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祥
(如東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 如東226400)
Na+是人體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對保持細胞外液容量、調節(jié)酸堿平衡、維持正常滲透壓和細胞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K+是細胞內(nèi)液的主要陽離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1)參與細胞內(nèi)的正常代謝;(2)維持細胞體積、離子、滲透壓及酸堿平衡;(3)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應激性;(4)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1]。通常臨床測定電解質的濃度都是采取靜脈血,但此方法耗時長,且標本用量多,而血氣分析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且血氣分析儀小巧精致,攜帶方便,還能在床邊進行,這在急診搶救工作中顯得非常重要。
1.1 標本來源 隨機抽取本院門診或住院患者93例,其中男71例、女22例,平均年齡64.4歲。
1.2 儀器與試劑 血氣采用OPTICCA血氣分析儀,電解質測定采用VITRФS350干化學測定儀。
1.3 檢測方法 動脈血氣分析采用肝素鈉抗凝,采取動脈血2ml,采集后立即隔離空氣并輕輕混勻備用;靜脈血用真空采血管采取肘靜脈血3ml,兩個標本采完后立即同時送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間均值的比較采用t檢驗,當實測t值>t界值表中的t0.05雙側即表示兩均值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反之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動、靜脈血K+測定結果比較 動脈血氣分析中的K+濃度較靜脈血清K+低,且其差值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動脈血氣分析中的K+與靜脈血清K+的比較 (實測t=3.672)
2.2 動、靜脈血Na+測定結果比較 動脈血氣分析中的Na+與靜脈血清Na+比較,兩者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動脈血氣分析中的Na+與靜脈血清Na+的比較 (實測t=0.352)
人體內(nèi)靜脈血清 K+為 3.5~5.5mmol/L,Na+是135~145mmol/L。 本文僅就動、靜脈血中 K+、Na+濃度的差異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本實驗結果表明,動脈血氣分析中的Na+與靜脈血清Na+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動脈血氣分析中的K+較靜脈血清K+低,其差值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影響因素主要有:(1)血漿、血清的區(qū)別 通常靜脈血檢測采用血清,而動脈血檢測采用血漿,研究表明,血漿中K+的濃度比血清低0.2~0.5mmol/L,這主要是因為血液凝固過程中會有一部分紅細胞破裂,釋放出K+,以及在離心過程中也會有一部分細胞內(nèi)的鉀跑到細胞外,而且真空采血管中的促凝劑在凝血過程中還會使得血小板破裂,釋放出一部分的K+,從而導致靜脈血清K+增高[2];另外,在做血氣分析時采用的肝素鈉抗凝劑又會與血液中的一部分K+結合,導致動脈血K+降低。(2)動、靜脈血本身的差異 動、靜脈血中pH、PCO2、PO2等有較大的差異,而這些因素又會影響到體內(nèi)K+、Na+等的代謝。(3)其他影響因素 如標本的保存,眾所周知,標本在25℃存放1.5h血清鉀會增高 0.2mmol/L,4℃存放 5 h會增高 2mmol/l,因此標本采集后一定要及時送檢。又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溶血,紅細胞中K+的含量遠高于血漿中K+,故溶血會導致K+顯著升高,但紅細胞中Na+的含量僅為血漿中的1/10,故溶血及冷藏對Na+的影響甚微。還有,臨床上不同程度的補K+補Na+,也會導致K+、Na+不同程度的增高??傊绊懸蛩厥嵌喾矫娴?,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綜合分析。
本實驗中,筆者還統(tǒng)計了靜脈血清碳酸氫根(HCO3-)與動脈血氣分析中的實際碳酸氫根(AB)及標準碳酸氫根(SB)的相關數(shù)據(jù),具體來說,HCO3-24.89±8.24mmol/L,AB28.41±8.90mmol/L,SB26.22±6.53mmol/L,如果僅就其均值單純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HCO3-與AB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付曉[3]報道結果相當,但其與SB卻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本次實驗中因季節(jié)原因,隨機抽取的患者中,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占了將近一半,對實驗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筆者發(fā)現(xiàn),在代謝性疾病時(主要是糖尿病),HCO3-非常接近于AB,而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時,HCO3-則更接近于SB。另外,干化學測定時,HCO3-的測定范圍不超過40,而血氣測定的范圍要比其大得多,這在HCO3-較高時非常有用。因未查閱具體相關文獻,且標本數(shù)量有限,故未進行詳細的統(tǒng)計,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綜上所述,動脈血在做氣分析的同時也提供了 K+、Na+等信息,且其具有微量、快速、隨機、簡便,儀器小巧、攜帶方便等特點,而且做好血氣分析后的標本還可以進行乳酸、血糖等項目的檢測,若是建立一套動脈血漿的正常參考范圍,排除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綜合分析,可為實際的搶救工作贏得時間,從而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1]周新,府偉靈.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53-154.
[2]叢玉隆,尹一兵,陳瑜.檢驗醫(yī)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