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蓉,劉 利
(1.重慶醫(yī)科大學 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重慶 400016;2.重慶理工大學 語言學院,重慶 400054)
培育大學生優(yōu)良文風途徑新探
吳曉蓉1,劉 利2
(1.重慶醫(yī)科大學 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重慶 400016;2.重慶理工大學 語言學院,重慶 400054)
文風是工作作風的體現(xiàn),高校應把優(yōu)良文風列入大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中。高校培養(yǎng)大學生優(yōu)良文風的途徑有:高校的行政行為要展示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學校的德育工作要重視學生求真務實學風的培育;教師的課堂要體現(xiàn)求真務實的教風;合理開設相關課程,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文風;評析大學生的文章導引學生優(yōu)良文風的方向。
高校;培育;大學生;文風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guī)状I導人 “都盯著文風不放松”。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發(fā)表了 《努力克服不良文風 積極倡導優(yōu)良文風》的重要講話,批評當前文風中存在 “長、空、假”的弊端,倡導 “短、新、實”的文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也明確要求黨員、干部要 “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做 “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 《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更加具體地強調了 “切實改進文風”的指示要求。文風和黨風緊密相連,黨風決定著文風,文風體現(xiàn)出黨風。文風不正,必將耽誤實際矛盾和具體問題的研究解決,嚴重影響各級各類單位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影響工作成效。不良文風蔓延開來,將損害黨的威信,導致干部脫離群眾,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中失去感召力、親和力、領導力??梢姡瑑?yōu)良文風事關重大。促進文風的改進不僅是黨政機關的事情,更是社會上各級各類單位的大事。高校的根本使命是以新的思想導引和推動社會,以新的人才和新的知識成果服務于社會。高校教育也必須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央領導講話精神為指導,切實加強大學生優(yōu)良文風教育的基礎性工作,把優(yōu)良文風列入大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中。本文擬從高等教育的角度探索優(yōu)良大學生文風培育的有效途徑。
高校制發(fā)的文字材料要規(guī)范。高校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處理公文和對外發(fā)布信息時,必須寫作文稿,而文風至關重要,應根據(jù)立題來確定寫作的主旨、材料、結構,并借助于恰當?shù)恼Z言和表達方式來完成。一所文風好的高校,出臺的文件、材料、發(fā)布信息的文章肯定真實,具有新意,讓人耳目一新;一所文風不好的高校,出臺的文件、材料、發(fā)布信息的文章詞句離奇,文過飾非,針對性不強,使人感到情不真意不切,甚至有抄襲嫌疑。文風好壞關乎高校的形象和工作作風。當學校的文件發(fā)出、報告一作、文章一登,必然有學生看、聽、評、議,并于各自心里去體會,用語言對外描述,周轉過程中學校形象褒貶自有考量。高校應充分利用所制發(fā)的文字材料展示優(yōu)良文風的實際行動,為大學生營造優(yōu)良文風的氛圍。
高校領導的講話要示范。高校領導講話早已成為校園政治環(huán)境中比較常見也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高校中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他們的文風往往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和精神價值取向。高校領導應該多學習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匯總約7500字左右,多學習習總書記以短短1300多字的篇幅完成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他們的講話都做到了內容豐富、言簡意賅、切中時弊、字字擲地有聲、句句鏗鏘有力。習總書記的講話被譽為踐行中共力倡的 “短、實、新”優(yōu)良文風的典范。高校領導應該力戒 “常說的老話多、正確的廢話多、漂亮的空話多、嚴謹?shù)奶自挾?、違心的假話多”現(xiàn)象,密切結合學生的實際,講符合實際的話不講脫離實際的話,講管用的話不講虛假的話,講反映自己判斷的話不講照本宣科的話,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上有新思路、新舉措、新語言,力求講話簡短精練、直截了當,要言不煩、意盡言止,觀點鮮明、重點突出。展示出說真話、表真態(tài)、措施切實可行的風格,自覺成為優(yōu)良文風的學習榜樣。
行政部門的工作要規(guī)范。高校各行政部門應大力提倡貼近學生實際,求真務實,切實解決學生具體問題之實的工作作風。學生工作部門應本著 “以人為本,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價值觀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深入學生、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有的放矢,對學生中存在的傾向性思想問題進行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生活自理獨立能力、寢室集體生活行為、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防護予以有效引導,對生活或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予以切實的幫助。教務工作部門在接待學生有關選課的咨詢、退課的辦理、學習成績的復查、學習成績單的打印等相關事宜時,態(tài)度熱情,高效辦理。行政工作人員通過工作自覺地向學生展示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優(yōu)良學風既是推進高校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也是保證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前提。在高校,學風建設不單是教學問題,它對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弘揚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精神和明理誠信的道德風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價值觀以及學會做人、做事都有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優(yōu)良的學風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良好的學風就不可能有求真務實的價值取向。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優(yōu)良學風的培育,以德育工作為突破口,切實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明確學習目的,轉變思想觀念,激勵其成才;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及黨員主體作用,抓班風促學風,以點帶面;嚴格課堂出勤、平時作業(yè)的檢查、考場紀律,注重學習過程管理,提高學習質量;加強校院、班主任、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關心家庭貧困及后進學生,解決其后顧之憂,激發(fā)其學習熱情。
完善高校評優(yōu)體系,促進大學生求真務實學風的培育。評優(yōu)工作是高校一項非?;A同時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發(fā)揮著很重要的激勵作用,而科學合理的評優(yōu)體系則是將評優(yōu)對學生的激勵作用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的有力保證。高校應重視評優(yōu)標準的細化和量化,讓大學生明確奮斗目標,腳踏實地地努力進取。高校有責任促使評優(yōu)工作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基礎上進行,切實保證評優(yōu)工作在學生中發(fā)揮積極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高校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精簡課程課時是舉措之一,大多課程的教學時數(shù)約36課時,而一個學時大多僅40分鐘,課堂時間十分寶貴。教師必須錘煉自己的課堂語言,才能打造高效課堂,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更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課堂語言是教師在教學中進行 “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工具和載體,是學生賴以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橋梁,是一種行業(yè)性特殊的交際語言,是教師德、才、學、識的綜合體現(xiàn)。教學本身就起著一種語言教學的示范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努力方向。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力求準確、簡潔、富于邏輯性。
語言表達準確是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教師語言表達的準確,學生才能夠理解準確。教師要力求自己的語言準確到位,教師表達準確了,學生才會明白老師的意圖,才會把老師的意圖完完全全地貫徹到自己的學習和活動之中。語言的簡潔體現(xiàn)了老師歸納能力的強弱,越是難以描述的原理、事實,教師的語言就更應該簡潔凝練。教師的課堂語言切忌啰嗦、翻來覆去,學生剛得到的信息往往會在老師啰嗦的敘述中變得無所適從,更別說完全理解了。充滿邏輯性的語言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極富邏輯性的語言一定會使人賞心悅目,說者滔滔不絕,聽者心領神會,聽得舒服、聽得過癮。而沒有邏輯性的語言讓說者天一句地一句,讓聽者如入云山霧海,不利于知識的傳授。
文章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應用文,一類是文學作品。中小學階段語文課是主要課程,它所奠定的學生語言基礎主要側重于文學語言,而學生的應用文語言能力基本屬于低水平狀態(tài),為了更快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應用文語言能力。高校應該開通《應用文寫作》課程,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簡潔、樸實和得體的能力,為學生優(yōu)良文風奠定堅實的基礎。
應用文是各級各類單位、社會團體和人民群眾在日常工作、生產(chǎn)、學習和生活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文書。應用文的屬性是實用性,解決人們工作、生產(chǎn)、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真實性又是它的生命,失去了真實性,應用文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應用文在長期寫作實踐中,還逐漸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語言運用特點。為符合應用文實用性的根本要求,應用文的語言尤其強調 “實用”,一個字一句話往往至關重要,正如 “筆下有財產(chǎn)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筆下有是非曲筆,筆下有毀譽忠奸”。應用文的語言運用一般都遵循嚴謹、莊重、恰當準確、樸實得體、簡明生動的基本要求。
應用文內容寫實的要求和語言的基本要求與改進文風所倡導的 “短、新、實”完全一致,高校應充分利用 《應用文寫作》課程的開設提高大學生應用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切實奠定大學生優(yōu)良文風的基礎。
大學校園內的各種活動,既豐富了校園生活,又活躍了校園氣氛,更展示了大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大多活動中都會有大學生寫作水平的呈現(xiàn),各種活動的主持詞,班集體的工作總結,各級學生干部的工作總結,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yún)R報……哪怕是一張請假條,高校都應該重視這些契機,將培育大學生的優(yōu)良文風重任滲透到大學生的各項活動之中。成立專門機構,關注大學生的寫作成果,認真評析大學生的文章,在材料的選擇、主旨的表達、結構安排、文面技巧和語言運用等方面給予真實的評價,并指明努力的方向。
高校應高度重視學生畢業(yè)論文的質量,切實倡導求真務實的作風。畢業(yè)論文是高等教育本科階段學業(yè)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大學期間綜合運用所學專業(y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次重要檢測。根據(jù)高校擴招后出現(xiàn)師生比例失調的新情況,制定相應措施,如舉辦階段性的論文寫作專題講座,從論文寫作的意義、價值到論文寫作的具體方法指導,針對選題定向、收集材料、調查研究、文章結構、形成文字等學生寫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畢業(yè)論文寫作的自主能力。指導教師要有責任感,認真負責,從宏觀到微觀,從學科前沿到發(fā)展趨勢都應給予指導。為避免畢業(yè)論文寫作時間與就業(yè)時間的矛盾,應安排學生在大二、大三年級時,確定論文方向、積累材料,在大四年級的第一學期完成撰寫。通過畢業(yè)論文的寫作,讓學生在論文選題的務實性、思維的縝密性、語言的邏輯性和準確性、學術的嚴肅性上有深刻的理解和遵循。
總之,優(yōu)良大學生文風工作是一項重要工作,更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高校應高度重視,列入大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計劃之中,舉全力而為。高校領導率先垂范,行政工作者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影響學生,教師以良好的教風影響學生,學生的評優(yōu)體現(xiàn)求真務實的要求,相關課程的開設奠定學生優(yōu)良文風的堅實基礎,借助案例評析導引大學生優(yōu)良文風的方向。積極營造優(yōu)良文風的校園環(huán)境,大力推進黨和國家優(yōu)良文風的建設工程。
[1]張瑞志.機關干部要以實際行動改進文風[J].應用寫作,2013(6):7—11.
[2]吳新元.克服不良文風的關鍵是戒“空”打“假”[J].應用寫作,2013(8):4—6.
[3]朱向軍.影響大學生寫作能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4(4):136—137.
[4]劉 利.應用寫作的多樣化教學方法芻議[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6):138—140.
[5]陳良中.普通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的合理配置[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
[責任編輯:趙慶來]
G642.0
A
1674-3652(2014)02-0131-03
2014-02-28
吳曉蓉,女,四川儀隴人,副教授,主要從事寫作研究;劉 利,女,四川成都人,主要從事寫作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