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璇
(中共淄博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教研部,山東淄博 255033)
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的深入思考
馬璇
(中共淄博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教研部,山東淄博 255033)
黨的十八大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有機整體,并且強調“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叭齻€自信”凸顯了十八大會議的主題,同時,更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共產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堅定信心。為此,有必要通過歷史的視角、比較的方法和辯證發(fā)展的眼光,進一步明確“三個自信”的來源,增強“三個自信”,進而忠實踐行“三個自信”,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思考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艱辛實踐中開創(chuàng)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經過長期的探索和思考,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更加清晰和深化。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逐步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彼目茖W內涵可以概括為,一個根本前提,一條基本路線,一個總體布局和一個發(fā)展目標。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加科學全面的概括。
1.1 道路自信來自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探索
總書記說,我們這條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稍微懂一點近現(xiàn)代史,就會知道中國走出這條道路非常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和人民流血犧牲艱辛探索出來的,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
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主題有兩個:一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二是國家富強。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我們新的歷史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寶貴的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式開創(chuàng)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為標志,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由此可見,中國對發(fā)展道路的選擇不是非此即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同于前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道路,也不同于馬克思主義教科書,它源于對蘇聯(lián)模式的“揚棄”和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教訓的反思,源于我們黨對世界格局的新變化做出的正確判斷,以及源于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與發(fā)展大大豐富和發(fā)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內涵,實現(xiàn)了對社會主義經典模式乃至傳統(tǒng)模式的重大突破,從而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境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在這條道路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八大報告將我國多年來的實踐歷程和重大成就總結了十個方面,包括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等成就,這些成就來源于改革開放取得的重大進展,從根本上更來源于我們選擇的這條道路的正確性。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我們不信這條路,信什么路?
1.2 堅定道路自信,不走老路邪路
改革開放以來,黨內外關于道路的爭論一直沒有間斷。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各種思潮登臺表演,鼓吹走西方私有化道路,主張改旗易幟,實行民主社會主義。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論斷,立場鮮明地回應了黨內外關于道路問題的種種思想困惑,也為我們如何踐行道路自信指明了方向。
不走老路邪路,代表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內心的呼聲?!安蛔叻忾]僵化的老路”,就是要汲取上世紀東歐蘇聯(lián)社會主義巨變的深刻教訓,不能回到1978年前計劃經濟封閉僵化的時代,走回頭路,對比前蘇聯(lián)、對比今日的朝鮮,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也有鮮明的針對性,其最大特征就是不照抄照搬別國的路,各個國家有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實行什么制度必須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所以,任何國家都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化的發(fā)展模式。走老路不會使中國富裕起來,走邪路只能葬送社會主義,我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恩格斯曾經說:一個沒有理論思維的民族,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會發(fā)展的前列。我們這條道路之所以正確,關鍵在于有正確理論的指引,這個理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爸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fā)展。”
2.1 理論自信來自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總結
任何一種理論都不是憑空出來的,善于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是我們黨的優(yōu)秀品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有著極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正因為這套理論來自于實踐,指導我們的實踐,是科學管用的理論,所以,我們必須樹立起高度的自信,堅定不移地以此為理論指導。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過程中,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艱辛探索,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孕育和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又抓機遇、搶機遇、用機遇,成功解決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三大基本問題,適應不同時期形勢的變化講出了新話。鄧小平同志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以及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時,明確提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鄧小平理論把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即將進入新世紀,隨著黨的歷史方位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基本問題上,進一步實現(xiàn)了理論創(chuàng)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2003年,非典來臨,暴露出這些年來我們的發(fā)展還不夠全面,不夠協(xié)調,在這種背景下,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突破過去對發(fā)展的理解,在講話中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在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這一基本問題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我們對發(fā)展問題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由此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個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豐富完善,與時俱進的理論創(chuàng)新過程。它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主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心思想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三大理論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科學體系。
2.2 堅定理論自信,引領社會思潮
理論上的成熟、認識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目前,社會上各種錯誤思潮層出不窮。在一片國際“反華大合唱”中,有“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以及“中國統(tǒng)治論”,國內領域充斥著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和憲政這些錯誤思潮。踐行理論自信,這就要求我們要“道理自信”,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引領復雜多變的社會思潮。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面臨的風險和干擾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分析當前出現(xiàn)的噪音和雜音。我們應該清醒看到目前這些錯誤思潮,一方面都有其深刻的經濟的和社會的基礎,體現(xiàn)了近年來人民群眾對日益暴露出的眾多社會問題的不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深刻的國際背景,有著鮮明的政治指向,那就是動搖我們這條道路,妄圖改變我們的制度。
因此,總書記在去年8.19講話中提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強調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正直原則問題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只有贏得這場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較量,才能為我國堅持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才能真正樹立起理論自信。中國是一個大國,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xiàn)顛覆性錯誤。
道路指明方向,理論武裝頭腦,而制度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道路和理論的探索成果,最終都要靠制度來落實和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歸根結底靠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要堅定制度自信。
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由根本政治制度、具體制度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三個層面的制度組成,它是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lián)系的制度體系。
3.1 制度自信來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
制度自信來自于我們的制度優(yōu)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奠定的制度基礎上建立,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中逐步完善的,不管是政治制度還是經濟制度,與西方國家相比,都體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越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政策穩(wěn)定管長遠。由于我國和西方相比,是定期的換人不換黨,所以,這就使得在制定政策時我們的領導人不用過多的為選票而盲目討好選民,也不用擔心任期問題。這樣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制定出長遠的發(fā)展規(guī)劃,保持政策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這一點歸根結底是源于我們中國領導人特殊的產生機制:中國功夫式的長期鍛煉和選賢任能,體現(xiàn)了我們制度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
第二,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強大組織動員能力的政黨,能夠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先后經歷了非典、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人、財、物,從容應對緊急事態(tài),成功破解了西方民主制度政府普遍低效率的通病,實現(xiàn)了國家良好高效的治理能力。
第三,實踐調試顯靈活。鄧小平曾經說:“不搞爭論,是我的一個發(fā)明。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薄霸圏c”“摸著石頭過河”“不爭論”這些詞語都是中國制度的首創(chuàng)。我們國家的各項重大改革決策,在政策發(fā)布或調整之后,通常都要布署先做試點,試點可行,再全面推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還能為我們提供不斷完善和及時糾錯的機會?!吧嫌写笳结槪掠袕V泛實驗創(chuàng)新,中有多層次研討交流和知識擴散”,這種“自下而上”的“摸著石頭過河”和“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體現(xiàn)了我們制度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以上這些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的部分體現(xiàn),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我們選擇什么樣的政治發(fā)展道路,只能從本國國情和實際出發(fā)。通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的發(fā)展成就,我們可以非常自信的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最適合我們的制度。
3.2 堅定制度自信,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
正如總書記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特色鮮明、富有效率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蔽覀儚娬{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制度體系,但是仍然還有一些制度有失公平,還有一些沒有很好落實,所以,堅定制度自信,我們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不斷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出全面推進制度的創(chuàng)新,以非常明確的語言提出要到2020年在各方面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一套制度?!案映墒欤佣ㄐ汀笔青囆∑酵?992年南方談話的時候提出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提在某種意義上不僅僅堅持了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更有了新的超越,體現(xiàn)在三中全會同時也提出了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要求。這一目標,對我們的制度而言,更進一步要求要在民主基礎上,實現(xiàn)社會各方面主體有序多元的參與,體現(xiàn)了對鄧小平同志“兩個更加”思想的深化和新的超越。到2020年能夠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比較完善的建構起來,這項任務非常艱巨,但我們信心百倍。
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要“繼續(xù)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苯⒃谥袊厣鐣髁x成功道路、科學理論、優(yōu)越制度基礎之上的“三個自信”吹響了民族復興、國家發(fā)展的號角,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不斷發(fā)展,以更加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榮開明.“三個自信”的內涵、依據和前景[J].學習月刊,2013 (2):21-23.
[2]劉靖北.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自信”[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3(1):7-8.
[3]韓文乾.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自信”[J].前進,2013 (3):27-28.
[4]孫建華.“三個自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新發(fā)展[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5-8.
責任編輯:沈宏梅
Deep Thoughts on the“Three Self-confidences”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 Xuan
(Department of Marxism,Party School of Zibo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Zibo 255033,China)
The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as an organic whole consisting of the way,theoretical system and institution,and stressed that“the whole Party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s in the way,theory and institution”.“Three self-confidences”highlighted the theme of the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on the other hand,declared to theworld the firm confidence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would hold high the great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or this reason,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source of the“three self-confidences”,enhance the“three selfconfidences”and faithfully carry out the“three self-confidences”by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comparative approach and dialectical vision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ree self-confidences;thought
D616
A
1009-3907(2014)09-1263-03
2014-03-13
馬璇(1982-),女,山東淄博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