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氣
摘 要:寫作一直以來是高中英語教學備受關注的重點,但學生在高考英語書面表達中難得高分。根據高考英語書面表達的要求,通過語塊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塊水平,用語塊構思高考英語寫作,避免中式英語、詞匯貧乏、表述不連貫等現象,幫助不同層次學生提升書面表達水平。
關鍵詞:語塊;高考英語;書面表達
一、引言
對于高中英語學習者,在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技能中,寫作是最難培養(yǎng)的技能之一。老師和學生都在寫作方面花費了大量精力,即使到了高三階段,學生習作中難有佳作。學生寫作水平參差不齊,其中中式思維現象普遍,不符合英語句法結構;句式單一,欠缺多樣性;表述貧乏,沒有亮點;甚至寫作隨意,缺乏邏輯性。教師在寫作教學上投入大,見效甚微,倍感疲乏。但是,書面表達在高考英語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如何在高三階段提升學生英語書面表達水平顯得尤其重要。
二、語塊與高中英語寫作
1.寫作教學法
學者們在英語寫作的教學方法探究上主要有結果教學法、過程教學法和體裁教學法。結果教學法注重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強化句子組合和語法練習,由句子到段落,最后完成篇章。過程教學法采取分組討論,學生主動參與和交流中多次修改文稿,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體裁教學方法提供范文,學生模仿后逐漸實現獨立寫作。
2.語塊
語塊(language chunks)這一現象受到語言學家的關注始于英國語言學家Firth于1957第一次提出。詞匯并不是由一個個單詞獨立存在的,而是以語塊的形式大量出現的。段士平認為,所謂語塊是以整體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并可作為預制組塊供人們提取使用的多詞單位,是語法、語義和語境的結合體語塊是詞匯的基本單位,以固定化的形式存在的,作為一個個整體被廣泛使用,如play an important role/part in;personally speaking; Its suggested that...; last but not least 等語塊經常作為一個小整體出現在英語寫作中。
3.語塊與寫作
語塊出現的頻率高,而且經常以塊狀的形式出現,經常被整體儲存、記憶和提取,集語音、語義、語法和語境為一身。因此學習它省時省力、容易記憶和方便提取。這些特點可以幫助學生在習作中避免中式思維、減少拼寫和語法錯誤,還有更重要的是能適合各個水平的學生。體現美國應用語言學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有關第二語言學習理論i+1理論,i指學生現有水平,1指語言的就近發(fā)展區(qū)。無論何種寫作水平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語塊學習積累詞匯和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三、實施語塊教學
語塊能保證語言使用的正確性,因為語塊作為語言單位,大多按照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生成,使用時不需要有意識地注意語法結構,學習樂于學習和大膽使用。因此,語塊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水平。應貫穿在聽、說、讀、寫學習中。高三階段強調語塊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提供了一條嶄新之路。
1.樹立語塊意識
學生能理解并接受語塊的相關理論,剔除原來固有的詞匯認識。提高學生語塊的敏感性。語塊在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中大量出現,有固定搭配、慣用話語、常見句子結構成分等,可以用來表達豐富語義,具有發(fā)表觀點、銜接篇章等多項功能,既可以豐富詞匯有可以有效地保證語言輸出的正確地道。
2.積累大量語塊
教師在聽、說、讀或寫課中,都可以滲透語塊教學,讓學生熟練掌握其音、形、義以及結構。直接的語塊教學比間接的、內隱的語塊教學目的性更強,效果更好。
在課文、練習題、閱讀理解篇章、甚至是聽力材料中找出含有與課文相關的生詞,結構特別,舊詞新義,一詞多義或者意義豐富的語塊,作為教學重點。可采用教師領讀、學生朗讀或齊讀的方式,在語境中熟知其用法。還可以建立專門的語塊學習筆記,供隨時翻閱參考。
3.運用語塊,構思寫作
教師應強化學生“寫句子必有語塊,無語塊拒不下筆”的思路來構思作文。對語塊加以歸類,使用專題訓練法培養(yǎng)學生習作恰當使用豐富的語塊,包括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比如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only in this way, can we ...等語塊在高考作文中經常使用。教師可以選取類似常用的語塊,在不同的寫作任務中使用相同的語塊,使學生從感知階段上升到能比較靈活自如運用階段。還可以進行單詞替換練習,讓學生感受到語塊常比單詞效果優(yōu)越的效果。
四、結語
無論高考英語書面表達朝怎樣的趨勢發(fā)展,學生只要能夠熟練掌握大量的英語語塊,語塊本身具有的語境功能可以幫助學生在不同的書面表達類型中正確地使用。所謂的詞匯豐富、高級句法結構、句式多樣化等高分作文的攻取亦可以語塊形式進行短期訓練。
參考文獻:
段士平.國內二語語塊教學研究述評[J].中國外語,2008(7):64.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