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金湖縣金南鎮(zhèn)衛(wèi)生院 江蘇 金湖 211600
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的原因分析
陳軍
金湖縣金南鎮(zhèn)衛(wèi)生院 江蘇 金湖 211600
目的:分析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討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顧2012年9月-2013年12月53例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切口長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討其防治措施。結果53例患者經(jīng)換藥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療措施切口均得到愈合。結論治療不及時、病程延長、術中切口保護不當,術中切口縫合缺陷,術中引流管放置不當以及未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引起切口感染是導致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切口感染是降低闌尾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的關鍵。注重術中的無菌操作原則,術中、術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能夠有效預防切口感染,降低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的發(fā)生。
闌尾炎;術后切口;長期不愈
闌尾炎是指闌尾由于多種致病因素導致形成的炎性改變,是臨床上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右下腹部疼痛、發(fā)熱、嘔吐以及中性粒細胞升高等。隨著外科技術、麻醉、抗生素的應用及護理,絕大多數(shù)的闌尾炎患者通過早期就診、早期治療,短期內(nèi)恢復健康。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是闌尾炎切除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術后切口超過3周以上不愈合即為長期不愈[1]。我院就2012年9月-2013年12月53例闌尾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53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齡在12~75歲間,平均年齡(43.5±5.4)歲。其中急性單純闌尾炎為26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7例,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10例。其中43例行采用麥氏切口行闌尾切除術,10例采用右下腹腹直肌切口行闌尾切除,利于術中的探查與確診,術中放置引流管36例。
切口長期不愈原因:53例闌尾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8例,占33.9%;腹壁厚度>5cm,因脂肪液化導致切口長期不愈14例,占26.4%;術后未按照腹腔膿液細菌培養(yǎng)結果使用抗生素導致感染6例,占11.3%;術中切口縫合有缺陷存在切口膿液污染導致感染10例,占18.8%;術中腹腔引流不當導致感染5例,占9.4%。
治療方法及結果:①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給予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及糖尿病飲食治療,并予以抗生素繼續(xù)抗炎治療,采用紅外線照射切口并使用75%酒精濕敷,切口愈合后正常拆線。若出現(xiàn)切口感染,按照膿液細菌培養(yǎng)結果使用有效抗生素,盡早拆線,敞開切口,充分引流,清除壞死組織,并使用呋喃西林及凡士林紗條填塞切口,反復換藥,治愈18例,切口平均愈合時間為38天。②切口出現(xiàn)脂肪液化,及時給予拆除縫線,充分引流,并予呋喃西林棉紗條填塞切口反復換藥,紅外線照射,切口逐漸愈合10例,切口平均愈合時間為35天。③闌尾穿孔形成的闌尾周圍膿腫,術中取膿液進行細菌培養(yǎng),根據(jù)患者的細菌培養(yǎng)實驗結果以及藥敏試驗選用適合的抗生素,切口給予紅外線照射,切口逐漸愈合6例,切口平均愈合時間為34天。④引流不暢導致切口長期不愈給予切開引流膿液,切口予以1%苯扎氯銨溶液清洗,早期切口采用呋喃西林紗條換藥直至膿液明顯減少后改為凡士林紗條換藥促進傷口愈合[2]。切口愈合5例,根據(jù)膿液細菌培養(yǎng)結果更改抗生素,切口平均愈合時間41天。
切口感染是導致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的常見原因。造成闌尾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全身因素以及局部因素。全身因素主要包括重度營養(yǎng)不良、貧血以及低蛋白血癥等。全身因素可以通過飲食調(diào)節(jié)、補充白蛋白以及腸外營養(yǎng)等改善,及時補充有助于切口愈合的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鋅的攝入可加快促進切口愈合[3]。
局部因素主要包括:①隨病程延長,炎癥的滲出增多、組織水腫,網(wǎng)膜包裹粘連,手術時易使切口感染,尤其以化膿和穿孔性闌尾炎常見[4]。②手術室無菌條件差,切口創(chuàng)面保護不當,使炎癥滲出液污染切口,手術切口縫合缺陷以及引流管放置不當均可以導致切口感染。③肥胖、腹壁脂肪過厚,術后易引起脂肪液化,有利于細菌滋生從而發(fā)生感染。④未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試驗結果以及藥敏試驗選擇合理有效的抗生素。⑤血糖控制不良等。
切口感染是導致切口長期不愈的基礎,為避免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需要采取對應的預防措施:①早期診斷,盡早手術。手術室及手術器械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消毒,術者手術過程中掌握無菌原則。②術中加強切口保護,切口沖洗,徹底止血,消滅死腔。嚴格掌握腹腔引流的指征,縫合采用可吸收線縫合,對于化膿及穿孔性闌尾炎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試驗合理使用抗生素[5]。③針對不同類型的闌尾采取不同的術式,急性單純性闌尾炎以及化膿性闌尾炎直接行闌尾炎切除;而穿孔性闌尾炎宜采用右下腹直肌切口切除,盡量避免對闌尾周圍組織的損傷。④根據(jù)腹腔膿液細菌培養(yǎng)試驗選擇合理有效的全身性抗生素。
綜上所述,切口感染是導致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長期不愈的主要原因,預防切口感染應當做到術中保護切口,合理防治引流管,縫合要嚴密并且合理使用抗生素。一旦發(fā)生切口感染,當盡早拆線清除壞死組織,消滅死腔,充分引流膿液。
[1]王介營,李芹,王洪輝,等.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相關影響因素及防治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6):1340-1342.
[2]馮強.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0,17(11):2256-2257.
[3]徐家樸,張志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再手術原因分析[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4,14(2):118-120.
[4]周麗霞.腹壁“8”字全層縫合法預防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1,33(3):410.
[5]張仲博,許元鴻,龍錦,等.闌尾炎術后繼發(fā)性腹內(nèi)疝致急性腸梗阻的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28(8):640-641.
R473.6
B
1009-6019(2014)08-0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