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少云
摘 要:工程測量是工程設計、施工和竣工運營管理等各個階段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工程測量除了要有測量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一個工程從開始階段到竣工階段,工程測量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曾在基層工作,所以積累了不少現(xiàn)場經(jīng)驗,對工程測量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對工程測量工作的介紹和個人在工作中的認識,以期為今后工程測量工作提供相關經(jīng)驗。
關鍵詞:工程測量;測量放樣;水準測量;控制測量
中圖分類號:TU19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1-0065-02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門復雜的學科,綜合了多個專業(yè),如技術、經(jīng)濟、管理等,各個專業(yè)之間相互依賴,相互貫穿:技術的任務是把圖紙上的東西搬到現(xiàn)場,讓人看到實物;經(jīng)濟方面也就是工程造價,其任務是控制成本,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管理則是對項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組織和安排,控制施工進度,按時完工。而工程測量就是一門技術,在施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工程測量定義
工程測量就是在工程施工中用各種工具來定長度、距離和三維坐標。工程的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和運營管理階段都需要工程測量。工程測量中常用到的工具有:50 m長的皮尺、水準儀、經(jīng)緯儀、全站儀和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等。
2 工程開工前的水準點和導線點的閉合
工程上有個名詞叫“交樁”,就是設計單位給施工單位的原始坐標點。在開工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都要踏勘施工現(xiàn)場,熟悉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與施工圖紙比較,看看是否有潛在的風險,以便在開工前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解決,防止在工程進行中出現(xiàn)窩工等情況而拖延工期,造成損失。設計單位會與施工單位根據(jù)現(xiàn)場進行商討,給幾個水準點和坐標點,這些點多是GPS儀器測出,精度都符合工程的需要。這些點的定位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如果少了,就不夠用或者精度不高;如果太多,就多余了。另外,如果離施工現(xiàn)場太遠,就不方便使用。所以說,定點也是需要經(jīng)驗的。
交樁完成之后,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要對水準點和導線點分別進行復測,檢驗其精度是否符合工程的精度要求。水準點的復測需要用水準儀,設計單位給的N個水準點構成了某種形式,一般分成三種,即附合水準路線、支水準路線和閉合水準路線,工程上多是第一種和第三種。附合水準路線就是從某個已知高程的水準點出發(fā),沿路線進行水準測量,最后連測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準點上。閉合水準路線就是由某一已知高程的水準點出發(fā),沿路線進行水準測量,最后回到原來的水準點上。閉合導線點要用到全站儀,方法和閉合水準路線類似。外業(yè)測完之后就是內(nèi)業(yè)計算了:如果算出來的精度符合工程要求,則可以使用;如果精度超出要求,則得聯(lián)系設計單位重新給點,再重新閉合。
3 放樣道路紅線
市政工程是在市區(qū)施工,新修道路時會涉及到拆遷,這時就需要把圖紙涉及的紅線放樣到地面上,紅線內(nèi)就是施工范圍,房屋在紅線內(nèi),則需要拆遷。
在有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實時動態(tài)差分法(RTK)前,紅線的放樣要用到全站儀,把坐標點或者是線型放樣到地面上。有了RTK之后,這項工作就輕松了,將已知坐標和放樣點輸?shù)絉TK中,手持移動站跟著RTK的指示找點就可以了,線型就放出來了。RTK是GPS測量方法的一種新的突破。其原理是:基準站對所有可見衛(wèi)星進行連續(xù)觀測,將測得的數(shù)據(jù)反饋到移動站,同時電子手簿得到三維坐標,此項工作僅需要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作業(yè)效率。幾年前市面上銷售的RTK都是進口的,價格也昂貴,工程上如果買這種儀器使用,成本就太高了?,F(xiàn)在中國也掌握了這門技術,自主品牌也涌現(xiàn)了出來,精度高,價格也不貴,施工單位買這種儀器也能承受得了,工程測量也方便快捷,效率也高。
4 地下管線的開挖
施工是有工序的,亂了順序,就會延誤工期,造成損失。市政道路的施工是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淺。地下就是地下管線,測量人員需要定管線的走向和高低,定方向就要用到全站儀或者經(jīng)緯儀,有RTK就更好了。定方向的原理就是根據(jù)已知點放樣待求點,定高低就是根據(jù)已知水準點定出圖紙給出的設計高度。
5 恢復道路中線
地下管線結束之后就是路面了,也就是路面結構。測量人員需要做的就是道路中線的放樣、路邊線的放樣和路上的各種線型。在路面結構的施工中,還需要水準測量定出各個結構層的設計高程。在定設計高程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好精度,路面結構材料造價很高,誤差將直接影響成本。
6 結束語
工程測量是一門技術學科,是一種很辛苦的行業(y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崗位,可以說它是施工的眼睛,它決定了方向和高度,而精度帶來的誤差也會影響成本。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變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測繪理論將會更豐富,測量技術會更先進,測量儀器會更輕便快捷,精度會更高,測量方法會更簡單,測量工作者們會更輕松。
參考文獻
[1]陸國勝.測量學[M].第三版.北京:測繪出版社,2000.
[2]李青岳,陳永奇.工程測量學(修訂版)[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5.
[3]王丹.工程測量的發(fā)展與需求[J].測繪通報,2003(4).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