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列權,沈宣才,余山紅,王會福
氟苯蟲酰胺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及應用
鐘列權1,沈宣才2,余山紅3,王會福3
(1.臺州市植保檢疫站,浙江 椒江 318000;2.浙江國興農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浙江 椒江 318000;3.臺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臨海 317000)
田間試驗結果表明,20%氟苯蟲酰胺對稻縱卷葉螟具有較好防效,其藥效隨用藥量增加而極顯著上升。藥后16 d,667m3施用20%氟苯蟲酰胺10 g對稻縱卷葉螟的綜合防效為88.2%,與對照藥劑40%氯蟲·噻蟲嗪的綜合防效相當,田間表現為速效性較好,持效期較長,且對水稻安全,因此在當前生產上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20%氟苯蟲酰胺水分散粒劑;稻縱卷葉螟;綜合防效;安全性
稻縱卷葉螟是水稻生產上的主要害蟲之一,近年來由于其遷入峰次多,遷入量大,且世代重疊,給適期防治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導致藥效下降,田間白葉成片,嚴重威脅水稻優(yōu)質高產[1-4]。為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安全環(huán)保型藥劑,2014年對日本農藥株式會社生產 (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分裝)的20%氟苯蟲酰胺水分散粒劑進行了防治稻縱卷葉螟田間藥效及應用技術探索[5],為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1 供試材料
試驗在臨海市汛橋鎮(zhèn)道頭村單季稻田進行,壤土,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周圍均種植單季稻。以臺糯1號為供試品種,6月18日進行機插。試驗期間各小區(qū)田間肥、水等栽培管理一致。
供試藥劑有20%氟苯蟲酰胺水分散粒劑 (商品名壟歌),日本農藥株式會社生產 (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分裝),臺州市農資有限公司提供。對照藥劑為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 (福戈,先正達 (蘇州) 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1.2 處理設計
共設5個處理,各處理每667 m2用藥量:(1)20%氟苯蟲酰胺8 g;(2)20%氟苯蟲酰胺10 g;(3)20%氟苯蟲酰胺12 g; (4)40%氯蟲·噻蟲嗪10 g;(5)清水對照 (CK)。大區(qū)面積667 m2,不設重復。各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且處理間筑小田埂以防田水串灌。
根據臺州市水稻病蟲監(jiān)測數據分析,5(3)代稻縱卷葉螟低齡幼蟲高峰期在7月28日前后。依據田間狀況,于7月30日施藥,此間稻縱卷葉螟幼蟲蟲齡分布為1~2齡占61.7%%,3~5齡占38.3%。此外,每667 m2用水量40 kg,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此時水稻處于分蘗中后期。
1.3 調查方法
于7月30日施藥前調查蟲苞基數和活蟲數,在藥后16 d(8月15日) 空白對照受害明顯時,進行蟲苞數和殘留活蟲數調查。
將每處理劃分為4個小區(qū),作為4次重復。每小區(qū)選定50叢稻,分別于施藥前、后16 d進行蟲苞數調查,按蟲苞增長率計算保葉效果;同時于施藥前后16 d,分別于定點外各小區(qū)隨機選取50叢水稻上的新蟲苞,調查殘活蟲數,依蟲口減退率計算防效。以保葉和殺蟲效果平均值為綜合防效,采用新復極差法 (DMRT)進行方差分析[6]。藥后3,9,16 d,觀察供試藥劑處理后對水稻植株長勢等有無不良影響。
1.4 氣象情況
施藥當天晴天,偏東風 (風速3.0品m·s-1),氣溫為25℃ ~36℃,相對濕度為65%左右,降雨量為0,藥后36 h無雨,之后的8月1-3日、8月7日、8月9日、8月11日為雷陣雨天氣,其余一直以陰天、多云或晴天為主,但總體看對本試驗結果無明顯影響。
2.1 安全性
于藥后3,9,16 d觀察可知,供試期間藥劑處理對水稻植株長勢無明顯不良影響,說明安全性好。
2.2 防治效果
從表1可知,經DPS7.05版Duncan新復極差法 (DMRT)測定,藥后16 d各處理綜合防效667 m220%氟苯蟲酰胺12 g的最好 (93.2%),極顯著優(yōu)于20%氟苯蟲酰胺10 g(88.2%);而20%氟苯蟲酰胺10 g與對照藥劑40%氯蟲·噻蟲嗪10 g(89.9%)之間無顯著差異,但均極顯著優(yōu)于20%氟苯蟲酰胺8 g(75.5%)。
表1 各處理防治稻縱卷葉螟的效果
試驗結果顯示,20%氟苯蟲酰胺對稻縱卷葉螟防效較好,藥效隨用藥量增加而極顯著上升。藥后16 d,每667 m2施用20%氟苯蟲酰胺10 g的綜合防效為88.2%,與對照藥劑40%氯蟲·噻蟲嗪10 g的綜合防效相當。田間表現為速效性強,持效期長,且對水稻安全,在生產上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本試驗實施時田間稻縱卷葉螟近40%為高齡幼蟲,因此從試驗結果看,20%氟苯蟲酰胺對稻縱卷葉螟低齡幼蟲的綜合防效應更佳,這有待后期試驗和示范驗證。
應掌握在水稻稻縱卷葉螟低齡幼蟲發(fā)生高峰期及時用藥,每667 m2施用20%氟苯蟲酰胺10 g較適宜,對水量30~50 kg,水稻生育期均勻細霧。當螟蟲大發(fā)生,且田間蟲齡復雜時,宜加大用藥量,確保防效。
[1] 王會福,占紅木,沈益民.綠穎 (礦物噴淋油)在防治稻縱卷葉螟中的作用初探 [J].浙江農業(yè)科學,2009(3):324-325.
[2] 鐘列權,王會福,余山紅.四氯蟲酰胺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 [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3(11):1428-1429.
[3] 陳良興,王強.阿維菌素、氟鈴脲及其復配防治稻縱卷葉螟藥效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24):124-133.
[4] 陳明艷,邵彥坡,劉德如,等.阿維菌素2%乳油 (含3%瀚生專用有機硅)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田間藥效試驗[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8,29(11):45-47.
[5] 農業(yè)部農藥鑒定所生測室編.農藥田間藥效實驗準則(一)[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6] 唐啟義,馮明光.實用統(tǒng)計分析及其DPS數據處理系統(tǒng)[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張瑞麟)
S 435.112
B
0528-9017(2014)12-0000-00
文獻著錄格式:鐘列權,沈宣才,余山紅,等.氟苯蟲酰胺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及應用 [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4(12):000-000.
2014-10-20
臺州市院地合作農業(yè)科技項目 (TYD-010)
鐘列權 (1974-),男,浙江溫嶺人,本科,高級農藝師,從事植保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