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衛(wèi)華,朱山
(1.建湖縣慶豐鎮(zhèn)農業(yè)中心,江蘇鹽城 224700;2.建湖縣蠶種場,江蘇鹽城 224700)
家蠶血液型膿病發(fā)生原因及防治對策
曾衛(wèi)華1,朱山2
(1.建湖縣慶豐鎮(zhèn)農業(yè)中心,江蘇鹽城 224700;2.建湖縣蠶種場,江蘇鹽城 224700)
劉涔村是建湖縣重點蠶桑專業(yè)村,現有桑園約87 hm2,目前年飼養(yǎng)蠶種近4000張,近年來,我縣劉涔村家蠶血液型膿病的發(fā)生漸呈抬頭趨勢,特別是每年秋季,發(fā)生較重,少數蠶農損失達20%~30%。如不引起采取措施,將有可能蔓延危害,影響蠶桑生產的發(fā)展和蠶農的經濟效益,對此,我們開展了調查。
1.1 野外害蟲交叉感染
近年來,由于全球性氣候變暖,我縣桑園及野外害蟲存活量上升,一度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去年秋季,桑園害蟲主要有桑螟、桑尺蠖、野蠶、桑毛蟲、燈蛾、桑象蟲、桑天牛等,由于這些害蟲在桑園內活動,其排泄物及尸體使桑葉受到污染,增加了家蠶交叉感染的機會。
1.2 桑園管理粗放,桑葉質量降低
由于我縣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大多年輕人都出外打工,目前農村勞力緊張,養(yǎng)蠶的大多是一些老年人,蠶農惜工惜本圖省事,導致桑園管理不善。桑園長時間不耕翻,土壤板結,影響桑樹根系生長和養(yǎng)份吸收;桑園排水不暢、偏施氮肥,有機肥不足,因此桑葉葉形小、葉片薄,營養(yǎng)成份不足,容易造成蠶體虛弱,蠶的抵抗力下降。
1.3 蠶室蠶具清洗消毒不徹底
由于我縣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勞動力的緊張,蠶農惜工惜本圖省事及僥幸心理,大棚及蠶具養(yǎng)蠶前未能夠嚴格消毒;未能用大量清水浸泡及洗刷,蠶室內外墻壁沒有用石灰漿粉刷,大棚內換土不徹底,藥液消毒不均勻,藥品使用不對路等多方面,從而不能有效殺滅病原,給養(yǎng)蠶的安全帶來隱患。
1.4 操作粗放
養(yǎng)蠶過程中,操作粗放,勻蠶、擴座直接用手抓,除沙時不用蠶網,喂葉時粗放,損傷蠶體,蠶頭過密,不注意勻蠶,蠶與蠶之間互相抓破皮膚,造成體表創(chuàng)傷,引起傳染。
1.5 蠶沙處理不當
除沙后蠶沙隨意堆放,蠶沙未發(fā)酵直接施入桑園的現象在劉涔村很普遍,極易造成病原大量擴散,污染了桑葉。
2.1 徹底消毒,消滅傳染來源
養(yǎng)蠶前必須全面清潔和徹底消毒養(yǎng)蠶室、貯葉室、上蔟室及蠶架、自動上蔟架、蠶框、竹箕、蠶臺墊層、采葉籮、蓋(墊)桑葉的薄膜、蓋(墊)小蠶的薄膜、切葉板、切葉刀、蠶網、蠶筷、蔟具、繭籮、繭袋、室內拖鞋等所有用具。養(yǎng)蠶室的周圍及受到蠶糞、死蠶、爛繭污染的場所(包括生活場所)也要定期消毒。清潔和消毒方法:
2.1.1 清掃清洗
清理養(yǎng)蠶場地、用具殘留的蠶沙、死蠶、爛繭及垃圾,運到遠離桑園、蠶室的蠶糞池(坑、房)堆漚,或集中燒毀;全面打掃上述場所地面、墻壁、墻角,能沖洗的還應用清水沖洗干凈;上述全部用具均應全面洗刷干凈。特別要注意括除蠶具粘附的尸體、膿汁殘余和斑跡。
2.1.2 應用有效消毒藥物和消毒方法
(1)漂白粉液消毒漂白粉是最常用的消毒藥物,對家蠶的各種病原物均有較強的殺滅效果。市售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5%~32%(一般按25%計)。使用濃度為含有效氯1%,即1 kg漂白粉加水25 kg。噴灑消毒,需濕潤30 min以上;小件用具可用漂白粉液浸漬消毒,但竹木用具浸濕后應馬上撈起,接著浸第二池用具,避免每次浸漬時間過長、漂白竹木而損耗藥效,影響后面浸漬消毒的效果。
(2)石灰水消毒石灰水對血液性膿病、中腸型膿病、濃核病的病毒粒子和多角體具有強列的殺滅作用。使用濃度為2%~5%,即新鮮石灰2~5 kg加水100 kg。噴灑消毒和浸漬消毒均可。需保持濕潤30 min以上。也可用6%~10%的石灰漿噴刷墻壁、地板,達到殺滅、封閉、固定病原物目的。
(3)消特靈液消毒消特靈即漂白粉精,對家蠶的各種病原物均有較強的殺滅效果。原粉含有效氯60%~64%(一般按60%計算)。使用濃度為含有效氯0.5%~1%,即0.5 kg漂白粉精加水30~50 kg。使用方法同漂白粉。
(4)用福爾馬林和強氯精消毒要加新鮮石灰用2%福爾馬林液消毒,必須加入2%的新鮮石灰才能殺滅血液性膿病、中腸型膿病的多角體病毒,具體配制為1 kg福爾馬林原液加水17~18 kg,再加0.4 kg的新鮮石灰。用強氯精液消毒也應加石灰,具體為含有效氯85%的強氯精0.1 kg加水20 kg,再加新鮮石灰0.4~0.6kg。須用新鮮石灰。陳舊石灰粉及建筑用的石灰粉消毒效果差。
(5)蔟具消毒方法塑料折蔟、方格蔟采繭后,清除浮絲、死蠶尸體及其殘留,用上述消毒液噴灑消毒或浸漬消毒。紙板方格蔟,清除浮絲后,打開放在太陽下暴曬1 d,然后再集中在一起,用2%甲醛溶液或含有效氯1%的強氯精噴灑,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蔟片密閉4 h,再打開曝曬1 d。也可將曬干的方格蔟片擱掛于密閉的室內用強氯精熏煙消毒劑熏煙消毒,每立方米用5 g熏煙劑,點燃后明火發(fā)煙,閉門至次日取出。經過消毒的蔟具可放置在用具間備用。
2.1.3 講究消毒質量、力求全面徹底
要求按照“消—洗—消”方式進行消毒,即養(yǎng)蠶結束后先對房屋、場地、用具消毒一次,防止病原物擴散污染,再進行全面的清洗,清除污物,然后在養(yǎng)蠶前再全面消毒一次,達到消毒全面徹底。
2.1.4 合理安排養(yǎng)蠶批次,防止連續(xù)傳染發(fā)病
養(yǎng)蠶批次不能過密,批與批之間要有足夠的間隔時間,用來房屋場所和用具使用后的清洗消毒,避免蠶病傳染給下一批。
2.2 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時清除和隔離病死蠶,減少蠶病傳播機會
(1)配備專門的蠶室和用具,大蠶用具與小蠶用具嚴格分開使用,避免小蠶與大蠶同室混養(yǎng);養(yǎng)蠶室及附近不能放置方格蔟、繭袋等帶有大量病菌的用具物品,這些用具物品更不能接觸蠶體蠶座、接觸桑葉。
(2)勤除蠶沙,搬運到蠶沙池(坑)堆放,遠離蠶室和桑園;病蠶、死蠶應焚燒或深埋,防止病原四處污染。
(3)養(yǎng)成入蠶室換鞋洗手的好習慣,避免從室外帶進病原物污染蠶座、桑葉。
(4)保證桑葉潔凈。桑園不能直接施用蠶糞作肥料污染桑園;用經過消毒的采葉籮、車輛來裝葉、運葉;用經過嚴格消毒的貯葉室、薄膜存放桑葉,保持桑葉潔凈;注意桑園治蟲,防止桑病蟲傳病給桑蠶。
(5)及時拾除病蠶、死蠶;眠期進行提青分批,徹底淘汰遲眠蠶、不眠蠶,或遲眠蠶隔離飼養(yǎng)。
(6)各齡眠期及起蠶、大蠶每天或隔天撒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蠶座有病蠶時,應及時撒石灰消毒和覆蓋。
2.3 做好小蠶共育的消毒防病,確保小蠶質量
小蠶共育戶要樹立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觀念,全面貫徹消毒防病制度,切實做好小蠶共育防病工作,使共育的小蠶達到無病死蠶、發(fā)育整齊、頭數足、體質強健等質量要求。為下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