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固定上層網(wǎng)片鋼筋或負彎矩筋的位置,而不至于在混凝土施工時或交叉作業(yè)時將上層鋼筋踩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實際施工中往往是采用一些廢鋼筋頭做成各種馬凳形狀來支撐A型較為常見,制作也方便,但由于固定不牢,容易踩踏;B型看似好看,制作也簡單,但由于兩點支撐,沒有穩(wěn)定性,且其頂部是圓弧狀,容易滑脫;C型、D型也較為常見,優(yōu)點是支撐牢固,但制作比較麻煩,也比較費料,不易踩踏。為此,筆者所在項目部結(jié)合實際情況,經(jīng)多次試驗改進,做出E型馬凳,E型馬凳筋與A型馬凳筋制作工藝相仿,優(yōu)點是:
取長度不小于550mm(具體視板厚而定)的廢鋼筋頭若干,制作成馬凳。要求平直部分長度為150~200 mm,馬凳高度=板厚-2倍保護層厚度-上部板筋與板最下排鋼筋直徑之和,底部彎鉤為30~50 mm。
當(dāng)板厚不大于140mm,且板受力筋和分布筋不大于10mm時,馬凳筋可采用Φ6;當(dāng)1.40mm 板上排筋如果是雙向網(wǎng)片筋,按每m2一個梅花形布置;如果只是負彎矩筋且直徑小于10mm時,按每10m一個"人"字形布置在負彎矩筋l/2范圍外;如果只是負彎矩筋且直徑不小于12 mm時,按每1.2~115 m一個“一”字形布置在負彎矩筋2/3范圍處即可。3.馬凳筋的布置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