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寧+宮娜
隨著國際間日益密切的交往和交流,具備相當水平的外語知識和外語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學生應如何做才能提高英語交際能力而不被時代所淘汰呢?我認為首先應提高英語聽力能力,這樣才能聽得懂、學得會、用得好。本文擬就這個問題談一些自己的實際教學中的做法。
一、心態(tài)要端正
有一句話說的好:“態(tài)度正,一切都正”,當然要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也不例外。 我們的學生大多數(shù)在進行聽力訓練時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聽不懂、不愛聽。殊不知,聽不懂本身就是聽力訓練的起點;不愛聽慢慢興趣全無。所以,首先我們就要端正學生訓練聽力的心態(tài),不畏懼、耐心來,這樣聽覺器官慢慢地就能對聲音信號做出敏感反應,從而提高思維理解能力。當然在聽的時候我們也讓學生學會放棄一些聽不懂、聽不真切的詞匯,學會根據(jù)語境去猜測詞義,并根據(jù)句子的語氣去揣摩文章的真實意圖等,通過課上、課下持之以恒地訓練,就能循序漸進地提高了聽的效果。
二、基礎(chǔ)要加強
聽力是一種領(lǐng)會能力,是通過不斷的強化訓練而形成的一種聽音辨音和聽音會意的綜合能力。學生的基礎(chǔ)知識掌握熟練程度直接影響他們聽力時的理解及反應速度。所以老師在訓練聽力時要加強學生對基礎(chǔ)知識的熟練掌握。第一,強把單詞記憶關(guān)。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豐富的詞匯往往有助于聽力的提高。第二,強把學生語音關(guān)。在課上朗讀時發(fā)音要準確、流利、自然。第三,強把學生朗讀技巧。例如在教學重讀、連讀、失去爆破或不完全爆破等語音知識時強調(diào)學生注意句子的節(jié)奏、語調(diào)和重音。這樣,在聽力時才能保證學生能聽清楚句子的意思,進而也能把握文章的含義。
三、語境要培養(yǎng)
我們知道詞匯的意義是在具體的語境中體現(xiàn)的,而要盡可能快地提高學生們的聽力能力,必須將他們的大腦思維充分放在一個合適的聽英語的環(huán)境里,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制造聽的機會。比如我們在課堂上要盡可能用英語講課,用英語跟學生交流,這樣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時時處處都能把聽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再者我們還利用每周安排的“我聆聽 我快樂”聽力時間,讓學生收聽各種體裁的聽力內(nèi)容,并做好相應練習。還有我們還精選了發(fā)音純正、語速適中或略快的英、美原版材料讓學生去聽,這樣能更真切地去訓練學生的聽力。
四、訓練要強化
我們知道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單純依靠數(shù)量能解決的,聽力能力的提高應該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除了要端正學生的心態(tài)、加強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注重語境的培養(yǎng),還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強化:(1)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語音現(xiàn)象和數(shù)字人名地名表示法,因為在聽的過程中 多種語音現(xiàn)象并存和數(shù)字人名地名等同時出現(xiàn)在語速較快的聽力材料中,學生反應不過來,出現(xiàn)了理解困難,從而影響了聽的效果。(2)材料要做到精選,要循序漸進。如:我在選聽力材料時都是從最基本的單詞開始,然后慢慢地到短文,這樣學生們也在循序漸進中提高了聽力能力。(3)注重授人以“漁”。我們知道掌握了一些好的聽力方法學生會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學中教給學生:聽之前,先快速把要聽的題干和選項預覽一遍,將要聽的內(nèi)容積極想像、推理和判斷,為聽打下良好基礎(chǔ);聽之時注意說話人不同的語氣和語調(diào),推測其身份和其說話的意圖,并且在聽之時還要學會分配自己聽的注意力,要讓大腦在不斷吸收和存儲信息的同時又能使思維連貫起來,這樣才能達到全面理解,進而做出正確判斷。
總之,聽力能力的提高是聽出來的,只有平時讓學生們多聽多練,他們的聽力能力才能逐步提高。當然在訓練學生聽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層層突破,循序漸進,精泛讀結(jié)合,聽寫結(jié)合,聽譯結(jié)合,注意聽音辨音和有效的方法等,快速的語感反應和熟練技藝的運用,并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相信,日久天長,學生們的聽力能力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