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鉆進技術在極端復雜地層試驗成功
[本刊訊]中國地調局探礦工藝研究所承擔的地質調查項目“套管鉆進技術研究”不久前在四川省核工業(yè)地質局若爾蓋礦區(qū)開展了生產(chǎn)試驗,試驗圓滿順利完成,并取得顯著的效果。
若爾蓋礦區(qū)ZK3-1鉆孔位于海拔3900m的高原,為砂巖、板巖、炭質板巖和斷層泥頻繁交替地層,因為經(jīng)常發(fā)生孔漏、孔垮、孔斜、斷鉆和埋鉆等事故,被鉆探工程師稱為“五毒俱全”的復雜地層,在這種鉆孔中進行試驗風險極大。工藝所套管鉆進項目組經(jīng)過精心組織和科學施工,從孔深75.12m開始實施Φ114套管鉆進施工,中途因其他原因提鉆1次,套管鉆進一直進行到孔深251.30m結束,按照鉆孔設計順利完成該孔段復雜地層的施工任務,將Φ114套管跟進、固定在相對較完整的砂巖中,為下部孔段施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本次套管鉆進試驗總進尺176.18m,時效≥1.35m,巖心采取率≥93%,提鉆間隔106.35m(240小時),臺月效率達到340m。試驗鉆具不僅經(jīng)受了復雜地層的考驗,還克服了超常規(guī)泥漿(固相含量>5%,粘度45~68秒、含沙量>0.8%)等惡劣工藝條件影響。試驗表明,整個套管鉆進系統(tǒng)性能穩(wěn)定,工作可靠,未發(fā)生任何鉆進故障。由于套管鉆進效果好,工藝簡便,勞動強度小,受到參與共同試驗的鉆探施工單位的歡迎和好評。
套管鉆進試驗不僅打破了該礦區(qū)不適宜繩索取心鉆進方法的神話,還創(chuàng)造了國內地質勘探極端復雜地層條件下,長孔段套管取心鉆進的紀錄,為地質勘探順利穿越復雜地層提供了實用、有效的鉆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