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
【概況】 2013年已完成和正在實施水利項目共19個,計劃投資2.52億元。其中,農村“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涉及72個村,共解決9.0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國家投資2819萬元,解決5萬名群眾吃水問題,項目已基本完工;縣投資1755萬元,共解決31個村、4.09萬名群眾吃水問題,已全部完工。水庫除險加固,總投資1327.4萬元,完成了邊莊、晁莊、孫溝、北水峪4座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老龍窩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成功申報全國水土保持治理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0萬元,年度完成60%。同時,投資360萬元,改造和新建管網(wǎng)10千米,新增自來水用戶800戶,實現(xiàn)縣城自來水覆蓋率95%,普及率85%。
【防汛抗旱】 5月中旬,對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境內的河道、水庫、橋涵等度汛工程進行汛前隱患排查,查出隱患74處,針對查出的隱患,逐一登記,限期整改,對整改不能到位的,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完善和修訂中小型水庫的防汛應急預案,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加強防汛料物儲備和防汛隊伍建設,準備麻袋12萬條,編織袋27萬條,編織布3960平方米,樁材1.7萬根,救生衣1400件,救生圈200件,沖鋒舟1艘,巡邏艇1艘,建立各級防汛搶險隊員2.3萬人。7月19日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各鄉(xiāng)(鎮(zhèn))武裝部民兵300余人,成立防汛搶險隊,在李莊鄉(xiāng)程寨溝開展了防汛演練。同時,嚴格實行防汛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汛情上傳下達及時準確,確保了汛期沒有發(fā)生人員傷亡事故。
面對嚴重旱情,全力抓好抗大旱、保民生、促發(fā)展工作。抽調20余名技術人員深入鄉(xiāng)(鎮(zhèn))村指導抗旱救災,組織和幫助農民開展生產自救,形成抗旱工作合力,利用縣財政投入抗旱資金95萬元,為前營、大營旱情比較嚴重地區(qū)緊急打抗旱應急機電井18眼,利用省財政抗旱資金72萬元,分別在周莊、楊莊、大營、商酒務、前營等鄉(xiāng)(鎮(zhèn))打井32眼;抗旱服務隊投入人力298人次,抗旱設備210臺(套),水管1萬多米,澆灌面積1867公頃;協(xié)調資金100萬元,調用昭平臺水庫水源5000萬立方米,有效澆灌耕地12.67千公頃;調動送水車10臺,為缺水的地區(qū)送水,確保群眾的生活用水。
【水政水資源管理】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大水利規(guī)費的征收力度,依法按標準征收,全年征收水利規(guī)費260萬元;依法查處水事違法案件10起,限期整改9起,處罰1起,沒有發(fā)生一起行政復議或上訴、敗訴和行政不作為行為,結案率達到100%,有效維護了全縣水利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湛河(寶豐段)治理】 湛河(寶豐段)治理工程,總投資800余萬元,堅持“治污、引水、綠化、亮化、文化”的治水思路,治理共建垃圾池66個,改建拆除旱廁194個,清理雜物70萬公斤,規(guī)范合理臟亂差地段15處;關閉了投資2億元的潔石焦化公司,平西高速服務區(qū)、余拴志養(yǎng)豬場改造升級不再排污;拆除河道“雙違”建房2處,清除河道內植物3300平方米;投資80萬元完成了余東西排污溝治理工程;完成了全境6.2千米河道三清和河道疏浚工作;河堤栽種金絲垂柳1萬棵,種植斑茅1300株,黃楊1.8萬垛;建景觀拱橋4座,修建休閑娛樂廣場1處。
(夏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