方面,2004年首次直選總統(tǒng)的投票率最高,達到80%,2009年投票率為72%,2014年投票率為70%[23]。
在國會選舉方面,華人的投票走勢和全國大體一樣,投票率可能還要略低一些。以至于2014年4月國會投票后,一位旅居新加坡的印尼華裔曾不無遺憾地指出,部分印尼華人對選舉依然冷淡,他認為導致冷淡的原因之一是“直到現(xiàn)在,還是有人認為,選舉可有可無、可選可不選,對自己、家人或國家沒什么實質性的影響”,因為“大家都認為一張選票如何能改變大局呢?即使投了票,如何能影響時局?”[24]
但很明顯,華人選民對2014年7月的總統(tǒng)選舉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因為普拉博沃參與總統(tǒng)競選,總統(tǒng)選舉已和華人命運緊密相連。因此,自6月初確定只有普拉博沃和佐科維兩個組合對決后,總統(tǒng)選舉迅速成為印尼華人最關注熱議的焦點話題。按印尼普選委員會主席胡斯尼的說法,雖然2014年總統(tǒng)選舉的投票率有所下降,但公民參與的質量卻比以往更好,百姓對正副總統(tǒng)候選人辯論會的接受程度僅次于世界杯足球賽?!斑@可以從百姓們收看正副總統(tǒng)辯論會的熱情程度看出?!背酥?,百姓還積極瀏覽普選委員會的官方網(wǎng)站,并監(jiān)督普委會公布的選票表格?!安恢皇菂⑴c競選的人或團體,普通公民也積極投入到監(jiān)督工作中[25]。這些收看辯論,瀏覽選情,監(jiān)督選票的,自然少不了華人。
雖然沒有華人投票率的統(tǒng)計,但由于“普拉博沃”因素的影響,筆者估計華人選民的投票率應比全國平均率高得多。按總統(tǒng)選舉登記選民1 億9031 萬[26]的70%計算,總統(tǒng)選舉的實際投票人數(shù)為1.33 億,比4月國會選舉整整多了1000 多萬,增加的選民,應包括不少華人選民。是屆總統(tǒng)選舉的登記選民為1.903 億,約占全國人口2.376 億的80%,以此比例計算,約1200 萬的印尼華裔人口中,選民估計為960 萬人,減去支持普拉博沃的,以及沒有參加投票的,支持佐科維的華人選票保守估計也應有700 萬左右。
2014年7月22日公布的總統(tǒng)選舉結果顯示,廣大華人力捧的佐科維以53.15%的得票率勝出,比普拉博沃的46.85%整整多出了6.3 個百分點,多出票高達800 萬張[27]。這對華人參政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綜上所述,1998年以來印尼華人積極參政,至今已成為印尼政治發(fā)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對印尼政治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受到印尼主要政黨和各民族的高度重視,2014年大選前甚至還有政黨邀請華人搭檔競選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和1998年以前的華人參政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而且僅僅是經(jīng)過十多年時間,就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確實令人驚嘆。在印尼不斷推進政治民主和族群和諧的大環(huán)境中,印尼華人參政的良好勢頭,將持續(xù)發(fā)展,且日趨成熟穩(wěn)定。
【注 釋】
[2]《印尼華媒:華人熱心參政十年后將競選副總統(tǒng)》,中國新聞網(wǎng),2009年2月17日,http://www.chinanews.com/hr/yzhrxw/news/2009/02 -17/1566288.shtml.
[3]廖建裕:《印尼大選與華人參政》,(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014年6月2日。
[4]蘇俊翔:《印尼總統(tǒng)選舉 雙雄對決 誰占上風》,(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014年6月15日。
[5]夏洛·史迪雅迪(Charlotte Setijadi): 《安全是印尼華人選民主要考量》,(新加坡) 《聯(lián)合早報》2014年7月8日。
[6]海外僑情觀察編寫組: 《海外僑情觀察(2013—2014)》,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20 頁。
[7]《印度尼西亞國家概況(最近更新時間:2014年3月)》,中國外交部網(wǎng),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 603914/gj_ 603916/yz_ 603918/1206_ 604954/,2014年7月16日瀏覽。
[8]《不要炫耀華人在大選的支持傾向》,〈印尼〉《國際日報》2014年6月28日。
[9]李卓輝:《印尼新國會特色與兩組總統(tǒng)候選人大決戰(zhàn)》,(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014年5月23日。
[10]蘇俊翔:《海外選民投票踴躍 今天印尼總統(tǒng)選舉投票率可能異常高》,(新加坡) 《聯(lián)合早報》2014年7月9日。
[11]《印尼兩競選陣營互爭支持》,(新加坡) 《聯(lián)合早報》2014年7月16日。
[12]同[5]。
[13]同[5]。
[14]任芊:《印尼國會大選結果將公布 華人參政積極性明顯增加》,中國新聞網(wǎng),2014年5月7日,http://www.chinanews.com/hr/2014/05 -07/6145233.shtml.
[15]李卓輝: 《印尼總統(tǒng)選戰(zhàn)傾向“獨裁”與“民主”大決戰(zhàn)》,(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014年7月7日。
[16]余竹生:《印尼總統(tǒng)選舉,誰能勝出?》,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014年6月4日。
[17]同[5]。
[18]同[3]。
[19]同[3]。
[20]根據(jù)相關國家統(tǒng)計網(wǎng),中外一些華媒的新聞報道等資料綜合整理,不一一列注。
[21]同[9]。
[22]同[10]。
[23]《普選委會:2014年總統(tǒng)大選素質更高》, 〈印尼〉《國際日報》2014年7月25日。
[24]吳一凡:《部分印尼華人對選舉依然冷感》,(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014年4月11日。
[25]同[23]。
[26]同[10]。
[27]《選委會宣布卓- 卡贏得總統(tǒng)選舉》, 〈印尼〉《國際日報》,2014年7月23日。當時,普拉博沃不接受選舉結果,并提起訴訟。印尼憲法法院已于8月21日裁決普拉博沃敗訴。新總統(tǒng)將在10月正式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