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慧琴
(中國長城鋁業(yè)公司職工總醫(yī)院 鄭州市第十五人民醫(yī)院內(nèi)二科,鄭州 450041)
糖皮質(zhì)激素和β2受體激動劑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用藥物,兩者聯(lián)合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起到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緩解氣道炎癥、減少激素用量的作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與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劑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β2受體激動和糖皮質(zhì)激素的混合制劑,目前國內(nèi)缺乏關于兩者療效比較的研究。為此,本研究從炎性因子的水平以及肺功能的角度比較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與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及其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國長城鋁業(yè)公司職工總醫(yī)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18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全球哮喘防治的創(chuàng)意中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1];②患者收住院后均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β2受體激動劑吸入治療。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期間無失訪、脫落、死亡病例。將入組患者分為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組(A組)和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組(B組),每組90例。A組患者中男58例、女32例,年齡19~68(36.2±6.2)歲;B組患者中男56例、女34例,年齡17~64(35.9±5.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A組給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干粉劑吸入劑(160 μg/4.5 μg),每次1吸、每日2次,癥狀明顯或哮喘發(fā)作時加用沙丁胺醇噴霧劑100 μg/噴。B組給予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劑吸入劑(50 μg/250 μg),每次1吸、每日2次,癥狀明顯或哮喘發(fā)作時加用沙丁胺醇噴霧劑100 μg/噴。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 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4周時外周血炎性因子的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5、IL-17、IL-33。檢測方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材料:Roche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Elabscience公司)。
1.3.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功能情況 采用Jaeger公司生產(chǎn)的肺功能檢測儀檢測治療前和治療后4周時患者的呼吸功能情況,包括最大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curve,PEF)、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xiàn)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并計算FEV1/FVC。
2.1兩組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IL-5、IL-17和IL-33水平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5、IL-17和IL-33的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A組患者IL-5、IL-17和IL-33的水平顯著低于B組(P<0.05)(表1)。
表1 兩組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較
2.2兩組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后呼吸功能的改善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EF及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EF、FEV1/FVC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且A組患者的PEF、FEV1/FVC均顯著高于B組(P<0.05)(表2)。
表2 兩組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后呼吸功能的比較
2.3炎性因子水平與呼吸功能的相關性 以炎性因子的水平為自變量、呼吸功能指標為應變量進行單因素回歸分析顯示,IL-5、IL-17、IL-33水平與PEF、FEV1/FVC均呈負相關(P<0.05)(表3)。
表3 炎性因子水平與呼吸功能的相關性分析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可逆性的支氣管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其病理生理特點為呼吸道平滑肌痙攣及炎癥反應。因此,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關鍵在于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控制呼吸道局部炎癥[2]。目前,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結(jié)果表明,聯(lián)合應用吸入型糖皮質(zhì)激素+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的效果較單藥好[3-4]。糖皮質(zhì)激素能夠有效控制呼吸道局部炎癥、抑制炎性因子釋放,而β2受體激動劑則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協(xié)同糖皮質(zhì)激素的抗炎作用、減少激素用量。兩種藥物需要在同一部位同時達到有效的藥物濃度才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因此將兩種藥物放入同一吸入裝置中同時吸入有助于保證藥物濃度及協(xié)同作用[5]。
本研究是將β2受體激動劑與糖皮質(zhì)激素放入同一吸入裝置中用于支氣管哮喘的治療。Larsson等[6]的研究比較了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與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結(jié)果提示,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組起效更快、對FEV1的改善更為明顯。這可能與福莫特羅具有起效時間短、持續(xù)時間長、長期使用減敏現(xiàn)象弱的優(yōu)勢有關。
由于支氣管哮喘的本質(zhì)是呼吸道的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CD4+T細胞亞群功能的失調(diào)及其相關炎性因子水平的紊亂是導致呼吸道功能異常的重要因素[7]。其中IL-5是由CD4+T細胞亞群Th2分泌的炎性因子,其在嗜酸性粒細胞成熟、趨化以及激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8];IL-33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IL-1家族成員,能夠誘導Th2功能亢進并參與了哮喘的發(fā)生[9];IL-17是由CD4+T細胞亞群Th17分泌的炎性因子,可參與炎性細胞的募集和激活、炎性反應的啟動,并導致呼吸道炎癥、高反應性及重構(gòu)[10]。以上3種炎性因子通過激活炎性反應參與哮喘的發(fā)病過程,檢測其水平能夠直接反映呼吸道的炎性水平。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兩組患者IL-5、IL-17、IL-33的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而PEF、FEV1/FVC顯著高于治療前,且A組患者IL-5、IL-17、IL-33的水平顯著低于B組、PEF、FEV1/FVC顯著高于B組。說明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能夠更有效地控制呼吸道局部的炎癥反應、改善呼吸功能。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IL-5、IL-17、IL-33的水平與呼吸功能指標PEF、FEV1/FVC呈負相關。說明炎性因子的水平能夠反映呼吸功能。呼吸功能的檢測方法較為繁瑣,不利于廣泛開展;而細胞因子通過外周血檢測,方法相對簡單,易于廣泛開展,且根據(jù)炎性因子的水平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判斷有助于臨床隨訪。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較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地控制呼吸道局部的炎癥反應、改善呼吸功能。
[1] Ozkaya S,Dirican A,Tuna T.The effects of long-acting β2-agonists plus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for early reversi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irway obstruction[J].J Thorac Dis,2013,5(4):461-465.
[2] 江程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干粉劑與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劑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比較[J].重慶醫(yī)學,2010,39(11):1353-1354.
[3] Peters SP,Kunselman SJ,IcitovicN,etal.Tiotropium bromide step up therapy for adults with uncontrolled asthmal[J].N Engl J Med,2010,363(18):1715-1726.
[4] 唐穎,叢中凰,李曉丹,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治療對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作用及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8(1):131-134.
[5] 侯松萍,李立,于倩.氟替卡松沙美特羅對哮喘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輔助性T細胞亞群及氣道炎癥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7(3):529-533.
[6] Larsson K,Janson C,Lisspers K,etal.Combination of budesonide/formoterol more effective than fluticasone/salmeterol in preventing exacerba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the PATHOS study[J].J Intern Med,2013,273(6):584-594.
[7] 吳嵐瑩,戴強,胡又蘭,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干粉吸入劑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4):301-303.
[8] 魏艷,劉芬,程欣,等.噻托溴銨聯(lián)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對中度哮喘患者β2受體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5(11):1152-1155.
[9] 張俊.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的療效[J].江蘇醫(yī)藥,2012,38(20):2469-2470.
[10] Kardos P.Budesonide/formoterol maintenance and reliever therapy versus free-combination therapy for asthma:a real-life study[J].Pneumologie,2013,67(8):46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