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尋找文化精神講清文化資源
——讀評《江蘇地方文獻書目》
李斌
(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江蘇地方文獻書目》全面反映調(diào)查尋訪所得現(xiàn)存江蘇地方文獻,展示底蘊豐厚、獨具稟賦的江蘇文化,書目著錄規(guī)范、方便利用。
書目;地方文獻;江蘇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要講清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淵源、發(fā)展脈絡(luò)、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chuàng)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1]南京師范大學古文獻整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江慶柏主編的《江蘇地方文獻書目》(下文簡稱《書目》)[2]2013年12月由廣陵書社出版,它是2008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出版規(guī)劃項目、2011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的最終成果。該著300多萬字,收錄了現(xiàn)存1949年之前成書的江蘇地方文獻6000余種,是尋找文化精神的成果,是講清江蘇地方文化資源的重要工具。
《書目》收錄專門記述江蘇歷史、地理、政治法律、
社會、經(jīng)濟、軍事、教育、科舉、人物、金石、文學、語言、藝術(shù)、科技、宗教、藏書、出版、家族等方面內(nèi)容的著作以及地域性的綜合類著作,內(nèi)容涉及江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江蘇地情,是了解、研究江蘇歷史、社會、文化、經(jīng)濟等狀況的可靠資料。其中,收錄現(xiàn)存的江蘇地方類文學總集近500種,為我們考察特定時代一個地域的社會環(huán)境、文化風尚、公眾心理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與多樣的視角。例如,書中僅僅常熟一地的文學總集就收錄有《虞山詩約》、《國初虞山十六家詩》、《琴川詩乘》、《海虞詩苑》、《海虞詩苑續(xù)編》、《虞邑幽光集》、《邑人詩匯抄》、《藏珠集》、《虞山詩微》、《虞山古今詩存》、《海虞六家詩選》、《同岑集》、《三家詩草合刊》、《忘年集》、《虞山四子集》、《虞山四家詩鈔》、《支溪詩錄》、《白茆詩存》、《泖溪詩存》、《桂村詩鈔》、《貴涇詩存》、《增輯唐墅詩存》、《唐墅詩存及補遺》、《以介編》、《閨秀詩選》等26種。[2]1079-1085其中,清王應奎編輯、顧士榮校訂《海虞詩苑》十八卷收183人詩1688首,歷經(jīng)王氏四代自乾隆二十四年己卯至道光九年己丑陸續(xù)刊刻而成,足以見得清代常熟一地的詩歌成就。[2]1080常熟張繼良藏書《國初虞山十
六家詩》清抄本所收陳鴻謨、陳濤、顧鉉、周以典、張佐高、金步瀛、金榜等人之詩,今已不可見,全賴此集以存。[2]1079清宣統(tǒng)間虞東揆手訂《閨秀詩選》稿本,為常熟閨秀詩歌總集,是研究常熟女性文學的重要文獻。[2]1085徐兆瑋輯《邑人詩匯抄》稿本,輯錄常熟詩人之詩及外地人所寫與常熟地方有關(guān)之詩,作者附小傳,詩作注明出處,所收盛大士《蘊愫閣文集》卷三《窈窕山房題壁記》可見一地文學之盛,卷七《金筑山莊文稿跋》等均為地方文化研究有用之資料。[2]1080-1081
江蘇尤其是蘇南地區(qū),讀書風氣濃,是中國私家藏書的中心地?!稌俊分浗K現(xiàn)存私人藏書家的藏書目錄有160余種。其中,以稿本書目為多。如陳作霖的《冶麓山房藏書跋尾》、宗舜年的《海虞宗氏書錄》、鄧之誠的《鄧氏豐寶堂書目》、盛宣懷的《思補樓藏書目錄》、趙寬的《小脈望館藏書目》、金武祥的《粟香行篋書目》、繆荃孫的《藝風藏書再續(xù)記》、周錫瓚的《琴清閣書目》、潘奕雋的《三松堂書目》、潘遵祁的《香雪草堂書目》、《西圃藏書目》、潘介繁的《桐西書屋藏書目》、王韜的《弢園藏書目》、《弢園藏書志》、《遯叟藏書目》、潘祖同的《歲可堂藏書目》、蔣鳳藻的《鐵華館藏書目錄》、柳蓉春的《博古齋舊本書經(jīng)眼錄》、葉振宗的《愨齋所有圖書目錄》、李根源的《闕塋邨舍藏書目》、朱師轍的《朱氏遺書目》、吳梅的《瞿安書目》、王蔭嘉的《二十八宿研齋善本書目》、柳棄疾的《養(yǎng)余齋松陵書目》、胡文楷的《昆山胡氏仁壽堂藏書目》、王振聲的《文村題跋》、趙宗建的《舊山樓書目》、曾之撰的《明瑟山莊書目》、《群玉樓所收石刻拓本目錄》、徐兆瑋的《虹隱樓書目匯編》、沈煦孫的《師米齋劫余善本書錄》、顧葆龢的《顧氏小石山房佚存書錄》。[2]1226-1264這些藏書目錄顯現(xiàn)了江蘇私人藏書家的圖書收藏情況,顯現(xiàn)了他們對圖書的熱愛之情,顯示了以珍愛圖書為標識的文化行為已成為一個地區(qū)的群體性行為。
《書目》是在主編參加、前后歷時九年編成的《江蘇藝文志》基礎(chǔ)上編著的?!督K藝文志》也是普查地方文獻編著成的書目,如果說《江蘇藝文志》是著錄“江蘇人寫的書”,那么《江蘇地方文獻書目》是著錄“寫江蘇的書”,其進一步體現(xiàn)普查地方文獻的書目特質(zhì)在于:《江蘇地方文獻書目》是有文獻提要和館藏單位及索書號等重要信息的學術(shù)性書目。要完成著錄6000余種江蘇地方文獻這樣大規(guī)模的項目,需要對江蘇地方文獻收藏情況進行普查,要調(diào)查尋訪到實際的藏書,這樣的書目編著難度可想而知,而編著者知難而進:“我們原計劃該項目只著錄江蘇地方文獻的目錄、館藏,必要時對一些圖書加以簡要的說明。但在項目進行中,我們感覺僅有書名等信息而沒有提要,難以使讀者全面深入了解江蘇地方文化的豐富內(nèi)容和深邃內(nèi)涵,也不方便使用,所以我們最后決定給每部書撰寫一篇提要。然而要給著錄的每部書撰寫一篇提要,就不僅意味著要增加許多工作量,而且還意味著不能僅依據(jù)現(xiàn)有的圖書館館藏書目著錄,而必須看到原書。要看到原書,這就必須到圖書館作實際調(diào)查,去尋找資料。顯然這要增加很大難度,但考慮到社會的需要,最終我們?nèi)匀粵Q定這樣做。”[2]1647編著者把去各地文獻收藏單位尋找江蘇地方文獻的過程,看作是“感受江蘇地方文獻無限魅力、領(lǐng)悟江蘇地方文化深邃內(nèi)涵的過程”,“我們通過到圖書館實地去調(diào)查資料,而不僅僅是依據(jù)書目編寫書目,這一決定是完全正確的。正是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珍貴的、現(xiàn)有各種書目都沒有著錄的地方文獻?!保?]1653
《書目》是江蘇地方文獻普查的重要成果。編著者是在不斷尋訪江蘇地方文獻的過程中完成項目的,全書收錄的6000余種江蘇地方文獻多為編寫者所見,有不少是編著者新發(fā)現(xiàn)的獨特地方文獻。例如,現(xiàn)常熟博物館藏的姚福均輯《海虞文獻備考》稿本,不分卷,《重修常昭合志》著錄為:“海虞藝文志六卷張瑛序,刊本。原稿名《海虞文獻備略》四卷,□氏藏?!保?]838可見,《海虞文獻備考》稿本是《海虞藝文志》六卷的底本,又名《海虞文獻備略》。該書“著錄常熟人士著作,包括明陸綰《春秋新解》三十卷、錢觀復《正靜居士文集》十五卷與《論語解》二十卷、張柟《釋祭儀》十卷等。各書均有姚福均撰提要。提要主要為作者小傳,生平事跡著錄甚為詳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姚福均還標注了與本書作者有關(guān)的其他資料,如其墓葬地等,于常熟文獻考證極為有用。稿本首尾完整,10行20字?!保?]1297再如,主編在常州圖書館古籍部所見《毗陵二十四孝圖說》、《保嬰保節(jié)局收支清冊》、《武進蔭沙義渡總局征信錄》,在揚州圖書館所見清王豫纂《瓜洲志稿》、清談怡曾撰《揚州詠古五排詩鈔》、清施際云輯汪鋆繪圖《揚州城東八景圖及圖說》、《揚州百詠擬望江南》、清林蘇門撰《續(xù)揚州竹枝詞》、《同光年間揚州名人文稿》、經(jīng)折裝拓本《江北運河決堤碑記》,在寶
應圖書館所見清朱效靖輯《朱氏詩文世珍》稿本,在興化圖書館里所見《李氏叢書七種》,在東臺市志辦公室所見稿本《亦社匯稿》、《民國間東臺名人致盧少薌先生函札》等均是十分罕見的地方文獻。[2]1647-1654
《書目》所收文獻不少是從來沒有刊刻出版的稿抄本,保留著文獻產(chǎn)生時的原始狀態(tài),更直接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例如,上海圖書館藏清順治六年(1649)常熟薛維巖(號隱盦)稿本《啟禎兩朝常熟實錄補編》一卷2冊,卷端書名下注“天啟四年起,至崇禎十七年”,鈐“隱盦”一印,下冊封面頁題“隱盦手錄”。卷末書:“右呈冊。順治五年知常熟縣事瞿四達?!逼渲?,記崇禎十七年三月事道:“三月十九日,流賊李自成陷都城,帝崩。五月二十二日,報聞到縣,地方文武官員、軍民耆老人等,哭臨如禮。嗚呼!帝之功德于是訖矣。編年紀事亦于是訖矣。甲申以后之事,闕而不書,遵功令也?!保?]5這是當時真實語境下的實錄。又如,尋訪所得清宣統(tǒng)間虞東揆手訂《閨秀詩選》稿本,原為常熟徐氏藏書,1959年1月4日由城東派出所交存常熟博物館收藏。[2]1085
《書目》根據(jù)江蘇地方文獻的實際情況將所收錄的6000余種文獻精心分類,分設(shè)歷史文獻、地理文獻、政治法律文獻、社會文獻、經(jīng)濟文獻、軍事文獻、教育文獻、科舉文獻、傳記文獻、金石文獻、文學文獻、語言文獻、藝術(shù)文獻、科技文獻、宗教文獻、藏書文獻、圖書出版文獻、家族文獻、綜合文獻19大類,同一類別下的文獻按江蘇省現(xiàn)設(shè)13個省轄市行政區(qū)劃范圍編排,同一省轄市所在地區(qū)的文獻集中在一起,并按省轄市下所在區(qū)縣市集中編排?!督K地方文獻書目》又在各大類下再細分若干子目,由此形成了許多專題文獻,為讀者從事江蘇研究提供了許多選題,也提供了相應的系列文獻資料。
《書目》對每種文獻詳細著錄文獻名、卷數(shù)、版本、冊數(shù)、館藏單位及索書號。其中,文獻名還標注異名。對同一種文獻的不同版本,項數(shù)少的逐一著錄,項數(shù)多的擇要著錄。例如,《啟禎兩朝常熟實錄補編》一卷,著錄:“清順治六年(1649)稿本,1冊,蘇州圖G0126017;清隱盦稿本,2冊,上圖線善820492-93;清抄本,題《天啟崇禎常熟縣實錄事跡冊》,2冊,南圖GJ/115103”。[2]5《書目》還為每種文獻撰寫一篇簡明的提要,內(nèi)容包括作者簡介、文獻的基本內(nèi)容、主要特點或具有地域特色的內(nèi)容。書后還附有《書名索引》、《作者索引》以及《江南鄉(xiāng)試題名文獻》等有參考價值的文獻目錄,便于讀者檢索和利用。
《書目》從2008年10月成功申報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至2013年12月出版,歷時5年完成。主編江慶柏在《后記:去尋找》中說:“地方文獻是一個地區(qū)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積淀,我們?nèi)ふ业胤轿墨I,又何嘗不是在尋找一種文化精神?歷史是相互承續(xù)的。今天是昨天的延伸,現(xiàn)在又是未來的基礎(chǔ)。歷史會記住過去的人們?yōu)榻K所做的一切,歷史也會記住我們今天為江蘇所做的一切?!保?]1650是的,歷史會記住《書目》的編著者為尋找文化精神、講清文化資源所作出的貢獻。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chǔ)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1).
[2]江慶柏.江蘇地方文獻書目[M].揚州:廣陵書社,2013.
[3]常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標校.重修常昭合志[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Searching for the Cultural Spirit and Clarifying the Cu ltu ral Resources: A Comm ent on Jiangsu Local Literature Bibliography
LI Bin
(College of Humanities,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China)
Jiangsu Local Literature Bibliography reflects the existing Jiangsu local literatur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hows the rich and unique Jiangsu culture.Its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is standard and easy to use.
bibliography;local literature;Jiangsu
G257.23
A
1008-2794(2014)03-0122-03
2014-02-27
2008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地方文獻書目”(08ZWB003);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出版規(guī)劃項目“江蘇地方文獻書目”;2011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江蘇地方文獻書目”;2013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民國蘇州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13YSC017)
李斌(1977—),男,江西南昌人,講師,博士,廣播電視學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藝術(sh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