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波
(沈陽體育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合理的教學內(nèi)容體系,是根據(jù)課程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科學地制定出符合課程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n程是一門季節(jié)性運動項目,不單單要進行冬季教學,還要合理組織安排非雪季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并且非雪季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n程的教學效果好壞直接受非雪季教學內(nèi)容的影響,所以非雪季內(nèi)容安排應以為滑雪實踐課服務和做鋪墊為主,盡量為滑雪實踐課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主要以專項理論教學、專項體能訓練、專項技術動作模仿為主。然而滑雪專項體能和專項技術動作模仿、訓練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內(nèi)容體系,不像滑冰課、輪滑課都有陸地模仿練習動作,但是滑雪課一直沒有系統(tǒng)的練習動作,在查閱相關資料后發(fā)現(xiàn),沒有系統(tǒng)教學模式和方法手段,都是只言片語,多以田徑、足球、越野等項目的體能訓練為主,進行滑雪專項的訓練內(nèi)容;結果不能很好的進行滑雪專項的體能訓練,效果也不是很明顯。至于滑雪課程專項技術動作的陸地模仿談起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在《非雪季滑雪專項訓練內(nèi)容改革與更新研究》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對滑雪課程進行專項理論、專項體能訓練、專項技術動作陸地模仿和滑雪技能實踐的四結合教學模式進行闡述。以此來改善和填充當下教學內(nèi)容體系的缺失和不足。
為了使滑雪課程達到全天候的教學效果,每年教務處安排課程均在9月份新生開學時期就已經(jīng)安排此們課程,而且,涉及專業(yè)較多,有冰雪運動專修學生、冰雪與輪滑輔修專業(yè)方向課學生、還有社會體育專業(yè)和休閑體育專業(yè)的學生等。
以往教學時間安排是專修每年上課時間最多15天左右,輔修方向課每年上課時間也10天左右,必修課每年上課時間8天左右,選修最多7天,每天上課課時是6學時,而且還要考慮天氣的變化和避開滑雪場的人流高峰期才能進行集體教學與訓練,所以真正用來教學和訓練的時間所剩無幾;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合理進行全天候教學,組織分布不同時期進行不同教學內(nèi)容。(見表1)
為了構建一個全天候的教學內(nèi)容體系,將滑雪課程的內(nèi)容落實到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著相應的符合實施教學的月份,除了寒暑假期,構成了一個封閉的教學計劃,將教學的四部分內(nèi)容科學地安排在計劃之中;3、4、5、6月份,主要是完成第一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的專項體能訓練,為之后的教學做好鋪墊;在經(jīng)過暑假之后,9、10月份實施第二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進行專項技術動作的陸地模仿內(nèi)容,該階段為滑雪技能做好準備;11月份主要是為上學做充足的理論準備,了解滑雪的技術知識;第四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主要是講同學們帶到雪上,實際操作滑雪器材和體驗滑雪技術,將前三個階段的準備付諸實踐,來學習和檢驗教學效果;這四個階段的過程構成一個系統(tǒng),缺一不可。
滑雪專項理論是在基本理論的上針對滑雪技術當中的5S技能而展開的,并圍繞5S技能來設計一套實用性較強的陸地模仿動作,所以教學者與學習者一定要弄清楚5S技能包括哪些知識,與滑雪技術的陸地模仿動作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針對性的進行非雪季滑雪陸地模仿訓練的設計和實施,來提高學生滑雪的基本能力,為雪上技能的提高提供相關的幫助。然而滑雪技術過程主要是圍繞著轉彎技術進行的,其主要包括四個階段,準備階段、開始階段、調(diào)整階段、結束階段,根據(jù)階段的不同分別將5S技能應用到滑雪的過程當中,并且每個技能在技術的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見表2)
根據(jù)國家滑雪指導員培訓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劃分,將滑雪技術動作總結為表2中的5S技能,這5S技能貫穿于整個技術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習滑雪技術基本上離不開姿勢與平衡、引申、旋轉、立刃和節(jié)奏,有些技術之應用其中一個或幾個,有的全部應用得到,可見其重要。
依據(jù)5S技能與滑雪技術的四個階段(準備階段、開始階段、調(diào)整階段、結束階段)聯(lián)系,制定出了一套滑雪轉彎技術的陸地模仿動作,來填補用輪滑所完成不了的技術動作。同時也彌補冬季、春季訓練內(nèi)容的有效銜接。主要以犁式轉彎陸地模仿、半犁式轉彎陸地模仿、平行轉彎陸地模仿為主要內(nèi)容,落實到具體實踐中有滑雪器材和輔助器材的參與教學,使陸地模仿更貼近滑雪實踐。
滑雪專項體能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他是鏈接雪期結束與陸地模仿開始的階段,更是滑雪實踐的總結和提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滑雪體能的設計,是以腰腹、下肢訓練為主的核心訓練,兼顧腹背的專項力量訓練,主要有腹背挺身、波浪蹲跳、跳欄架、肋木舉腿、蹬深、屈膝走、蛙跳、Z字跑、仰臥起坐以及利用體能訓練梯、實心球、瑜伽球等方法的各種核心訓練。
表1 滑雪課程全天候教學體系構建
表2 高山滑雪技術5項基本技能與轉彎階段劃分
雪上實踐是教學的核心,非雪上的練習最終目的就是將其轉化為雪上的實際應用,同時也是檢驗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效果反饋,這一過程重點是將前期所練的內(nèi)容逐漸對號入座,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新的教學實踐模式應用一輪過后,學生興趣很濃,技術動作熟練,理論得以強化,學起來也相對容易,在冬季滑雪開始時,同學們能很快的上手,技術不像丟掉9個月那樣生硬,這歸功于夏季陸地模仿的強化練習。尤其是滑雪模擬器材的研制應用,將滑雪板與輪滑輪的結合,即能感受滑雪板的長度和寬度又能體會輪滑輪的滑動,此器材可以進行多項滑雪技術的模擬練習,并對技術的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陸地模仿技術動作的設計和模擬器材的研制已經(jīng)應用在教學過程當中,效果反饋很好,他們是配套的內(nèi)容體系,有效的填充了夏季滑雪課的教學內(nèi)容;四結合教學模式效果好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滑雪陸地模仿動作應當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去,更好的推廣和實踐應用?;┠M器材的研發(fā)還應不斷地更新和完善,集思廣益使其更優(yōu)化,更貼近滑雪技術。
[1]楊春懷,王葆衡,張連濤,等.單板u型場地滑雪運動夏季專項化訓練方法研究[J].冰雪運動,2009(6):23-28.
[2]劉仁輝,張士波.滑雪[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3]徐哲珠,鄒亞昌.短板輪在高山滑雪陸訓中的應用方法[J].冰雪運動,2002(6):35-36.
[4]姜龍江,邢其運,趙玉華,等.高山滑雪回轉模擬練習器的設計[J].冰雪運動,1997(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