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丹青 付 強
(景德鎮(zhèn)第一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403)
淺談元、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青花瓷特點
熊丹青 付 強
(景德鎮(zhèn)第一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403)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它是景德鎮(zhèn)四大名瓷之一,深受廣大人們群眾的喜愛。本文通過對元、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青花瓷特性的研究,不僅讓人們對它了解的更加全面,更是為了繼承優(yōu)良的傳統(tǒng)藝術,推動青花瓷藝術的逐步發(fā)展。
青花瓷;藝術;原料;紋飾
元代青花瓷的藝術特點整體給人的感覺是氣勢磅礴,筆勢飛動,講究整體的效果,不拘泥于細節(jié)。即使是眾所周知的云紋、海水、松石、古竹等圖案紋飾也只是講究整體效果。這一時期的青花瓷用筆嫻熟,懸肘運腕而作,所繪出的圖案,給人們呈現(xiàn)出一種渾厚而又嫻熟雅致的韻味。到了元代的中后期,景德鎮(zhèn)青花藝術瓷的燒制技術已逐漸完善,其特征為胎體厚重且潔白,釉面白里泛青,釉色瑩潤,色調清新,紋飾素雅,圖案層次豐富等等。
明代兩百多年的歷史也是景德鎮(zhèn)青花瓷由達到鼎盛又走向衰弱的時期,其中景德鎮(zhèn)青花瓷在明代永樂和宣德時期達到了一個發(fā)展的高峰。
(一)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
這一時期青花瓷所用青料,以蘇泥勃青為主,多見“鐵銹斑痕”。器型有盤、碗、壺、罐、杯等。紋飾多見各種纏枝或折枝花果、龍鳳、海水、海怪、游魚等。胎質較以前細膩致密。釉質肥潤,多見橘皮紋。
(二)成化、弘治、正德時期的青花瓷
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青花瓷使用平等青,發(fā)色淡雅,弘治晚期與正德則發(fā)色灰藍。成化多淡描青花,紋飾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畫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嬰戲、龍穿花等。器型有罐、梅瓶、洗、盞托、盤、杯、碗等,爐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爐。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與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纖巧柔和。后期與正德陶瓷比較接近。正德使用國產(chǎn)料,前期用平等青,發(fā)色灰藍。晚期始用回青。
(三)嘉靖、隆慶時期的青花瓷
嘉靖時期的景德鎮(zhèn)青花瓷紋飾除傳統(tǒng)的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紋飾也大量增加,如云鶴、八仙、八卦、道家八寶等。朝珠盒為這段時期的獨特器型。隆慶朝由于時間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帶年款器則更少。青料用回青,呈色穩(wěn)定、純正,藍中泛紫(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厲害)。紋飾與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為主,胎、釉較細膩。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窯器的款識有“大明隆慶年造”和“隆慶年造”兩種,不見“制”款;民窯器款有“隆慶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語款有萬福攸同、福壽康寧等,頌語款有富貴佳器等。
(四)萬歷至崇禎時期的青花瓷
萬歷早期景德鎮(zhèn)青花瓷一般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瓷器多為淡描青花。紋飾除傳統(tǒng)的外,還流行錦地開光紋飾;紋飾布局繁密,主題不清;另外福祿壽字為紋飾的也多見。瓶類較多見鏤空、套活環(huán)等工藝。器型除傳統(tǒng)的外,新出現(xiàn)了壁瓶。胎質較粗,釉白中泛青。款識多見“大明萬歷年造”,也有“大明萬歷年制”、“萬歷年造”;多偽托款,有宣德、成化、嘉靖的。天啟時期朝廷基本沒有下令造官窯器,因此天啟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啟年制”為主。崇禎時期沒有官款器,器型也不多,以缽式爐多見,此外還有碗、杯、瓶、花觚等。
(一)順治時期的青花瓷
順治時期景德鎮(zhèn)青花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器型較少,主要有爐、觚、瓶、大小盤、碗、罐等。胎體總的來說較粗糙,大器如爐、大盤、觚等胎體厚重,小器如小盤、碗等胎體則較輕薄。底釉多白中閃青,有的還略顯泛灰,釉層稀薄。青花料應是浙料和石子青兩種并用,致使發(fā)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藍。
(二)康熙時期的青花瓷
康熙時期景德鎮(zhèn)青花瓷原料多使用浙料和珠明料,畫法早期以單線平涂為主,氣勢粗獷;中期以后則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繪畫精細,并以“青花五彩”而備受推崇。紋飾題材多樣,有山水人物、龍鳳花鳥、魚蟲走獸、詩文、博古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冰梅、耕織圖、刀馬人、雙犄牡丹等。胎致密細白,呈糯米糕狀。
(三)雍正、乾隆時期的青花器
這段時期景德鎮(zhèn)青花瓷多仿明永樂、宣德的蘇麻離青,但沒有使用進口料,以筆端點染鐵銹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雍正時期的青花瓷工藝精細,修胎講究,民窯器則粗糙、有旋胎痕。乾隆后期青花瓷工藝開始走下坡路,除了繼承以前的品種外,還有創(chuàng)新的品種青花玲瓏瓷。
景德鎮(zhèn)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在中國藝術史上大放異彩,它的表現(xiàn)形式既有傳統(tǒng)的藝術,也是對當時生活的真是表現(xiàn)。我們研究這三代青花瓷的不同特性,不僅是為了繼承發(fā)揚祖國國寶的青花瓷傳統(tǒng)文化藝術,更是為了“借古開今”,不斷更新和探索青花瓷的表現(xiàn)形式和材質載體,使景德鎮(zhèn)青花瓷藝術更加絢麗光彩。
[1]潘文錦.明代各期官窯青花瓷的特點[J].陶瓷研究,1986(01).
[2]高永堅,曾桂越.探討中國青花瓷器的產(chǎn)生及特點[J].美學學報,1997(02).
J527
A
1005-5312(2014)02-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