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艷焦玲玲[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從音樂角度分析人物心理的轉變
——以印度影片《搖滾巨星》為例
⊙房艷焦玲玲[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搖滾巨星》講述的是印度搖滾巨星喬登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因與希爾的感情糾葛而產生迷茫,試圖自我救贖,最后卻走向病態(tài)癲狂的過程。影片通過倒敘和蒙太奇手法來交代人物結局、表現(xiàn)人物形象,講述了喬登企圖通過宗教得以救贖的嘗試,揭示了喬登復雜的心理歷程和性格。尖銳的社會現(xiàn)實雖然在影片中以人文關懷的手法表述,但主人公喬登仍難以逃脫走向毀滅的宿命,從而引發(fā)觀者對社會現(xiàn)實進行思考。
音樂心里演變喬登希爾
影片《搖滾巨星》由伊姆提亞茲執(zhí)導,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奧斯卡音樂大師A·R·拉曼作曲,影片塑造了復雜的喬登形象,以及掙扎者形象——希爾。影片采用蒙太奇的手法,使片中的時空嫁接、畫面拼接更具有質感。但其最具特色的地方還在于以穿插的歌曲來表現(xiàn)某一時期特定環(huán)境下人物的心理歷程,這些插曲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的癲狂狀態(tài)表現(xiàn)得更淋漓盡致。道德與愛情相沖突等一系列問題也借助插曲引發(fā)了觀眾深層次的思考。
影片的開始以歌曲的形式展示了喬登對自身、愛情、道德和社會的再思考,同時也通過喬登的粗魯、無理等一系列行為,映襯了歌中所唱,毀滅的正是他自己與他自己的愛情。同時,鏡頭還運用了大量的綠色背景來映襯人物的病態(tài)與瘋狂。
成為巨星后的喬登在萬人中間演唱:“時常,我疑惑,我們如同鏡子,互相映射著”,“我所想,說出的,被我的話語,毀滅了”,由此展現(xiàn)了喬登的思考。青澀的喬登,一個熱愛音樂的執(zhí)著少年,他真誠熱情,才華橫溢。但這樣的一個少年卻處處碰壁,社會的不認同、警察的打罵、同學的嘲笑,都成為人物性格轉變的推力。有人對喬登說,成為音樂家要歷經磨難、身經百戰(zhàn)。因此,他打算去追全校最出名的女孩希爾,這樣他就會遭到拒絕,體會到心痛的感覺,“經歷一層磨難”。過程當然很不順利,喬登決定求愛不成做朋友也好,卻反而使友情逐漸轉變成了愛情,但此時的希爾卻即將遠嫁他方……他對個人意識的自我發(fā)現(xiàn)是混亂而畸形的,喬登在渴望與不安中成為了一個搖滾明星,直到最后自我毀滅。
喬登在演唱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綠色畫面,極具暗示性,暗示了人物的病態(tài)、陰郁與瘋狂。影片以此為線索,通過倒序的手法拉開了整部影片的序幕,將人物的心理過程進行倒退,也使劇情顯得突兀,引人入勝,更將人物心理的轉變凸顯,從而引發(fā)觀者對于社會、道德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
影片運用蒙太奇的手法,將過去與現(xiàn)在巧妙地連接,使電影具有時空交錯感的同時,更表現(xiàn)出了喬登的迷茫與無措。他開始拷問自己,拷問社會,并且表現(xiàn)出了對于逃離這一切的向往和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不堪重負。喬登的自我癲狂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我再次逃之夭夭,我將世界踩在腳下,我臣服于你”,可以看出喬登對美麗的希爾的追求與愛慕,也有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逃避。希爾是他最純粹的美好,但是道德的枷鎖牢牢地扣住了他的愛情,也傷透了他的心?!熬従彽?,每朵云觸碰我的身體,但是沒有那片云能沁透我,從不停留一處,從不曾遇到自己,我可以抱怨,但是難過的是我沒有。”此時的喬登變得不安、痛苦和迷茫,他對希爾的愛是該存在還是死亡,對于夢想是該堅持還是放棄,他對整個世界的認知也開始走向崩潰?!疤鹉愕哪_,跨過來,跨過虛空,你摯愛的家,因為沒有你而空蕩。”哥哥對他無故的打罵、人格的侮辱,家庭對他夢想的不認同,對他被打行為的漠視,深深刺痛了喬登的心。愛愈深,痛愈切,正因為深沉地愛過,所以才會深切地絕望。
影片將蒙太奇的手法運用得淋漓盡致。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等的運用,使影片獨樹一幟的同時,更增強了影片的敘事沖突性,使人物心理的轉變更具突兀感,更能引發(fā)人們對于現(xiàn)實的思考。
喬登試圖運用宗教信仰來轉移自己的痛苦,來進行自我解脫、自我救贖。但是他與希爾之間違背道德的私欲還是給他帶來了無盡的掙扎與痛苦,并最終帶他走向了毀滅的不歸路。
“榮耀歸于圣母,榮耀歸于您”,當他對愛情和家庭絕望,他開始求助于宗教信仰,企圖以宗教信仰來進行自我救贖。虔誠地信仰給了他短暫的解脫,但卻未能帶他逃離苦難的深淵。
《王后與國王》那首歌寄予了他對愛情的期待,他希望希爾可以逃離這個家與他一起遠走天涯,這時的他是一個簡單的為愛癡狂的男人,沒有迷茫,只有愛情和快樂。與希爾在布拉格的日子,他們開始像以前一樣尋找刺激,感情不斷升溫,但同時,在道德與愛情之間、在私欲與社會倫理之間的這份感情也讓他們痛苦。在愛情與道德相背的時候,希爾選擇了家庭,成為了道德的守衛(wèi)者。而喬登則變得瘋狂,他希望可以和希爾在一起,道德在他眼中變得可笑,變得讓人厭惡。當他為了愛情鋃鐺入獄的時候,他開始對權利、對社會產生質疑。這時的他已經走到了瘋狂的邊緣,悲哀又絕望,宗教信仰不能解救他,他自己亦然。
就如《罪與罰》,主人公單純地追求宗教信仰對自己的解救,其實那只不過是追求一種心理安慰罷了,在面對現(xiàn)實問題時,宗教能為人提供心理動力,但是在行動上,在物質上,宗教是不能有所作為的,面對現(xiàn)實的問題,還是要靠實際的行動和物質手段去解決。宗教的心理安慰作用和宗教經驗中的依賴感、獲救感無法挽救喬登的悲劇人生。喬登在宗教道德和人的本性釋放中無法做出真正的選擇,他選擇用背離道德的愛情對抗社會倫理,又選擇以宗教皈依擺脫背離道德的愛情,這樣的矛盾沖突最終造成了喬登的瘋狂,他在這個畸形的圈中掙扎,注定走向悲劇的結局。
影片映射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和諧因素——子承父業(yè)的荒謬、森嚴等級制度的戕害、社會輿論的壓力以及社會陋習等等,影片直面尖銳的社會問題并以具有人文關懷的筆觸,從人性的角度對印度社會和民眾心理進行審視,以其強有力的現(xiàn)實性而使電影更具魅力。
“時常,我疑惑,我們如同鏡子,互相映射著?!庇《戎v究子承父業(yè),一個人的一生早已注定。正是這樣的舊觀念的存在使喬登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布滿荊棘,家人的不理解、同學的嘲笑一步步粉碎著他的夢想。
“生活中,為什么扼殺我的生活習慣,我很粗魯,我知道不懂謙虛、不知羞恥的地方?!币粺o是處的喬登配不上美麗富有的希爾,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限制了他們之間的愛情。森嚴的等級制對愛情的阻撓使喬登開始對權力有了渴求,也對社會制度產生了強烈的不滿。他在演唱會上說,這里曾是一片森林,后來城市建立起來了,什么都規(guī)劃得井井有條,但就在城市起來的那一天,一群鳥兒沒了家。這里,森林象征著天性、自由,城市象征著道德規(guī)范、社會制度,而鳥兒則象征著像他一樣的人,被社會制度所蠶食、吞沒。
電影源于現(xiàn)實又高于現(xiàn)實,對社會有著獨特的導向作用。《搖滾巨星》講述的道德與愛情相悖的悲劇故事引人深思。希爾與喬登的愛情是純真美好的,誰都不能否認,否則希爾重病臥床的時候又怎么會因為喬登的到來而逐漸好轉,喬登逐漸瘋狂的個性又怎能因為希爾的希望而變得平靜?這樣的感情為什么就不應該存在呢?希爾和其丈夫不相愛卻要繼續(xù)維持婚姻,悲哀而無奈。影片以希爾和喬登的愛情悲劇向印度社會敲響警鐘,以此來促進社會的進步與和諧構建。
印度社會倫理和婚姻制度在影片中的體現(xiàn),也表明了當代印度人對落后制度的反抗精神,影片的優(yōu)秀之處就在于主人公在面對無法改變的落后制度時,沒有一味地消極對待,而是站起來抗爭。落后的文化傳統(tǒng)是阻擋一個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對其視而不見,一味忍讓,但還有人是對其瘋狂反抗,勇敢去沖擊扼殺人靈魂的落后制度。
無疑,最初喬登對于生活和愛情都是向往的,但生活的困境和愛情的悲劇,使得他漸漸在掙扎中走向毀滅。歌曲的穿插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他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想法,同時,歌曲的介入也讓人物的性格變化表現(xiàn)得更為鮮明,面對道德與私欲的沖突,人物的內心掙扎也展現(xiàn)得更為淋漓盡致。影片營造了一種令人絕望的氛圍,獨具特色地運用具有象征意義的音樂來表現(xiàn)主人公特定時期的特定心理,并通過主人公喬登心理的變化來引發(fā)觀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
[1]陳萌.試論印度電影中的舞蹈[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6).
[2]孫小絮.探析印度歌舞電影的獨特魅力[D].南京藝術學院,2012.
[3]李美敏,周麗琴.印度電影中歌舞的敘事功能[J].電影評介,2011(18).
作者:房艷,牡丹江師范學院本科在讀;焦玲玲,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學院教師,主要從事東方文學研究。
編輯: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牡丹江師范學院校級教改項目“影視資源在高?!侗容^文學與世界文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研究”(13XJ-15035)階段性成果;黑龍江省哲學社科規(guī)劃扶持共建項目“殖民文化視閾下的印度電影研究”(13E07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