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海
讀書難
◎朱廣海
宋朝名臣寇準當了宰相,他的好朋友張詠曰:“寇準是奇才,可惜學問不夠,讀書不多。”寇準出使陜川巧遇張詠,非常熱情地款待了他,兩人度過了幾天很開心的日子。要告別的時候,寇準把張詠送到郊外問他:“你有什么可以教導我的嗎?”張詠淡淡一笑曰:“你要好好讀讀《霍光傳》?!碑敃r寇準納悶,回家后急取《霍光傳》,讀到“不學無術”四個字的時候,豁然開朗,這是張公在教導自己,多讀點書,認真汲取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軠屎髞沓蔀橐淮?。
這一故事給人們啟示:人之一生多讀點書是多么重要。其益處正如朱熹所云:“愚謂力行而不學文,則無以考圣賢之成法,識事理之當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庇秩纭兜茏右?guī)》中所講:“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比欢?,養(yǎng)成一個好的讀書習慣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庸碌者強調:“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有雪,收拾書籍待來年?!币恍楣僬邚娬{:工作滿負荷運轉,忙得焦頭爛額,不亦樂乎,哪有時間讀書?讀書難矣。筆者認為,實際不然,時間是有的,在于人找,在于擠出。要想養(yǎng)成一個好的讀書習慣,罔不經(jīng)過三種境界。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為第一種境界。讀書要耐得住寂寞,心無旁騖,靜得下心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為第二種境界。讀書不但要坐得下來,還要讀得進去。古人云:書有黃金屋,書有顏如玉。讀書如能讀得見到黃金屋、顏如玉,就會沉醉其中,廢寢忘食,樂而忘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p>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為第三種境界。雖書籍如巍峨的大山,綿延不盡,但,竊以為學不厭精。讀書精思,就會像華羅庚說的那樣:“既能把薄的書讀成厚的,又能把厚的書讀成薄的。”所謂“讀薄”,意為偏向深度,開掘蒸餾,去偽存真,直達事物的本質,就高屋建瓴。所謂“讀厚”,意為偏重于求寬度,對相關的人、事、理、知識點面橫向溝通,越界而讀,就融會貫通,古今多少事,一切都在心靈的觀照中。
這三種境界叫“入乎其內”,又難又苦,但它卻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就是“出乎其外”,得成正果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即自然而成。一旦如此,要想不再讀書亦難矣,正如院士王梓坤自述:“吾于讀書,無疑義矣,三日不讀,則頭腦麻木,心搖搖無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