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國
(吉林師范大學 學生就業(yè)工作處,吉林 四平 136000)
立體教育就是通過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學生自身等不同層面的共同參與,在問題邊緣學生周圍形成一道有力的立體防線,將“問題大學生”的形成扼制在萌芽狀態(tài),避免問題的擴大化。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駕馭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保?]因此,要避免“問題大學生”的產(chǎn)生,需要我們盡可能地了解學生情況。每一個“問題大學生”的產(chǎn)生,都會有相應的思想或行為動機,這種致使大學生不良發(fā)展的動因沒有得到及時地關注和解決,勢必會導致學生問題的擴大化。在學生入學初期做好問題防御工作就成為減少“問題大學生”的有效手段。
正確把握大學生的心理成長規(guī)律,及時正確地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心理問題是避免其產(chǎn)生問題的重要一環(huán),作為學校來講,可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詳細對每名問題學生進行跟蹤記錄,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心理發(fā)展狀況進行分析,做到時時督查,事事督查,及時糾正“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從現(xiàn)代心理學角度分析,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tài)的學生約占50%左右。而出現(xiàn)問題后沒有得到及時地調試和解決是造成“問題大學生”擴散的重要原因。作為學校來講,這就需要在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之后,及時對其進行疏導,消減誘因。如針對家庭貧困的學生,幫助其解決好經(jīng)濟問題是緩解產(chǎn)生“問題大學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完善資助制度,為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提供經(jīng)濟保障,才能杜絕貧困學生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對一些學習上有問題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習幫扶制度,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學??赏ㄟ^獎勵、表揚等有效途徑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對在校的問題學生,正面的激勵教育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重新樹立正確的觀念,避免問題的產(chǎn)生。
“問題大學生”的轉化工作需要社會、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注入社會各界公益力量,發(fā)揚社會影響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構建和諧的家庭成員關系;建設社會與學校間交流的渠道,打造家庭與學生溝通的橋梁。
總之,學生的發(fā)展離不開各方面共同的關心和照顧。隨著現(xiàn)代社會信息量的增加,學生接受各種社會影響的機會增多,而以青年為主的大學生們人格尚未健全。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幫助學生提高判斷是非、辨明好壞的能力,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做積極向上的當代大學生。
多效措施是指在“問題大學生”問題出現(xiàn)之后,采取多種而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幫助“問題大學生”解決所出現(xiàn)的問題。其實施主體既可以是學校、家長,也可以是教師、學生自身。在不同的實施主體的共同努力下,使“問題大學生”教育轉化工作更富實效性。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保?]這就需要“問題大學生”教育轉化工作者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懂得如何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
首先,教師應充分認識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情感是教育活動的非智力因素,與學生的是非觀念、道德品質、心理健康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教育轉化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對學生給予適當?shù)淖鹬亍⑵降?、理解、關心、信任和期待,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對話關系,有利于轉化工作的順利實施。
其次,通過多種途徑開展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不僅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產(chǎn)生,更多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或變化的。要求學校既要注重學校的教室、宿舍、圖書館、綠化等環(huán)境建設中的精神內涵,又要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班集體、學生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帶動學生的向上情緒。還要充分發(fā)揮獎懲激勵作用,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體會正義感和榮譽感,激發(fā)他們進取的熱情。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自覺改變自身行為,朝著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由于“問題大學生”產(chǎn)生有其復雜性,為了避免學生由于私人原因等不愿意或不方便向學?;蛲瑢W尋求幫助,或與人直接面對面進行交流,可以在學生輻射的區(qū)域內設立心理咨詢平臺、網(wǎng)絡服務平臺和預警信息平臺,解決學生困擾。
這里的榜樣不單單是指社會公認的道德模范和行業(yè)楷模,還包括學生家長、教師、學生干部等在內的“問題大學生”的“身邊人”。以社會楷模行為示范、學生家長以身作則、輔導員教師言傳身教、學生干部示范標兵,引領學生發(fā)揮正能量。
要卓有成效地做好“問題大學生”轉化工作,還在于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徹底解決問題學生所產(chǎn)生的原因,做到追根溯源、有的放矢。盲目的情感介入只會令學生更加反感。因此,查找原因、對癥下藥才會使轉化工作更有效。
1.嚴格出勤管理制度
很多學生在升入大學之后脫離了高中緊張學習的狀態(tài)、擺脫了考試壓力,開始不斷的“自我放松”,但由于自制力薄弱,最后轉變?yōu)椤白晕曳趴v”,最終導致長期沉迷于網(wǎng)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不能自拔。最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逃課行為的產(chǎn)生,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漸放大,這都會導致學生最終淪為“問題大學生”。因此,作為學校來講,嚴格做好課堂出勤管理也能起到規(guī)范學生行為、維護正常教學秩序的作用,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安于課堂學習,避免荒廢學業(yè)。
2.嚴格宿舍管理制度
大學生宿舍既是大學生的棲身之地,也是他們修身養(yǎng)性之處。在學生住宿宿舍管理方面,一方面需要學校通過增加投入,加強管理,改進工作,為大學生營造一個文明、健康、優(yōu)美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另一方面也需要學校、教師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關心學生的生活,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家一樣的感覺,真正地愛學校,護學校,真正地融入到學校的集體生活中,體會學校的溫暖,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tài),從而避免問題學生的出現(xiàn)。
3.完善學生獎、助、貸、勤體系建設
就“問題大學生”產(chǎn)生的原因和類型來說,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經(jīng)濟原因導致的。所以,作為學校來講,幫助貧困學生解決好經(jīng)濟問題是緩解產(chǎn)生“問題大學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逐步完善學生獎、助、貸、勤體系建設,完善資助制度,以規(guī)范管理為重點,構建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體系,維護高校和諧穩(wěn)定,為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提供經(jīng)濟保障,才能杜絕貧困學生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
4.實行學習、生活幫扶制
學習困難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雖然為數(shù)不多,但也是導致“問題大學生”產(chǎn)生的誘因之一。要有效地促進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就要了解其表現(xiàn)、困難形成的原因和問題的癥結,以便對癥下藥,消除影響大學生學習的主、客觀因素,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對一些學習上有問題的學生,可以采用學習幫扶體制,實行“一幫一”制度,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追求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在學校生活方面,發(fā)揮學校社團作用,學生干部組織引導,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生活志趣,例如體育運動、閱讀、繪畫等,發(fā)展學生特長,促進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開展各種學生活動來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跟進服務就是指在“問題大學生”轉化初見成效之后繼續(xù)做好學生的后期管理和教育工作,避免學生問題出現(xiàn)反復,使轉化工作的努力消失殆盡,帶來不必要的二次轉化工作。
在“問題大學生”取得明顯進步之后,應采取實時關注的辦法,以學校教師為媒介,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保持其積極向上的發(fā)展勢頭。由于學生之間交往關系較為密切,對問題學生日常生活狀況較為了解,學生之間更易溝通和交流,所以可以在學生中間建立心理輔導員進行跟進服務,這樣就避免了問題學生與輔導教師直接交流存在的角色顧慮。學生心理輔導員也可以為學生做好“問題大學生”轉化后的跟進服務,實時關注學生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同時家長也應該在問題出現(xiàn)之后對學生加以幫輔,這樣多管齊下,最大程度地避免“問題大學生”行為產(chǎn)生反復,也提高了對“問題大學生”行為反復的多角度監(jiān)測能力。
在發(fā)現(xiàn)“問題大學生”出現(xiàn)錯誤行為以后,教師應切記不要以簡單粗暴的態(tài)度和強制性的方式來應對。應在調查核實、查明原委后,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根據(jù)其應承擔的責任,結合學校管理條例給予恰如其分的批評教育甚至紀律處分。且應做到定性要準確、處理要慎重。幫助問題學生真正從思想認識上改正缺點、糾正錯誤,理解和寬容問題學生所出現(xiàn)的問題,在這里我們應該做到:理解問題學生行為的產(chǎn)生根源;寬容問題學生行為反復的情況。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理解學生,理解其容易產(chǎn)生各種問題是正?,F(xiàn)象,需要冷靜對待,耐心疏導。同時也理解學生再次出現(xiàn)問題,要堅定信念,相信問題一定能得到最終的轉化。因此,學校要做好長期工作的準備,不能因為轉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就松懈下來,也不能因為學生問題的反復失去信心。
隨著社會信息量獲取手段的不斷豐富,大學生所受到的不良因素的影響也越來越多。“老人摔倒應不應該扶”,“食品安全問題究竟是誰的錯”,面對現(xiàn)實社會中存在著的道德倫理沖突,大學生的觀念受到嚴重的沖擊。這就要求社會進一步完善法律體制,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對學生思想的侵蝕,肅清社會中的不良現(xiàn)象,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加強網(wǎng)絡法制建設,避免網(wǎng)絡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影響,營造和諧、安定、平等、文明的社會氛圍,共同關注“問題大學生”,逐步減少“問題大學生”的出現(xiàn),同時也使部分“問題大學生”學生在和諧向上的氛圍中轉變心態(tài)。
對于“問題的大學生”來講,外界因素的影響起到的僅僅是驅動和熏陶的作用,要想真正地解決“問題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學生自身認識到問題的所在。哲學上常講,內因才是事物轉化的根據(jù)。所以作為學生自身來講,一旦認識到問題所在或者有其他教師、同學對自己提出建議,應該加以重視和反省,隨之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真正做到思想調節(jié)和行為控制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首先,要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對自己進行客觀理性地評價,做到既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優(yōu)勢,對自我優(yōu)勢給予積極的肯定,同時也要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改善自身缺點,樹立自信、健康、向上的積極心態(tài)。
其次,對于受到挫折的學生,要使其要懂得生活中難免會有挫折,要正視挫折。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也是經(jīng)歷了挫折才不斷取得成功,關鍵是面對挫折的心態(tài),要勇于在生活中直面困境,并努力探尋解決自身困境的途徑和方法,培養(yǎng)自己堅強、獨立、自信的良好品質。
再次,如果感覺自身面臨一定的壓力,或在心理上出現(xiàn)偏差,以及自己獨立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要學會主動尋求外部力量的幫助,如向學校、教師和同學提出參考意見,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轉化后的“問題大學生”往往心理還比較脆弱,一旦受到他人的歧視或排斥,可能容易造成問題再次出現(xiàn)。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所有的轉化效果都將前功盡棄。對于那些已經(jīng)轉化成功的學生,我們要給予他們積極的肯定及引導,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給予贊賞。讓他們能夠通過這種外在的評價,體會不同行為差異導致不同的價值評判,使他們進一步認可現(xiàn)有的自身行為,感到他人給予的溫暖,獲得成功的喜悅。
研究表明,一個從來都沒有受過激勵賞識的人往往僅能夠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一個受過激勵的人,其能力的發(fā)揮會是激勵前的3—4倍。因此,作為教育轉化工作者,要善于鼓勵和肯定問題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成長的點滴進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取得不竭進步的動力。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能夠從容的面對生活,轉變觀念,享受生活。
大學生的成長不僅影響著他們自身的發(fā)展,也承載著家庭的希望,更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新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不僅“問題大學生”需要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其產(chǎn)生的原因及矯正方法更應該作為重要課題來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要科學有效地教育轉化乃至徹底解決“問題大學生”產(chǎn)生的根源,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界的共同探索,分析現(xiàn)象、揭露本質、究其根源,不斷地豐富和完善“問題大學生”教育轉化實踐指導理論體系。只有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逐步改變“問題大學生”現(xiàn)狀,還大學生一片蔚藍天空。
[1]郭慧.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3):27.
[2]蘇霍姆林斯基.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