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葡萄透翅蛾防治技術
利用庭院栽培葡萄,不僅能增加經濟收益,實現(xiàn)鮮食葡萄的自給自足,而且能美化居住環(huán)境,遮陰納涼。但庭院葡萄多采用棚架式栽培,管理中多有不便,易導致葡萄透翅蛾嚴重發(fā)生。近幾年,筆者對庭院葡萄透翅蛾的發(fā)生情況進行了調查,并進行了防治試驗,現(xiàn)將結果總結如下,供讀者朋友參考。
葡萄透翅蛾屬鱗翅目、透羽蛾科,在我國各葡萄產區(qū)幾乎均有分布,以幼蟲鉆蛀枝蔓,枝條受害后易被風折而枯死。葡萄主枝受害后,葉片發(fā)黃,樹勢衰弱,會造成大量落果,甚至整株枯死。
在大田葡萄栽培中,因病蟲害防治及時,該蟲發(fā)生輕微,但在庭院葡萄上發(fā)生比較普遍,且各葡萄品種都有發(fā)生,危害嚴重。2008年,筆者對庭院葡萄進行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其蟲株率為96%,新梢受害率平均達47%。
葡萄透翅蛾幼蟲蛀食新梢、葉柄、穗軸等部位,以危害新梢為主。幼蟲孵化后絕大部分蛀入嫩莖,僅有少數(shù)蛀食葉柄,蛀口發(fā)紅。幼蟲蛀入葉柄后,沿葉柄基部往上鉆蛀,葉片易折斷。穗軸被害后果穗萎蔫,嚴重影響葡萄正常生長和結果。鉆蛀孔外常有條狀蟲糞。木質化的枝蔓髓部被蛀后,受害部常腫大,葉片發(fā)黃干枯,果實萎蔫脫落,被蛀食的莖蔓易折斷。到冬季修剪時,由于葡萄生長后期部分老熟幼蟲已蛀入2年生枝甚至老蔓,因而會出現(xiàn)大量枝蔓枯死現(xiàn)象。
葡萄透翅蛾一般每年發(fā)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葡萄枝蔓內越冬,翌年4月初葡萄發(fā)芽時開始活動取食,4月下旬開始化蛹,蛹期10天左右。一般成蟲在5月上中旬羽化(葡萄開花期),成蟲行動敏捷、飛翔力強,有趨光性,羽化交尾后1~2天產卵,每頭雌成蟲平均產卵45~85粒;卵散產于葡萄葉腋、葉片、嫩梢等處;5月中下旬為產卵盛期,卵期8~15天,孵化率為84.2%;成蟲壽命6~7天。據(jù)觀察,葡萄透翅蛾幼蟲最早于5月中旬(盛花期)蛀入嫩梢為害,孵化盛期為5月下旬。初孵幼蟲多從嫩梢的葉腋或幼梢摘心處蛀入,蛀口常有蟲糞。幼蟲沿枝蔓髓部先向嫩梢頂端方向蛀食,使新梢很快干枯,然后轉向新梢基部方向蛀食,使枝條慢慢枯萎。隨著蟲齡的增加,幼蟲食量也不斷增大,為害也越來越嚴重。7月中旬以后,幼蟲逐漸向二年生枝和老蔓蛀食,常使較大枝蔓枯死;老熟幼蟲至11月上旬停止為害,在蛀道內休眠越冬。
通過幾年的防治試驗,筆者認為:冬季剪除被害枝蔓、消滅越冬蟲是治“本”措施;初花期噴藥,可有效控制幼蟲發(fā)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人工剪除被害枝梢及注射藥劑的方法,雖然既能有效殺死幼蟲,又不污染環(huán)境,但操作麻煩,易遺漏,防治不徹底。
1.農業(yè)防治。①人工剪(摘)除被害枝梢。冬季修剪時,仔細剪除被害枝蔓,以消滅越冬幼蟲。剪下的帶蟲枝蔓應在成蟲羽化前銷毀。在葡萄生長季節(jié),應從幼蟲蛀入開始,經常檢查新梢是否凋萎,葉片或葉緣是否干枯,枝條上是否有蟲糞或蛀孔,及時摘除被害梢,消滅幼蟲,防止其繼續(xù)為害。②誘殺成蟲。每年6月份起懸掛透翅蛾性誘劑誘殺成蟲。
2.噴藥防治。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期為葡萄盛花期,即成蟲羽化盛期,宜在花后進行,可選用18%高滲型氧樂果乳油,既可殺滅成蟲、卵、初孵幼蟲,又可通過葉片吸收進入枝蔓組織內部,殺死已蛀入的幼蟲。施用方法:將18%氧樂果乳油(高滲型)1 000倍液均勻噴布于葡萄葉片背面,間隔10天噴1次,連噴3次;采果前3周停用。因為幼蟲蛀入枝蔓之后較難防治,所以應抓住成蟲產卵前后及卵孵化前期進行防治,可選用25%滅幼脲Ⅲ懸浮劑2 000倍液或20%除蟲脲懸浮劑3 000倍液噴施1~2次,注意噴勻、噴透(至藥液滴而不流為止),以消滅成蟲和卵,控制蛀入幼蟲的數(shù)量。
3.用注射法防治蛀道內幼蟲。如不愿采取噴藥法防治,而幼蟲已蛀入新梢基部或較粗枝蔓,可先用一個帶柄的細針錐在被害枝上探知幼蟲蛀食的大概位置,然后用注射器從該位置向蛀道內注入50%敵敵畏乳油10倍稀釋液1毫升,以熏殺幼蟲;也可直接將藥液從糞便排出孔注入,藥劑濃度宜在100倍左右,注后包扎可起封殺作用。對幼蟲為害較重的葡萄園,可用鑷子夾上棉球,蘸浸敵敵畏5~10倍液直接涂抹被害處,再用塑料薄膜包扎,也有殺蟲效果。切忌在果實采收前用藥。
張國棟 河南省尉氏縣成人中等專業(yè)學校47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