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眾路線問題

        2014-03-21 19:18:07張利國
        大連民族大學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民族院校政治

        張利國,趙 鑄,江 遠

        (大連民族學院 國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遼寧 大連116605)

        當前全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變化,滿足人民群眾利益需要所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堅持并貫徹群眾路線對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群眾路線”視域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內涵

        “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1]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根本的工作方法和政治路線,在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

        (1)群眾路線是一種認識論。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從根本上,黨的認識來源于群眾的實踐,并在與群眾不斷的接觸中得到發(fā)展和驗證。同時,黨的認識又指導和反作用于群眾的實踐,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如此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是教育主體(教育者)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受教育者)的能動反映過程,是理論和實踐統(tǒng)一的過程,而群眾路線是實現(xiàn)這種統(tǒng)一的有效方式。這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尊重群眾。把自己擺在與受教育者平等交流、雙向互動的地位上,努力使教育理論被受教育者自覺接受和運用。二要相信群眾。相信受教育者具有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熱情和能力,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能力。

        (2)群眾路線是一種工作方法。實事求是是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也是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本方法。這里主要強調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要客觀分析時代發(fā)展給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新變化,以及大學生思想呈現(xiàn)的新趨向,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仗。在全球化、市場化和信息化的合力作用下,民族院校大學生的思想出現(xiàn)了新的趨向,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意識形態(tài)防御能力弱化,輿論導向控制能力弱化,思想觀念引導能力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機制等都有待調整與變革[2]。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切實從實際出發(fā),認真研究、準確把握,主動適應這些新變化、新挑戰(zhàn)、新趨勢,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把大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二是要科學分析民族院校以及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特點和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民族院校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并沒有消失,相反,在新時期又呈現(xiàn)出新的變化,這要求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三是強調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把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與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在工作中做到以身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3)群眾路線是一種價值取向。一切為了群眾,切實體現(xiàn)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崇高的價值取向。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樣應堅持以學生為本,實現(xiàn)學生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有機統(tǒng)一的價值取向。馬克思指出:“‘價值’這個普遍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保?]因此,在價值范疇中,客體是否與主體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相符合、相一致是價值產生與否的前提和關鍵。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獨特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其中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價值是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基礎和前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價值是個體價值的延伸、拓展、映射和驗證[4]。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價值從根本上就是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培養(yǎng)具有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和文化觀,堅決維護國家統(tǒng)一穩(wěn)定、自覺投身少數(shù)民族經濟社會發(fā)展建設,積極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和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承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價值,即通過教育實踐活動,滿足各民族學生個體的生存、發(fā)展和完善需要,培育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健全完美人格,較高科學文化素質的各類人才。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努力實現(xiàn)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的相互協(xié)調、有機統(tǒng)一。

        二、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照群眾路線的要求,當前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

        1.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與現(xiàn)實存在某種程度的脫節(jié)

        誠如學者所言,當前中國民族理論研究領域存在著脫離實際的現(xiàn)象,需要突出作風建設,解決作風不實、不正等問題[5]。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也存在著與客觀現(xiàn)實相脫離,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缺乏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性成果,整體上還是對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成果的嫁接、套用或者簡單移植,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指導不強。由于從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隊伍的人員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學工隊伍等,知識結構、學科背景相對單一,獨立開展研究在時間、精力方面難以保證,導致理論研究的廣度、深度明顯不夠。特別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問題、新任務,理論研究相對滯后,相關學科知識相互支撐、融合的不夠好。

        2.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與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之間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理順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始終未能理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與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的關系,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片面向普通院校學習,忽視民族院校特殊性的傾向。

        (1)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普遍存在泛化、同質化現(xiàn)象。比如民族院校開展的“四個認同”、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等教育,由于沒有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缺乏明確的教學標準和要求,使得一些民族院校僅將這些內容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并依托穿插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或民族理論、民族政策課中進行,實際教學中也較少結合不同民族學生的心理特點、文化背景展開教授。不僅難以體現(xiàn)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要求,也無法滿足各民族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

        (2)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龐雜,有些內容薄弱甚至缺失。比如缺少對西方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各種社會思潮的批判和介紹,學生很容易產生迷惘和困惑。在網絡時代如何合理運用網絡以及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等問題的討論?,F(xiàn)有的一些教學內容陳舊,脫離實際,“片面強調受教育者對道德義務、道德責任的認同,而無視受教育者義務與權利的對等性,忽視受教育者的需要,忽視引導和提供機會與情境使受教育者形成完善的人格、獨立的判斷力以及深思熟慮的價值體系,使個人差異、獨立人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保?]

        (3)教育方法保守單一,沒有完全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皞鹘y(tǒng)的灌輸式說教多而引導、互動、參與少,思想教育載體創(chuàng)新不夠。”[7]部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簡單粗糙、流于形式等弱點。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不僅有強烈的民族情感需求,而且有獨特的成長、成才需求,單純灌輸式、命令式、一刀切式的教育方法,“抑制了大學生思想活動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破壞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熱情和興趣,使得部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8]。特別是在全球化、市場化、網絡化的合力作用下,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很多新課題、新任務,大學生利益多元化、需求多樣性日趨明顯。如果不能對上述新問題、新要求作出有效的回應,就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弱化,甚至消解。

        3.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條塊分割,難以形成合力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課教師、輔導員、專職政工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組成,在機制設計上雖力圖打造“大德育”、“大政工”的局面,但由于相關制度機制不健全,各部門和人員往往各自為戰(zhàn),沒有有效發(fā)揮整體效應,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亟待加強。

        三、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貫徹群眾路線

        堅持并貫徹群眾路線,就是在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覺運用群眾路線并將其貫徹教育活動的始終,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加強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

        改變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整體上對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簡單移植、理論依附等流弊,要深入分析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努力提高理論研究的水平。一是理論研究要體現(xiàn)整體化、互補性。整合全國特別是民族地區(qū)、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力量,建立全國性或區(qū)域性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網絡與平臺,實現(xiàn)研究資料、研究成果共享。依托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研究會或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二是理論研究要體現(xiàn)廣泛性。改變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單打一”局面,鼓勵團隊或個人通過公開招標、定向委托等方式跨地區(qū)、跨部門、跨學科開展相關問題研究。既注重對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問題的考察,又要加強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功能、理念等宏觀問題的研究,提升研究的層次和水平。三是理論研究要體現(xiàn)實踐性。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解決學生實際問題與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把理論研究的基點始終放在大學生普遍關系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四是逐步實現(xiàn)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獨立性。當前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凸顯出高度綜合性、復雜性和豐富性等特征,長遠看,建立邏輯嚴密、體系完整、理論自足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不僅是學科發(fā)展的需要,也是解決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諸多新命題、新挑戰(zhàn)的需要①關于是否需要建立獨立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界存在較大爭議。有學者主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民族問題面臨許多新情況,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許多新課題、新挑戰(zhàn),因而主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學科建設的角度,呼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分支學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參見: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導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年版。。

        2.把握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原則

        (1)把握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與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具有特殊性[9]。表現(xiàn)在:一是特殊的民族歷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環(huán)境形成了各民族大學生獨特的文化心理素質;二是民族宗教信仰和傳統(tǒng)觀念對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具有明顯影響;三是基礎教育的相對滯后導致文化基礎方面參差不齊;四是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在大都市和眾多新事物面前表現(xiàn)的茫然無措;五是貧困生比例較高;六是熱情豪爽、直率粗獷的性格背后又隱含著情緒上的不穩(wěn)定。與此相對,民族院校也承擔著特殊的辦學任務,即努力“為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⒄紊峡煽?、專業(yè)上過硬,具有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祖國觀以及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競爭意識的人才,始終是民族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務和神圣使命”[10]。因此,只有深刻了解和認識這些特殊性,并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2)明確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則。①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一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堅持教育主客體之間的雙向互動、平等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在具體工作中,要主動貼近學生思想、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學習,學會根據(jù)不同民族學生的心理特點、民族性格開展工作、尊重他們平等的主體人格。二是關注學生的正當需要和合法權益。民族院校大學生具有民族成分雜、生源差異大、學困生、貧困生多等特點,因此,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搞“一切切”,要在政策適用、規(guī)則制定上充分考慮這種差異,盡量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正當利益和需求,自覺做到辦事公正、程序公開、民主規(guī)范。三是尊重并合理引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主動挖掘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興趣和優(yōu)勢,開發(fā)他們易于接受,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在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方面做到因勢利導,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同時必須堅持個性發(fā)展與社會責任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幫助和引導大學生發(fā)展個性的同時,培養(yǎng)集體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②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關注和了解當前國內外焦點、熱點問題,及時掌握當前各種思潮如新自由主義、西方“普世價值”等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引導學生科學分析、理性判斷社會環(huán)境和形勢變化。要主動深入學生、深入家庭、深入社區(qū),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尤其是在學習、情感或經濟方面存在困難的學生)的真實情況,善于針對不同對象的思想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處理和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時,既要堅持原則、客觀公正、不拈輕怕重、回避矛盾,又要講究藝術、靈活應對,及時總結經驗。③堅持注重實效的原則。注重實效首先是一種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其最終的成果體現(xiàn)在人的道德、心理、素質等精神領域,本身很抽象,難以量化。這就更加要求我們的理論教育或是實踐教育必須堅持理想與現(xiàn)實的統(tǒng)一,政治性和教育性的統(tǒng)一,反對一切形式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注重實效還是一種判斷標準。判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好壞,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必須深入教育對象中,聽聽他們怎么想、怎么說,要把學生滿意不滿意、接受不接受作為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標準。

        3.加強載體建設,探索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

        (1)構建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臺。圍繞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標,構建學校黨委統(tǒng)一領導,各部門共同協(xié)作、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育人格局。要在各部門、全體教師和服務人員中宣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政策、制度,將育人工作納入目標責任制和獎懲考核體制中,實現(xiàn)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教師的獨特育人功能,堅持“學術無禁區(qū),課堂有紀律”,并通過政策引導、課題立項、學生指導、活動牽引等形式,鼓勵和引導專業(yè)教師參與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

        (2)發(fā)揮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課堂教育是加強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首先,科學設置各類課程,理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堅持以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為主旋律,重點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教育、民族地方史教育以及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教育等。嚴格按照政策要求,配備骨干教師,安排足夠課時并加強課程考核。其次,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堅持灌輸原則與學生自我學習相結合,鼓勵教師通過開展教學研究、集體備課、交流教學經驗等,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水平。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社會調查、參觀學習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3)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在教師。民族院校要下大力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梢越M織專門人員編寫《民族院校教師基本能力與要求》宣傳冊,重點對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少數(shù)民族基本情況、民族關系處理的基本原則方法進行介紹。增加在人才引進、教師培訓、職稱評定、職務晉升方面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比重,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政治輔導員方面適度增加少數(shù)民族或民族地區(qū)教師比例。要以組織培訓、掛職鍛煉、工作實習等多種方式鼓勵引導骨干教師深入民族地區(qū),增進民族感情,加深民族認識。

        (4)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貧困生資助、就業(yè)指導等工作,切實解決學生關心的實際問題。民族院校貧困生比例較高,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文化認同的考驗以及由此產生的困惑極易增加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壓力。教育文化基礎的相對薄弱,又使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整體就業(yè)競爭力不強、學習壓力巨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要選準這些切入點,及時掌握相關情況,用極大的耐心和熱情關心、愛護民族大學生,幫助他們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5)依托各種載體,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通過傳統(tǒng)的黨團活動、主題實踐、社團組織等宣傳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內容。二是以民族團結主題教育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為載體,通過開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動,增進各民族學生的相互了解,營造民族團結和諧發(fā)展的校園氛圍。三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鼓勵引導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形式、深入社區(qū)、深入民族地區(qū),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四是搶占網絡新媒體、新陣地[11]。一方面,學校相關部門及其黨團學組織要積極開發(fā)師生喜愛的網絡文化欄目,鼓勵建立大學生網絡社團和工作室,發(fā)揮互聯(lián)網、手機報、思政博客、短信平臺等網絡新媒介在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對網絡新媒體的關注,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訴求,要把學生的網絡行為自覺引導到維護國家法律法規(guī),維護民族團結上來。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4.

        [2]金炳鎬,孫英.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41 -80.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4]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導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7.

        [5]吳楚克.民族理論研究中的群眾路線問題[N]. 中國民族報,2013 -9 -20(7).

        [6]畢紅梅.全球化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239 -240.

        [7]俸蘭,李步海.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109.

        [8]羌洲.略論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1(5):87 -89.

        [9]巴玉璽.對民族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殊性的認識[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5):181 -184.

        [10]張利國,趙鑄,史明濤. 民族高校社團思想教育功能研究[J].民族論壇,2012(7):36 -39.

        [11]趙鑄,王金萍,江遠.“四個認同”“五觀”教育視域下的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建設研究[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3(4):458 -461.

        猜你喜歡
        民族院校政治
        我們的民族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发布白白色|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 精品奇米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在线亚洲综合| 日韩一区二区,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狼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nv精品你懂得|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偷拍| 少妇人妻中文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福利 | 精品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日韩丝袜|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视频网址| 蜜桃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放荡的呻吟干柴烈火动漫| 亚洲人成人99网站 | 日韩av在线播放人妻| 最近在线更新8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男女免费视频| 在线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 2019最新国产不卡a| 国产福利小视频91|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人妻少妇|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av毛片在线免费看|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s| 日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av|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有综合久久| 青青草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 亚洲色拍拍噜噜噜最新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av高清二区| 4hu四虎永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