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靈軍 周曉琳 楊蕊 鄭艷冰
摘 要:本實驗以黑河懇九10號小麥種子為試驗材料,用五種不同濃度(0mmol/L、20mmol/L、40mmol/L、60mmol/L、80mmol/L)的NaCl溶液處理小麥種子,以研究鹽脅迫對小麥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結果顯示:鹽脅迫對小麥種子的萌及幼苗生長均表現(xiàn)抑制作用,且這種抑制作用隨其濃度的升高而更加顯著。
關鍵詞:NaCl;小麥;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
土壤鹽堿化是指土壤含鹽量超過0.3%,而使農作物低產或不能生長的現(xiàn)象。近年來,由于農業(yè)生產中各類化肥用量的增加,加之農民對土壤的不科學管理,土地鹽堿化愈加嚴重,以致于嚴重制約農業(yè)生產,是人類面臨的生態(tài)危機之一。
本實驗以黑河懇九10號小麥種子為實驗材料,探討不同濃度的氯化鈉(NaCl)和對小麥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1 實驗材料與藥品
本研究所選用供試小麥材料為黑河懇九10號,購自黑河市紫霞種子商店。研究所用氯化鈉(NaCl)及雙氧水H2O2等藥品均為分析純。其中,NaCl溶液濃度分別為0mmol/L、20mmol/L、40mmol/L、60mmol/L、80mmol/L)。
2 實驗方法
挑選顆粒飽滿、沒有蟲害、沒有破損的小麥種子500粒放入燒杯中,加入3%的H2O2,消毒15min。用蒸餾水將消毒后種子沖洗3-5次后晾干,用蒸餾水常溫浸種12小時。將浸種后種子分置于鋪有雙層無菌濾紙的培養(yǎng)皿中進行培養(yǎng),每皿10粒,每天更換1次藥品,每組5次重復,共培養(yǎng)7天。每天天每皿分別加入4ml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溶液,對照組加蒸餾水,加水量以濾紙表面無水,手壓現(xiàn)水為準。經常翻動,促使空氣流通。第3天記錄各皿發(fā)芽種子數。培養(yǎng)7天后,最末一顆種子至24小時不再發(fā)芽為止,記錄發(fā)芽種子數、測其胚軸和胚根的長度以及幼苗的鮮重和干重,計算發(fā)芽率、發(fā)芽指數和活力指數。
3 種子萌發(fā)與幼苗生長指標的測定
種子培養(yǎng)期間每天觀察其發(fā)芽及生長情況,按照《國際種子發(fā)芽規(guī)程》規(guī)定,當胚根突出種皮的長度為種子長度的一半即為發(fā)芽的種子,根據如下公式在種子處理后第3天和第7天測定并計算如下發(fā)芽指標:
發(fā)芽勢(%)=前3天內發(fā)芽的種子數/皿中供試種子數×100%
發(fā)芽率(%)=前7天內發(fā)芽的種子數/皿中供試種子數×100%
發(fā)芽指數(Gi)=∑Gt/Dt(Gt為第t天發(fā)芽種子數,Dt為相應時間發(fā)芽天數)
活力指數(Vi)=發(fā)芽指數×苗長度
4 實驗結果及分析
4.1 NaCl溶液對小麥種子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的影響(見圖1)
由圖1可知,隨NaCl濃度增加,小麥種子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均逐漸下降。當NaCl的濃度在60mmol/L時,發(fā)芽勢為對照組的77.75%,在80mmol/L時,僅為對照組的51.3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發(fā)芽勢。當NaCl濃度為60mmol/L時,其發(fā)芽率為對照組77.26%,至80mmol/L時僅為對照組的59.57%。
4.2 NaCl溶液對小麥種子發(fā)芽指數的影響(見圖2)
由圖2可知,NaCl濃度對發(fā)芽指數影響表現(xiàn)為逐漸下降趨勢,當NaCl濃度為20mmol/L時小麥種子的發(fā)芽指數明顯下降,為對照組76.98%,當NaCl濃度為80mmol/L時,僅為對照組53.11%,與對照組差異極顯著。
4.3 NaCl溶液對小麥種子活力指數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NaCl濃度的升高,小麥種子活力指數明顯下降,當NaCl的濃度為20mmol/L時,小麥種子的活力指數為對照組的55.96%,當NaCl濃度為80mmol/L時,僅為對照組的19.97%。
4.4 NaCl溶液對小麥幼苗苗長及根長的影響
由圖4可知:(1)隨NaCl濃度增加,小麥幼苗長度逐漸下降,20mmol/L時幼苗長度為對照組72.67%,80mmol/L時僅為對照組的37.59%,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極顯著;(2)隨NaCl濃度增加,小麥胚根長度急劇下降后趨于平緩,在40mmol/L時,僅為對照組的43.29%,與對照組差異極顯著,而在40mmol/L至80mmol/L,NaCl溶液對胚根長度影響不大。
4.5 NaCl溶液對小麥幼苗鮮重、干重及胚根鮮重的影響
由圖5可知,NaCl溶液可抑制小麥幼苗鮮重、干重及胚根鮮重增加,且隨NaCl濃度升高抑制效果增強。NaCl濃度為80mmol/L時,小麥幼苗鮮重、干重及胚根鮮重分別為對照組的24.91%、19.05%和17.01%,與對照組差異均十分顯著。
圖5 不同濃度NaCl對小麥幼苗鮮重、干重及胚根鮮重的影響示意圖
植物對鹽脅迫的適應性反應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反應[1]。NaCl對發(fā)芽期幼苗生長的影響主要是抑制其根、芽的生長,其中抑制最強的是根的生長速度,芽的生長速度次之,對發(fā)根數的影響最小[2]。鹽脅迫對植物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滲透脅迫和離子脅迫效應方面[3]。本研究中,隨NaCl脅迫濃度增大,種子發(fā)芽率、芽長、根長、芽鮮重、根鮮重、芽干重總體呈下降趨勢,且對根的影響比對芽的影響更強。
參考文獻
[1]王學征,韓文灝,于廣建.鹽分脅迫對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指標影響的研究[J].北方園藝,2004(3):48-49.
[2]李樹華,米海莉,惠紅霞,等.NaCl脅迫對小麥發(fā)芽的影響試驗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00(6):11-13.
[3]劉海學,張冬梅,丁學穩(wěn),等.NaCl脅迫對向日葵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種子,2011,30(11):24.
通訊作者:鄭艷冰(1976-),女,副教授,主要從事植物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