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群
(廣東省電白縣人民醫(yī)院門診西藥房,525400)
?合理用藥?
抗菌藥物細菌耐藥性探討
梁 群
(廣東省電白縣人民醫(yī)院門診西藥房,525400)
目的 探討我院常見病原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為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提供參考。方法 對我院2012年收集到的1 850株病原菌采用全自動細菌鑒定分析儀及相關儀器對細菌耐藥性進行分析。結果 常見病原菌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及表面葡萄球菌為主,分別占20.49%、16.54%、7.14%及5.57%。此外,上述常用病原菌對我院常用抗菌藥物均有一定的耐藥性。結論 對臨床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進行詳細、全面分析,有利于為臨床合理、有效用藥提供重要依據。
抗菌藥物;病原菌;耐藥性
隨著抗菌藥物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以及其不合理應用現象的日益增多,細菌耐藥性在不斷增加。筆者對我院2012年抗菌藥物細菌耐藥性進行了研究?,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12月部分標本檢測出來的1 850株病原菌為研究對象。病原菌來源于我院檢驗科5 000份標本,包括血液、大便、腹水、痰液、支氣管分泌物等,分離出的1 850株病原菌進行抗菌藥物耐藥性試驗。
1.2 檢測儀器 ATB全自動細菌鑒定分析儀(biomerieux梅里埃)及配套設備(如陰性檢測儀),OXOID藥敏紙片(廣州輝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0片/盒)。
1.3 檢測方法 利用ATB全自動細菌鑒定分析儀對1 850株細菌進行檢測分析,方法為微量肉湯稀釋法,測量細菌的最小抑菌濃度。并利用OXOID藥敏紙片相應的藥敏紙對相關病原菌進行耐藥性試驗,特別是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細胞菌及表面葡萄球菌。
表1 常見病原菌對常見抗菌藥物的耐藥性 株(%)
1.4 觀察指標 觀察常見病原菌對常見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做好記錄,并統計分析。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原菌檢測結果 1 850株病原菌中占居前四位的分別為大腸埃希菌379株(20.49%)、肺炎克雷伯菌307株(16.59%)、銅綠假單胞菌132株(7.14%)、表面葡萄球菌103株(5.57%)。
2.2 常見病原菌對常見抗菌藥物的耐藥性 具體見表1。其中,大腸埃希菌耐藥率>50%的有環(huán)丙沙星、復方新諾明、舒巴坦鈉、慶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及氨芐西林。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50%的有舒巴坦鈉與氨芐西林。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50%的有替卡西林與頭孢曲松。表面葡萄球菌耐藥率>50%的有環(huán)丙沙星、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頭孢唑林、亞胺培南及紅霉素。
抗菌藥物耐藥性研究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不斷增多,細菌產生耐藥性的主要機制有以下幾點。①滅活酶(水解酶與鈍化酶兩種類型)造成抗菌藥物失活或結構改變,其中水解酶破壞藥物結構,鈍化酶抑制抗菌藥物的修飾分子,讓其難以與蛋白質合成。②細菌壁通透性改變,抵抗抗菌藥物的進入。此外,細菌根據抗菌藥物的種類改變相應靶位,增加細菌的耐藥性。③細菌有外排功能,阻止藥物進入細菌內。細菌產生耐藥性的主要原因有細菌自身(繁殖能力強)及人體自身(交叉感染、盲目用藥)兩方面因素。
本研究顯示,1 850株病原菌中占居前四位的分別為大腸埃希菌379株(20.49%)、肺炎克雷伯菌307株 (16.59%)、銅綠假單胞菌132株(7.14%)、表面葡萄球菌103株(5.57%)。此外,對上述4種菌株進行的藥敏試驗表明,大腸埃希菌對頭孢類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較低,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較高;表面葡萄球菌對頭孢唑林、紅霉素等的耐藥率均>80%。說明喹諾酮類藥物(合成類抗菌藥物)耐藥性較高,且針對革蘭陽性表面葡萄球菌均可采取頭孢類抗菌藥物或聯合用藥治療。臨床實踐證明,經驗性治療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為病原菌檢查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因此,初始經驗性抗菌藥物的選用尤其重要,相關研究表明,抗菌藥物選用正確與否對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等有重要影響,若選用正確,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感染發(fā)生率及病死率分別為9.6 d、14.5%及5.6%;若應用錯誤,上述指標則分別為18.5 d、26.6%及12.2%。細菌產生耐藥的機制復雜多樣,醫(yī)生在日常工作中必須了解抗菌藥物的耐藥性,治療時應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正確、合理的藥物治療。
綜上所述,我院臨床上常見病原菌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伯雷菌、銅綠假單細胞菌等,且大腸埃希菌、肺炎克伯雷菌、銅綠假單細胞菌對頭孢類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較低,而表面葡萄球菌對頭孢類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較高,因此可采取聯合用藥治療。此外,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性較高,應盡量減少喹諾酮類藥物的使用或采取聯合用藥??傊?,了解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可以為臨床合理、正確用藥提供重要參考,避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無指征聯合使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的使用率應力爭控制在規(guī)定的指標內。另外,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耐藥性的研究,以減少或減緩細菌耐藥性的發(fā)生,提高用藥正確率,確?;颊哂盟幇踩?/p>
[1] 羅佳.某三甲醫(yī)院抗菌藥物的使用與細菌耐藥性的相關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
[2] 吳紅艷,陳新.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耐藥性研究[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6):403-405.
1672-7185(2014)13-0015-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08
2014-05-09)
R9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