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伯
(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陜西西安 710300)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化時代工業(yè)技術的飛迅發(fā)展,現(xiàn)代機床設備憑借其高精度、高質量、高效率等諸多優(yōu)點在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使用范圍和頻率越來越廣泛,這就要求廠家的設計周期要急劇壓縮且更有效率,工程設計人員精通CAE并結合CAD、CAM也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有限元方法及軟件在工程中的應用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缺,在近十幾年內(nèi)CAE軟件有了飛速式的發(fā)展并被廣泛應用到工程實踐中,ANSYS正是被廣泛應用的軟件。有限元分析方法實際是要還原一個實際工程中的數(shù)學行為,在對具體工程問題進行有限元分析時,先要建立一個可信、可靠的有限元模型,合理的建模方法是準確建立模型的關鍵。筆者正是在CAD/CAE的基礎上借助三維建模軟件Pro/E和有限元軟件ANSYS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分析,Pro/E軟件的引入也彌補了ANSYS軟件在建模功能的相對不足[1]。
筆者主要對某型車床絲杠螺母嚙合處螺紋的可靠性進行分析與研究。為了方便研究,只選取其中一節(jié)絲杠螺母的螺紋連接處作為研究對象。在分析前,先應在不影響研究對象結構和受力狀態(tài)的前提下對其進行結構的簡化和合理的假設,這樣做可提高分析運算的效率且不影響分析的結果:①建模過程中忽略了小孔、凸臺等對分析結果影響不大的結構要素;②視零件材料為均質、一體的,統(tǒng)一設置材料的彈性模量、密度、泊松比等參數(shù)及接觸面類型;最后,設置邊界條件進行相關的靜力學分析,得到變形、應力、應變云圖等;③處理得到最終的分析結果。
為了使有限元分析仿真結果具有可靠性和準確性,要求在建立三維模型時要盡可能繪制的完整且細致,以便于提高在后續(xù)有限元分析時的可靠性和精準度。但是ANSYS軟件的三維建模功能不是很強大,操作時相對較繁瑣,所以可先用三維建模功能較強大的專業(yè)軟件Pro/E完成建模,然后再導入ANSYS中進行后續(xù)分析處理[2]。Pro/E和ANSYS畢竟是兩款內(nèi)部核心不同的軟件,那么在Pro/E導入ANSYS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失真、數(shù)據(jù)不兼容等情況,對后續(xù)的分析處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正確導入的方法有很多:①利用中間格式進行導入,比如IGES格式等,具體做法如下:先用Pro/E軟件把三維模型另存為IGES格式,再用ANSYS軟件打開IGES文件,進行一定的修補即可;②通過ANSYS所提供的專用接口將ANSYS集成到Pro/E中,但要注意軟件的兼容性,如ANSYS 14和Pro/E 4.0就不能進行有效集成。該研究對象的三維模型及網(wǎng)格劃分情況如圖1所示。網(wǎng)格總共87 850個單元、151 433個節(jié)點,單元大小適中,網(wǎng)格質量良好。螺紋連接處采用Bond-ed方式[3]。
選擇材料是合金材料36CrNiMo4,選擇相應操作,對材料進行設定后,相應的密度、楊氏模量、泊松比等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絲杠內(nèi)表面采用了Cylindrical Support,軸向移動為自由,絲杠一端添加了約240 t的軸向力,螺母固定與導軌的接觸面[4-7]。具體加載和約束情況如圖2所示。
圖1 三維模型及其網(wǎng)格劃分
圖2 加載和約束情況圖
根據(jù)總變形云圖可反映出研究對象在受力狀態(tài)下的最大形狀形變過程,對其結構改進和優(yōu)化具有一定的意義。研究對象的總變形圖、X方向變形圖、Y方向變形圖、Z方向變形圖分別如圖3、4、5、6,根據(jù)該變形云圖可看出變形最大不超過0.123 44 mm,Z向變形(即軸向變形)稍大,為絲杠螺母受力時的主要變形方向,總體來看變形較小,這就說明總體設計基本可滿足設計工況的要求[8-9]。
圖3 總變形圖
圖4 X方向變形圖
圖5 Y方向變形圖
圖6 Z方向變形圖
研究對象的總等效應力云圖、螺母等效應力圖、絲杠應力圖分別如圖7、8、9所示,根據(jù)云圖可看出,最大等效應力為659 MPa,出現(xiàn)在螺紋的邊緣,此處相當于懸臂梁受力的情況,應力較大,在螺紋的嚙合處應力在150 MPa左右??傮w來看,絲杠螺母所受應力基本滿足要求,其結構強度和剛度較好,總體設計基本滿足設計工況的要求。
圖7 總等效應力圖
圖8 螺母等效應力圖
圖9 絲杠等效應力圖
從分析結果可看出,螺紋變形的最大值為0.123 44 mm左右,最大接觸應力值為659 MPa,且只出現(xiàn)在個別的應力集中點,螺紋的嚙合處應力大部分在150 MPa左右,螺母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螺紋的邊緣處,此處有應力集中,大約為450 MPa左右,絲杠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與螺母嚙合處的邊緣,大約為150 MPa左右。零件整體的安全系數(shù)基本可達2.0左右,基本滿足安全系數(shù)不小于1.8的要求,所選用的合金材料36CrNiMo4是一種較理想的材料,其整體結構設計也較合理、結實耐用、具有較好的結構強度和剛度,基本可滿足實際使用要求。對于個別區(qū)域應力集中的現(xiàn)象可進行簡單的工藝處理,如對某些特定的邊角進行必要的倒角、倒園便可消除應力過于集中的現(xiàn)象。
[1] 二代龍震工作室.Pro/E高級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
[2] 劉建強.復雜結構Pro/E模型導入ANSYS中的方法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11(3):36-38.
[3] 陳艷霞.ANSYS工程應用案例精通[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
[4] 高耀東.ANSYS機械工程應用精華[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
[5] 陸 爽,孫明禮,丁金福,等.ANSYS 13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
[6] 浦廣益.ANSYS 12基礎教程與實例詳解[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7] 張洪才,何 波.有限元分析ANSYS 13.0從入門到實戰(zhàn)[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2011.
[8] 姚 屏.ANSYS下數(shù)控車床床身拓撲優(yōu)化設計[J].機床與液壓,2009(11):104-106.
[9] 黃 偉,劉光浩.基于APDL的ZK5 140型鉆床工作臺有限元分析與優(yōu)化[J].機床與液壓,2010,23(38):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