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
(許昌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的關(guān)系研究
陳瑞
(許昌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本研究對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的關(guān)系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拖延程度較高,自我控制水平不高。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在性別、年級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各維度均存在顯著的負相關(guān)。
大學生 拖延行為 自我控制 關(guān)系研究
拖延行為是指個人面對一定要完成的工作時不能即刻投入身心并按時完成,而是有意做與其不相關(guān)的活動,并將之延遲的現(xiàn)象[1]。大學生拖延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學業(yè)活動和日常生活行為兩方面。研究結(jié)果顯示,92.9%的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學業(yè)拖延行為[2]。古語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蓖涎有袨闃O大地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對大學生的成才極為不利。
影響拖延行為的因素很多。有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調(diào)節(jié)失敗是學習拖延產(chǎn)生的原因,個體因不能對自我進行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導致任務(wù)不能按時完成,從而造成拖延[3]。自我控制是指個體主動調(diào)適自己的心理及行為的過程,尤其指個人能夠果斷抑制短時沖動進而獲得長遠目標成就的心理過程。主要在抑制沖動、健康習慣、抵制誘惑、專注工作和節(jié)制娛樂五個方面引發(fā)和抑制個體的行為[4]。本研究擬調(diào)查大學生的拖延狀況及與自我控制的關(guān)系,從而為拖延的干預提供依據(jù)。
2.1 被試
采取隨機整群抽樣法從某大學抽取206名被試,其中男生102人,女生104人,大一52人,大二46人,大三54,大四54人。
2.2 測量工具
一般拖延量表(GPS),由Lay(1986)編制,內(nèi)容涉及學業(yè)、日常生活行為,包含20個項目,量表采用五級評分法,該量表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108[5]。
自我控制量(SCS),由譚樹華、郭永玉修訂的自我控制量表,包括沖動控制、健康習慣、抵制誘惑、專注工作及節(jié)制娛樂五個維度,共19個項目。量表采用五級評分,其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62。[4]
3.1 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的整體狀況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拖延得分為54.46±9.51,四個年級大學生中無拖延者12人,占6%,輕度拖延者47人,占23%,中度拖延者80人,占39%,重度拖延者67人,占32%。由此看出,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為,其中以中度拖延和嚴重拖延者居多,可見大學生拖延情況不容樂觀。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沖動控制、健康習慣、抵制誘惑、專注工作及節(jié)制娛樂各維度平均得分為3.39、3.05、3.15、3.05、3.46,由此看出,大學生自我控制水平不高。
3.2 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的性別差異
表1 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的性別差異
由表1可知,大學生的拖延行為和自我控制不存在性別差異。
3.3 大學生拖延行為自我控制的年級差異
表2 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的年級差異
由表3可知,在大學生的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均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
3.4 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的相關(guān)
表3 拖延行為與成就動機、自我控制的相關(guān)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大學生一般拖延行為與沖動控制、健康習慣、抵制誘惑、專注工作及節(jié)制娛樂均存在顯著的負相關(guān)。
研究表明大學生存在較高程度的拖延行為,其中以中度和嚴重拖延者居多,和已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這和大學生來自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及壓力大大減少,整體上比較懶散有關(guān)。研究也發(fā)現(xiàn)拖延行為和自我控制水平呈顯著負相關(guān),而在本研究中,大學生的自我控制水平也不高。尤其是在健康習慣和專注工作兩個維度上。大學生活和高中時代相比,學習的壓力和緊張程度也大大降低,大學生可以自己選擇一些課程,其自由靈活度增加,沒有緊湊的時間安排表,閑散的生活讓大量學生缺乏良好的計劃,沒有好的生活習慣。因為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很難抵制外界誘惑,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好玩的沖動,往往把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wù)推遲,從而產(chǎn)生拖延行為,比如等到老師催作業(yè)時才連夜趕,沒課時便會起得很晚,等到?jīng)]衣服穿時才想起洗衣服。在高中時代,學生的生活被穩(wěn)定地安排為“三點一線”,因此,大學生活最好能有一個過渡階段,讓學生自己先安排一個相對充實的時間表,從被動選擇逐步過渡到自覺安排,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實現(xiàn)奧爾波特所言的機能自主。這個過渡需要教師尤其是輔導員的引導,將學生組織起來一起實施。因為已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團體干預比自主干預對學生的拖延行為改善效果更好[6]。
同時,本研究中被試的拖延和自我控制水平均不存在性別差異和年級差異。關(guān)于這一點,已有的研究結(jié)果并不一致。從本研究中可以得到啟示的是,對于所有大學生,拖延行為和自我控制水平都是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問題。
5.1 大學生的拖延程度較高,自我控制水平不高。
5.2 大學生拖延行為與成就動機、自我控制在性別、年級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5.3 大學生拖延行為與自我控制各維度均存在顯著的負相關(guān)。
[1]蒙茜,鄭涌.拖延研究述評[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32(4):9-12.
[2]楚翹,肖蓉,林倩.大學生拖延行為狀況與特點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8):970-972.
[3]張傳花,司繼偉,張寶成.學習拖延影響因素研究述評[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10,26(1):108-110.
[4]譚樹華,郭永玉.大學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5):468-470.
[5]丁海龍,趙力強.大學生自我控制、成就目標定向與拖延的關(guān)系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2,(4):132-133.
[6]趙紅艷.碩士研究生學業(yè)拖延干預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本文獲得許昌學院科研基金項目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