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
最近嫦娥號拽著玉兔車登月了。嫦娥奔月、玉兔搗藥這兩個中國文化里最美好的意象,中國人從小就耳熟能詳。如今這些傳說能實現(xiàn)——哪怕只是名義上實現(xiàn)——實在是一樁美妙的聯(lián)想。
嫦娥奔月,人人都知道,不過嫦娥同學的真實身份,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本著八卦的精神,我們也不妨人肉一番,看看這位神仙姐姐的前世今生。
嫦娥本名叫桓娥或妲娥,避漢文帝劉桓的諱而改為嫦。右邊的常,上面是尚,下面是巾,尚的本意是攤開,巾指布,合在一起,即是日常穿著,后又引申出持續(xù)之意。常字加女,即是不死之女。嫦娥不是偷吃了不死藥嗎?所以這個名字,真是名副其實。
最早《山海經(jīng)》里的記載,月神叫“常羲”,也叫常儀、尚儀。常羲和她姐姐羲和嫁給了帝俊,羲和生了十二個太陽,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姐妹倆一個成了太陽他媽,一個成了月亮他媽。古音讀羲為娥,嫦娥的最早原型,恐怕和常羲有關。
在江陵王家臺秦簡《歸藏·歸妹》有這么一句殘缺不全的話:“昔者恒我竊毋死之口口口奔月而支占口口口?!薄稓w藏》是夏代所用卜書,與《連山》、《周易》統(tǒng)稱為《三易》??梢娫缭谙拇?,已經(jīng)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漢書《淮南子》中《覽冥訓》一篇里,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經(jīng)成形:“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笨蛇@個版本的《淮南子》,是今本,不全。有人在另外一本書《初學記》里找到引用古本《淮南子》的記錄。在“妲娥竊以奔月”后頭,多了三句特別可怕的話:“托身為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p>
等等,我們沒看錯吧?
嬌滴滴的美女嫦娥到了月亮,居然變成了一只大蟾蜍?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我們知道。但癩蛤蟆自己就是天鵝變的?古人不是在故意抹黑嫦娥吧?
還真不是。古代中國人一直把月亮的陰影當成兩種動物:一種是兔子,一種就是蟾蜍。屈原《天問》說過:“夜光何德……而顧菟在腹?”夜光就是月亮,顧即指蟾蜍,菟是兔子??梢娫诖呵飼r代,大家認為月亮上頭趴著的正是一只蛤蟆一只兔子。
這個看法到漢代也沒斷絕。馬王堆曾出土一幅漢代帛畫,右上角是一輪紅日,紅日里有一只赤烏;左上角是一輪彎月,月上赫然就畫著一只癩蛤蟆。至于它們在月亮上做事,樂府有一首《董逃行》說得很清楚:“采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兔子搗藥,蟾蜍負責捏藥丸,分工明確。
嫦娥可不光是變成癩蛤蟆就完了。太史公《史記·龜策列傳》中講到萬物都有克星時舉了個例子:“日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烏。月為刑而相佐,見食于蝦蟆?!币馑际钦f:太陽牛不牛?要被三足烏欺負;月亮牛不牛?還要被蛤蟆吞噬。
也就是說,嫦娥變成蛤蟆以后,還要去干天狗的勾當——食月。月食的時候,老百姓們敲盆打鑼嚇唬的不是天狗,而是青蛙公主嫦娥……
后來古人也覺得這事實在太惡心了,便把嫦娥變蟾蜍這段從《淮南子》里刪掉,以保留了她當初最美好的形象。傳播的人故意略去此節(jié)不講,免得破壞小清新們的心情。食月這事,也交給天狗代勞。嫦娥就此洗白,再沒人提蟾蜍的事了。不過“蟾宮”一詞倒是保留下來,成了月亮的代名詞,“蟾宮折桂”還成了祝福科舉中舉的一句吉祥話。
李商隱寫過一首《嫦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辨隙鹪趶V寒宮夜夜后悔,說不定正是因為她沒料到自己會變成癩蛤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