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英,戚行江,梁森苗,鄭錫良
楊梅凋萎病綜合防治技術試驗
任海英,戚行江*,梁森苗,鄭錫良
(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 園藝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通過傷口涂抹劑、硫酸亞鐵、生物制劑、植物油助劑及綜合防治技術對楊梅凋萎病的防治效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修剪傷口涂抹苯醚甲環(huán)唑和咪鮮胺農藥膏劑等能有效防止病菌的侵入,防效均為100%。0.1%~0.4%的硫酸亞鐵溶液對楊梅凋萎病的預防作用較好,防效45%~88%,其中0.4%的硫酸亞鐵溶液防效最好。好快、申嗪霉素和井岡·蠟芽菌3種生物制劑對楊梅凋萎病均有一定預防作用,防效48%~55%,其中好快預防效果最好。植物油助劑懷農特能增強咪鮮胺和苯醚甲環(huán)唑在盆栽試驗中對楊梅凋萎病的預防和防治效果。經過3年針對性農藥的合理使用,2年的綜合防治,瑞安、天臺和仙居的3個楊梅果園中凋萎病都得到有效控制,防效89.9%~96.1%。表明該文研究的綜合防治技術能有效防治楊梅凋萎病。
楊梅凋萎?。粋谕磕▌?;七水硫酸亞鐵;生物制劑;植物油助劑;綜合防治技術
楊梅(Myrica rubra)是我國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果實甜酸適口,風味獨特,逐步成為浙江省的特色主產水果。凋萎病是近年來為害楊梅產業(yè)的主要病害,首先引起楊梅部分嫩梢干枯,然后整株樹的嫩梢干枯數量逐漸增多,一般3~5年整株死亡[1-2]。凋萎病發(fā)生后影響楊梅樹體對氮、鈣等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和傳遞[3-4],根際菌根活力降低[5]。凋萎病發(fā)病速度快,傳染力強,如不及時控制傳播,必將嚴重威脅到楊梅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楊梅凋萎病的病原菌為異色擬盤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和小孢擬盤多毛孢(P. microspora)[2],主要定殖于楊梅枝干及嫩枝韌皮部[2],具有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力[6-7]。 擬盤多毛孢屬真菌還能寄生于楊梅葉片引起葉斑?。?-9]。擬盤多毛孢主要是以內生菌的形式存在,但也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引起多種植物病害,如茶輪斑病、枇杷灰斑病、咖啡輪斑病、 蘋果葉斑病等[10-15]。 隨著近年來楊梅產業(yè)商業(yè)化栽培模式的擴大,農藥在病害防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可能由于栽培模式和環(huán)境的改變,致使擬盤多毛孢這種本來不是主要病原菌的真菌引起楊梅致命的病害。
針對擬盤多毛孢的病原研究較多,但有關擬盤多毛孢病害防治技術方面的研究則不多。曾報道采用50%多菌靈·施保功可濕性粉劑 (1.00 kg· hm-2)和68%多菌靈·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50 kg·hm-2)能有效防治枇杷葉斑病,防效分別可達93.27%和80.34%[16]。但枇杷葉斑病是葉部病害,而楊梅凋萎病病菌定殖于枝條的韌皮部內,所以防治方法不能全盤套用。梅農管理楊梅果園習慣多選擇多菌靈、福美砷、鏈霉素、甲基托布津和代森錳鋅等,在春梢、夏梢、秋梢等萌發(fā)生長期用藥,都無法有效控制凋萎病的發(fā)生。目前生產尚無防控該病的有效方法,原因是上述果農習慣使用的農藥對該病原菌的室內毒力效果較差,苯醚甲環(huán)唑、咪鮮胺等5種農藥雖然室內抑菌效果較好,但果園內在春梢、夏梢和秋梢3個階段的單純噴霧用藥方法對該病害防效不理想[17]。
綜合防治技術一直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8-21],所以本研究就一些傷口涂抹藥劑、硫酸亞鐵、生物制劑和植物油助劑對楊梅凋萎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進行了研究,對苯醚甲環(huán)唑等5種農藥的使用方法、使用時間進行改進,優(yōu)化一些修剪和施肥等農業(yè)措施,集合出一套有效的楊梅凋萎病綜合防治技術。
1.1 凋萎病菌分生孢子溶液制備
2個凋萎病菌菌株P.versicolor XJ27和P. microspora YS26,分別采自浙江仙居和藥山的楊梅樹凋萎病發(fā)病嫩梢,利用組織分離法純化得到,科赫氏法則鑒定致病性,本實驗室保存。在PDA平板上,25℃下12 h/12 h(光照/黑暗,1 000 1x)培養(yǎng)5 d,用無菌水洗下2個菌株的分生孢子,配成2個菌株的分生孢子混合液,XJ27和YS26分生孢子比例為1:1,總分生孢子濃度為2×105個孢子·m L-1。
1.2 凋萎病菌接種方法
選擇直徑為0.6~0.9 cm的1年生東魁楊梅枝條,每根枝條在離頂端5 cm處小心去除葉片1枚,在葉痕位置接種分生孢子懸浮液20μL,以接種滅菌水作為對照,棉花吸水保濕,保鮮膜輕輕纏繞固定。接種后的枝梢用適當大小塑料袋輕輕套住保濕96 h。除非特別說明,置于25~30℃溫室內75%~85%相對濕度下培養(yǎng)。
1.3 盆栽試驗用楊梅植株
長勢一致的1年生嫁接東魁楊梅苗定植在黑色無紡布的美植袋內,基質由黃心土:珍珠巖:泥炭70:15:15(V/V)混合制成,另加入控釋肥4 kg ·m-3(美國辛普勞公司研制生產,N 21%,P2O57%,K2O 8%,Mg 0.5%,Cu 0.05%,Fe 1.55%,Mn 0.05%,Mo 0.000 6%,Zn 0.05%)。容器苗置于玻璃溫室內備用,25~30℃,相對濕度75%~85%。待成活長成2年生的楊梅容器苗時,選擇長勢一致的健康植株備用。
1.4 預防和治療效果的盆栽試驗
1.4.1 3種傷口涂抹藥劑的使用技術
選擇2年生的東魁容器苗,于2013年12月19號定植于浙江農業(yè)科學院試驗基地 (杭州) 露天環(huán)境內,試驗進行3個月,至3月19號結束,溫度5~18℃,相對濕度38%~79%。選擇1年生枝條,在距頂端5 cm左右的位置小心拉掉葉片1枚,葉片拉掉后0,2,4,6,8周后,用軟毛刷小心把咪鮮胺膏劑 (發(fā)明專利申請?zhí)?0140017441.2)、苯醚甲環(huán)唑膏劑 (發(fā)明專利申請?zhí)?01410017807.6)或愈合5絕 (開封森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均勻涂抹至不同的葉痕位置,不涂抹藥劑的設為對照,然后在涂抹藥劑或不涂抹藥劑的對照枝條傷口處用移液器吸取20?L的病菌孢子懸浮液,以脫脂棉吸水覆蓋,保鮮膜纏繞固定。每棵楊梅苗接種3個枝條,每枝條算1次重復,每處理設3棵楊梅苗,共9次重復。
1.4.2 硫酸亞鐵溶液的使用技術
預防試驗。0.1%,0.2%和0.4%的硫酸亞鐵溶液均勻噴霧楊梅植株,48 h后按1.2方法接種病菌分生孢子溶液。
治療試驗。按1.2方法接種病菌分生孢子溶液,48 h后使用上述硫酸亞鐵溶液均勻噴霧楊梅植株。只接種病菌不噴硫酸亞鐵溶液的設為對照。每棵楊梅算1次重復,每處理重復9次。
1.4.3 3 種生物制劑的使用技術
預防試驗。以1 000倍的1%申嗪霉素懸浮劑(上海農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稱綠群懸浮劑)、2%井岡-8億個/克蠟芽菌懸浮劑 (上海農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稱真靈)和好快 (山東三碘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植物防衛(wèi)反應誘導因子)均勻噴霧楊梅植株,48 h后按1.2方法接種病菌分生孢子。
治療試驗。按1.2方法接種病菌分生孢子,48 h后上述生物制劑溶液均勻噴霧楊梅植株。只接種病菌不噴生物制劑溶液的設為對照。每棵楊梅算1次重復,每處理重復9次。
1.4.4 植物油助劑對農藥的藥效影響
選擇任海英等[17]篩選出的噴霧具有較好防效的咪鮮胺 (25%乳油,江蘇輝豐農化有限公司)和苯醚甲環(huán)唑藥劑 (10%水分散粒劑,江蘇耕耘化學有限公司),各配制1 000倍和1 500倍溶液單獨使用,或者懷農特植物油助劑 (浙江農資集團金泰貿易有限公司)按1:1 000比例均勻混合到上述藥劑溶液內備用。
預防試驗。上述農藥和助劑溶液均勻噴霧楊梅植株,48 h后按1.2方法接種病菌分生孢子。
治療試驗。按1.2方法接種病菌分生孢子,48 h后使用上述農藥和助劑溶液均勻噴霧楊梅植株。只接種病菌不噴農藥和助劑溶液的設為對照。每棵楊梅算1次重復,每種處理重復9次。
1.5 果園綜合防治
1.5.1 試驗用果園
選擇瑞安、天臺和仙居8~15年楊梅園,每個果園面積3~10 hm2,海拔100~400 m。凋萎病從2009年初步發(fā)現,至2010年嚴重的枝條發(fā)病率已達到5%。2011年開始在試驗果園采用本試驗室篩選的針對凋萎病菌毒力較強的5種殺菌劑(咪鮮胺、苯醚甲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吡唑醚菌酯、異菌脲),2012-2013年全面采用綜合防治技術。果園邊緣地理距離不超過500 m,地形相近,采用普通管理技術的楊梅園設為對照。
1.5.2 對照果園管理技術
殺菌劑使用技術。果農習慣使用的百菌清、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在楊梅春梢抽生后1 cm左右、楊梅采摘前40 d、楊梅采摘后、秋梢抽生1 cm左右各使用1次,一般2種農藥隨機混合使用,相鄰2次用藥種類不重復。按照農藥的使用說明,一般是1 000~2 000倍均勻噴霧。冬季修剪全部完成后,從修剪開始到完全結束,一般農戶需要3~60 d,再統一使用石硫合劑清園。
生物制劑使用方法。果農的普通管理技術幾乎不使用任何生物制劑。
肥料使用方法。果農一般是在冬季一次性施入高鉀復合肥和尿素,每棵樹5~10 kg。
修剪。果農修剪常常是1把剪刀在果園內連續(xù)使用,不區(qū)分健康與發(fā)病枝條隨機修剪,修剪中沒有任何消毒措施。病枝的修剪只剪到干枯部分。夏季大枝修剪沒有任何傷口處理措施,或油漆涂抹傷口。
1.5.3 綜合防治果園的管理技術
殺菌劑使用技術。選擇任海英等[17]室內毒力試驗具有較好抑菌效果的咪鮮胺 (25%乳油,江蘇輝豐農化有限公司)800倍、苯醚甲環(huán)唑藥劑(10%水分散粒劑,江蘇耕耘化學有限公司)2 000倍、丙環(huán)唑 (25%乳油,98%原藥江蘇七洲綠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 000倍、50%吡唑醚菌酯(凱潤) 水分散劑 (德國巴斯夫公司)1 500倍、異菌脲 (50%懸浮劑,98%原藥,德國拜耳公司)1 000倍,按1/1 000比例加入好快 (植物防衛(wèi)反應誘導因子)。楊梅花芽萌動期 (2月上中旬)、春梢抽生后1 cm左右、楊梅采摘后、秋梢抽生1 cm左右各使用1次,單種農藥輪流使用,相鄰2次用藥不重復。冬季修剪時,每修剪完一棵樹,及時均勻噴霧藥液,包括葉片、樹干、樹枝和樹冠地下。
肥料使用方法。冬季使用餅肥或腐熟有機肥做基肥,每棵樹10~20 kg。楊梅專用全價緩釋肥料(硫酸鉀型) (浙江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開發(fā),山東菏澤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有限公司加工,有機質≥30%,N 7%,P2O55%,K2O 23%)為壯果肥,每株5~10 kg。楊梅有機專用肥 (山東碩豐有機生態(tài)科技有限公司,有機質≥40%,N+P2O5+ K2O≥4%,腐殖酸≥30%,黃腐酸鉀≥12%)采后肥施入,每株10 kg。
修剪。健康枝條與發(fā)病枝條分開修剪,或者先剪健康枝條再修剪發(fā)病枝條。修剪過程中1~2 h用75%酒精仔細擦拭一下剪刀。修剪病枝條時不是只剪截干枯部分,而是一直剪截到枝條的木質部、韌皮部完全表現健康的位置,傷口直徑大于1 cm的涂抹傷口保護藥劑。夏季大枝修剪的大傷口一定用涂抹藥劑均勻仔細涂抹傷口。
生物制劑使用。500倍的1%申嗪霉素懸浮劑,500倍的2%井岡-8億個/克蠟芽菌懸浮劑,每年1次,與基肥一起施入土壤內。
1.6 病情調查方法
1.6.1 盆栽試驗調查方法
容器苗接種后30 d調查病情級數,計算病情指數。
病情指數 (DI)=[∑ (病級枝數 ×該級代表數值) ×100]/(調查總枝數×9)。
病情指數分級標準如下:0級,無葉片干枯或者掉落;1級,接種枝條上葉片干枯或者掉落占總葉片數≤10%;3級,10%<接種枝條上葉片干枯或者掉落占總葉片數≤25%;5級,25%<接種枝條上葉片干枯或者掉落占總葉片數≤50%;7級,50%<接種枝條上葉片干枯或者掉落占總葉片數≤75%;9級,75%<接種枝條上葉片干枯或者掉落占總葉片數≤100%。
1.6.2 果園試驗調查方法
田間發(fā)病率防效調查在12月初發(fā)病穩(wěn)定后進行,采用5點取樣法,在每個果園離邊緣3 m的位置開始取樣,每點調查3棵樹,每棵樹算1次重復,每處理共調查15棵樹,共15次重復。
每棵樹的病情指數分級標準如下:0級,整個樹體無發(fā)病枝梢;1級,整個樹體的發(fā)病枝梢≤10%;3級,10%<發(fā)病枝梢占整個樹體的總枝梢數≤25%;5級,25%<發(fā)病枝梢占整個樹體的總枝梢數≤50%;7級,50%<發(fā)病枝梢占整個樹體的總枝梢數≤75%;9級,75%<發(fā)病枝梢占整個樹體的總枝梢數≤100%。
1.6.3 數據分析
分別統計楊梅果園試驗2011-2012年的發(fā)病情況。
病情指數/%=[∑ (各級發(fā)病株數×相對級數值)] ×100/(調查總株數 ×9),3個試驗地點的病情指數取2年的平均值,依次計算防治效果。用DPS軟件的Duncan’s新復極差法分析差異顯著性。
2.1 3種涂抹藥劑楊梅凋萎病的防效
研究發(fā)現,在杭州冬季露天環(huán)境內,12中旬至3月中旬,溫度在5~18℃、相對濕度38%~79%時,新鮮傷口不涂抹藥劑,接種病菌1周后就開始有部分葉片失水,1個月后所有接種枝條全部發(fā)生葉片青枯或干枯,整個接種枝條死亡,病情指數達到100%。而在傷口上立即涂抹保護藥劑,咪鮮胺膏劑、苯醚甲環(huán)唑膏劑和愈合5絕處理過的枝條均無任何枝條發(fā)病,病情指數為0,防效達100%,優(yōu)于苯醚甲環(huán)唑和咪鮮胺噴霧防治效果。制造傷口后2,4,6,8周再接種凋萎病菌分生孢子溶液,無論是否涂抹傷口保護劑,均無枝條發(fā)病。
2.2 硫酸亞鐵噴霧對楊梅凋萎病的防效
試驗結果發(fā)現,硫酸亞鐵溶液對楊梅凋萎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且預防效果優(yōu)于治療效果,其中0.4%的硫酸亞鐵溶液預防作用的防效最好,達到 (88±4.3)%,0.2%的硫酸亞鐵溶液其防效也達到 (76±3.5)%,而先噴病菌分生孢子溶液再噴硫酸亞鐵溶液的處理有一定治療作用,但大大低于先噴硫酸亞鐵溶液的處理,防效為11%~42%(表1)。
表1 硫酸亞鐵溶液對楊梅凋萎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2.3 3種生物制劑對楊梅凋萎病的防效
3種生物制劑對楊梅凋萎病均有一定預防作用,防效48%~55%,其中好快預防效果最好,防效達 (55±3.5)%。但對病害的治療作用較差,防效只有15%~27%,其中申嗪霉素防效最好,防效達 (27±2.4)%(表2),相比苯醚甲環(huán)唑和咪鮮胺防效略差。
表2 3種生物制劑對楊梅凋萎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2.4 懷農特對農藥具有減量和增效作用
表3顯示,咪鮮胺和苯醚甲環(huán)唑在盆栽試驗中對楊梅凋萎病有較好的預防效果,防效79%~100%,其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防效優(yōu)于咪鮮胺,1 000倍苯醚甲環(huán)唑溶液、1 000倍苯醚甲環(huán)唑+1 000倍懷農特溶液和1 500倍苯醚甲環(huán)唑+1 000倍懷農特溶液防效無顯著性差異,分別是94%,100%和100%。咪鮮胺和苯醚甲環(huán)唑在盆栽試驗中對楊梅凋萎病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防效54%~77%,其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防效也優(yōu)于咪鮮胺,1 000倍苯醚甲環(huán)唑溶液+1 000倍懷農特溶液和1 500倍苯醚甲環(huán)唑+1 000倍懷農特溶液,防效分別為77%和74%,無顯著性差異,優(yōu)于1 000倍苯醚甲環(huán)唑溶液的防效。懷農特本身對病害的防效不顯著。
表3 懷農特對農藥的減量及增效作用
2.5 綜合防治技術對楊梅果園凋萎病發(fā)生的有效控制
表4顯示,經過3年針對性農藥的合理使用及2年的綜合防治,瑞安、天臺和仙居的3個楊梅果園凋萎病都得到有效控制,防效89.9%~96.1%,樹勢健康中庸。對照果園從2009年開始發(fā)病到2013年12月底調查,3個果園85%以上的樹體瀕臨死亡,發(fā)病率均達到100%,病情指數都超過73%。
表4 2年綜合防治對楊梅果園凋萎病的防效
在冬季杭州的露天環(huán)境內,從12中旬到3月中旬,所有枝剪傷口和葉痕位置接種病菌后都發(fā)生凋萎病死亡。浙江楊梅的主產區(qū)臺州和溫州等地,冬季溫度較杭州更高,溫差更小,相對濕度更大,所以冬季在楊梅果園內修剪的傷口和葉片脫落后的葉痕位置應成為凋萎病菌侵入的重要時間和位置。但楊梅果園的傳統管理方法中,石硫合劑是冬季清園的常用藥劑,對楊梅凋萎病菌的毒力效果很差[17],加上浙江冬季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大,這使凋萎病菌在冬季楊梅葉片脫落和修剪傷口較多時更易侵入楊梅樹體,積累致病,故冬季楊梅園內仍經常發(fā)現青枯及干枯的凋萎病樹枝。所以要高度重視楊梅果園的冬季管理,采用有效的清園方法。
20世紀90年代對加強病害的冬季防治措施已受到重視[20],但藥劑選擇還是以礦質肥料為主。已有研究證據表明,冬季新鮮修剪傷口是葡萄干腐病的主要侵染入口,施用藥劑及時保護新鮮傷口能有效防止病菌的侵入[22-23]。楊梅實際管理中傷口的保護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本研究中傷口涂抹保護劑能有效保護楊梅免受凋萎病菌的侵染,建議楊梅果園管理中推廣應用。
硫酸亞鐵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可用于水的絮凝凈化,也可用作農藥防治小麥黑穗病、蘋果和梨的疤痂病、果樹的腐爛病,還可用做鐵質強化劑、果蔬發(fā)色劑等營養(yǎng)增補劑,也可作為植物鐵元素的補充劑,防治植物因缺鐵而發(fā)生的生理性病害。10%硫酸亞鐵和1%粗硫酸可有效地進行葡萄黑痘病的苗木消毒[24],硫酸亞鐵還能誘導蘋果樹和西瓜產生抗病性[25-26]。筆者研究發(fā)現,硫酸亞鐵能抑制凋萎病菌分生孢子萌發(fā)。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硫酸亞鐵溶液對楊梅凋萎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而且在試驗濃度下對楊梅沒有毒害作用,可配合農藥交替使用,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另外楊梅為無外果皮的裸果,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目前生產上在楊梅成熟前40 d內禁止使用任何農藥,但這可能對楊梅病蟲害的侵入提供機會,在楊梅果實成熟前合理使用硫酸亞鐵將會既降低使用農藥的風險,又達到病害預防和防治的目的。
生防菌在果樹系統性病害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例如銅綠假單胞菌防治香蕉枯萎病[27]。本研究發(fā)現,生防菌對楊梅凋萎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且本課題組研究發(fā)現,與健康樹體相比,凋萎病發(fā)生嚴重的樹體根圍菌群變化較大,這提示我們可以根據根圍生態(tài)的變化,開發(fā)研究對楊梅根圍改善效果更好的生防制劑進行土施,增強生物制劑對楊梅健康生長的作用。
懷農特是近年來農藥公司新開發(fā)的能增強藥效、有一定防病殺蟲效果的天然無毒植物油助劑,能降低噴霧藥液的表面張力,提高農藥產品在植物表面的粘附性、展著性和滲透性,減少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藥效。但這類產品價格較貴,在楊梅病害防治中大面積推廣可能成本較高??蛇m量推廣,同時開發(fā)更經濟和安全的農藥助劑。
綜合防治技術一直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8,20-21]。 本研究的綜合防治技術,不但使用了通過室內毒力評價篩選出的有針對性的農藥,更重要的是對化學農藥的使用時間和方法進行了改進,而且強調冬季清園以及芽體萌動、枝梢抽生前使用上述農藥,強調修剪完成和采果完成后馬上使用農藥可防止病害侵入。針對修剪過程,強調病枝和健康枝分別修剪,且注意剪刀及時消毒。篩選到的5種農藥雖然殺菌機理不盡相同,但如果過量連續(xù)使用,不但會引起農藥殘留過高,還會引起病菌的抗藥性問題。所以本文綜合防治技術引進了生物制劑,有誘導植物產生抗性的好快,也有改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申嗪霉素和蠟芽菌。綜合防治技術的重點是要培養(yǎng)健康中庸的樹勢,既能抵抗病菌的侵入,又能保證一定的結果量。研究建議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增加楊梅有機肥及緩釋肥的使用。
[1] 求盈盈,任海英,王漢榮,等.楊梅突發(fā)性枝葉凋萎病發(fā)病調查與病原接種研究 [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1(1):98 -100.
[2] REN H Y,Li G,Qi X J,et a1.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stalotiopsis spp.causing twig b1ight disease of bayberry(Myrica rubra Sieb.&Zucc)in China[J]. European Journa1 of P1an t Patho1ogy,2013,137(3):451 -461.
[3] 鄭錫良,任海英,徐云煥,等.凋萎病對楊梅樹體鈣吸收和分配的影響 [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3(2):183-185.
[4] 鄭錫良,任海英,徐云煥,等.凋萎病對楊梅的氮吸收和分配的影響 [J].中國南方果樹,2013(1):64-66.
[5] 任海英,方麗,戚行江,等.枝葉凋萎病對楊梅根際菌根的影響 [J].浙江農業(yè)學報,2012,24(1):81-84.
[6] Ren H Y,Li G,Liang S M,et a1.Effects of cu1ture media,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and environmenta1 factors on myce1ia1 growth and sporu1ation of 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 strains,the agent of bayberry twig b1ight in southern China[J].Asia Life Sciences,2013,22(2):713-727.
[7] 任海英,李崗,戚行江,等.楊梅凋萎病菌異色擬盤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浙江農業(yè)學報,2013,25(6):1306-1317.
[8] 孫化田,陳國貴,曹若彬.中國擬盤多毛孢屬四個新組合種 [J].浙江農業(yè)大學學報,1990,16(增刊2):151 -154.
[9] 孫化田,曹若彬.寄生果樹上的擬盤多毛孢屬真菌的鑒定[J].浙江農業(yè)大學學報,1990,16(增刊2):179-185.
[10] 葛起新,陳育新,徐同.中國真菌志,擬盤多毛孢屬[M].2009,38.
[11] 賀春萍,鄭肖蘭,李銳,等.紅毛丹灰斑病病原菌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 [J].果樹學報,2010,27(2):270-274.
[12] 陳長卿,張博,楊麗娜,等.越橘圓斑病病原菌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 [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1,39(1):95 -98.
[13] 竇彥霞,瞿付娟,于曉東,等.枇杷花腐病病原生物學特性研究 [J].中國南方果樹,2009,38(1):47-50.
[14] 張小媛,何紅,胡漢橋,等.紅海欖赤斑病病原菌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 [J].植物病理學報,2009,39(6):584 -592.
[15] Keith L M,Ve1asquez M E,Zee F T.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stalotiopsis spp.causing scab d isease of guava,Psidium guajava,in Hawaii[J].P1ant Disease,2006,90:16-23.
[16] 楊秀娟,陳福如,何玉仙.枇杷擬盤多毛孢菌的生物學特性及殺菌劑的藥效研究 [J].福建農業(yè)學報,2003,18(2):89-92.
[17] 任海英,戚行江,陳安良,等.十種殺菌劑對楊梅凋萎病的藥效評價 [J].果樹學報,2013,30(5):835-840.
[18] 閻應理,荊志剛.蘋果樹腐爛病綜合防治技術 [J].果樹科學,1988,5(4):191-192.
[19] 李昌懷,陳修會.蘋果輪紋病綜合防治技術 [J].果樹科學,1989,6(3):189-190.
[20] 王克,王春強,李連春,等.梨黑星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技術 [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1990,21(專輯):21 -24.
[21] 成巨龍,孫渭.煙草不同發(fā)育階段對赤星病的抗性表現與綜合防治技術 [J].植物保護學報,2001,28(1):44 -48.
[22]ú rbez-Torres J R,Gub1er W D.Susceptibi1ity of grapevine pruning wounds to infection by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and Neofusicoccum parvum[J].P1ant Patho1ogy,2011,60:261 -270.
[23] Díaz G A,Latorre B A.Efficacy of paste and 1iquid fungicide formu1ations to protect pruning wounds against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grapevine trunk diseases in Chi1e[J].Crop Protection,2013,46:106-112.
[24] 朱慧真,曾驤,陳延熙.防治葡萄黑痘病的苗木消毒試驗初報.植物病理學報,1955,1(2):205-209.
[25] 楊洪強,張連忠,李軍.草酸和硫酸亞鐵能夠誘導蘋果樹產生抗病性 [G].中國園藝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1:73-75.
[26] 趙建方,陳洪美,范廣華,等.草酸與硫酸亞鐵對西瓜炭疽病抗性誘導的研究 [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3(3):15 -17.
[27] 余超,肖榮鳳,劉波,等.生防菌FJAT-346-PA的內生定殖特性及對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J].植物保護學報,2010,37(6):493-498.
(責任編輯:張瑞麟)
0528-9017(2014)12-0000-00
文獻著錄格式:任海英,戚行江,梁森苗,等.楊梅凋萎病綜合防治技術試驗 [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4(12):0-0.
2014-08-04
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農業(yè)項目 (2012C12009-5);國家公益性行業(yè) (農業(yè))科研專項 (201203089)
任海英(1974–),女,副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果樹病理學。E-mai1:renhy@mai1.zaas.ac.cn。
戚行江,男,研究員,從事果樹育種、栽培及病理學研究工作。E-mai1:qixj@mai1.zaas.ac.cn。
注:感謝仙居縣林業(yè)局王康強推廣研究員、天臺縣特產技術推廣站王繼燦高級農藝師、臨海市特產技術推廣總站顏麗菊高級農藝師和朱瀟婷對試驗做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