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執(zhí)行 《中國學術期刊 (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規(guī)范》,2006年該規(guī)范的部分條文進行了修訂,本刊也將從2006年起執(zhí)行。現(xiàn)將新的來稿須知敬告如下:
1.題名
應有中英文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地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英文題目及各個實詞的首字母應大寫。
2.摘要
應有中英文摘要。摘要要求表達簡練,語義確切,結構嚴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用第三人稱編寫;應反映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有足夠的信息量,篇幅以100~300字為宜。對該文的創(chuàng)新點 (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新工藝等)使用黑體字。
3.關鍵詞
應有中英文關鍵詞 (3~8個),中文關鍵詞一般不用縮略語。
4.作者及其簡介
應有作者署名,中國作者的英譯名用漢語拼音,姓氏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 “-”;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在姓名的右上角加注數(shù)字序號,中間用 “,”隔開。并按如下順序提供第一作者的個人簡介:姓名 (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省市或縣),職務或職稱,學位,從事的工作內(nèi)容或研究方向。
5.作者單位
應有作者單位的中英文名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多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注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shù)字,中間用 “;”隔開。
6.基金項目
如文章產(chǎn)出的資助背景為基金項目,應注明其名稱 (按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并在圓括號內(nèi)注明其項目編號。
7.正文
論點明確,論據(jù)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文字精練,層次分明,圖像清晰;字數(shù)一般不超過6000字;應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進行分級編號,最多可用5級(如 1, 1.1, 1.1.1, a), 1)), 本刊第一部分為 “引言”,最后部分為 “結束語”或 “結論”;按國家標準使用名詞術語和計量單位,物理量用法定量符號表示,單位符號用正體,量的符號用斜體;圖、表應編號,并有圖題、表題,表格使用三線表。
8.參考文獻
論文必須有5篇以上參考文獻,并用 [1],[2]……表示,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當文獻題名等內(nèi)容相同而僅頁碼不同時,將頁碼注在正文中的指標序號后,一般應列入主要的且是正式出版物,并用原文種著錄,著錄項目應齊全。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應姓在前,名在后 (包括外國著者,姓用全大寫),除 “譯”外,其后不加 “著”、“編”等責任說明;3名以內(nèi)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的,只列出3名,后面加 “,等” (英文加 “,et al”)。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寫格式如下:
a)圖書、論文集、資料匯編、學位論文、報告、參考工具書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 (圖書 [M];論文集 [C];資料匯編 [C];學位論文 [D];報告 [R];參考工具書 [K]).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當整體引用時不注).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 [J].刊名,年,卷 (期):起止頁碼.
c)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 (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 [N).報紙名,出版日期 (版次).
e)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規(guī)范、法規(guī)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 [S].
f)專利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 [P).出版日期.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B/OL]——網(wǎng)上數(shù)據(jù)庫;IEB/OL)——網(wǎng)上電子公告;[J/OL]——網(wǎng)上期刊;[DB/CD]——光盤數(shù)據(jù)庫;[M/CD]——光盤圖書;[CP]——計算機程序).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加圓括號)/引用日期(加方括號),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的地址.
g)電子文獻
h)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 [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9.外文文獻
各類外文文獻的文后參考文獻格式與中文示例相同,其中題名的首字母及各個實詞的首字母應大寫, 最好以(S××××-××××)格式在刊名后加 ISSN號。
10.其他
必須是尚未公開發(fā)表的原文稿,請勿一稿多投;不得涉及國家機密和軍事秘密,必須有單位審批表,文責自負;本刊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必要的修改和刪減;歡迎采用電子信箱 (kkx@ceprei.com)投稿 (Word格式),恕不退稿;文章發(fā)表后,本刊享有該文的專有出版權,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文章同時被與本刊合作的有關數(shù)據(jù)庫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