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何軍, 何冬冬
(西安工業(yè)大學理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32)
高校學風綜合評價模型研究
——以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個學院為例
張麗麗, 何軍, 何冬冬
(西安工業(yè)大學理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32)
學風是高校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礎, 學風建設更是高校綜合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 通過構(gòu)建學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把改進的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相結(jié)合, 建立高校學風綜合評價模型.通過該模型, 不僅可以確定影響學風的主要因素, 而且可以了解被評價單位的學風綜合狀況. 最后以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個學院的學風評價為例, 并對其做實證分析, 驗證了該模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高校學風; 綜合評價; 改進的層次分析法; 模糊綜合評判
學風是高校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礎, 而學風建設是實現(xiàn)高校辦學目標、提高辦學層次的重要途徑, 是學生成長、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手段, 更是成功素質(zhì)教育辦學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優(yōu)良的學風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條件, 是教育質(zhì)量的重要內(nèi)涵.運用科學的方法, 準確有效地評價高校學風狀況, 找出影響學風的主要因素, 是推動高校學風建設的有效手段, 并最終為管理者提供參考依據(jù).
目前國內(nèi)外對高校學風綜合評價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意義的研究結(jié)果.例如: 2010年劉超在文[1]中從人力資源、物資保障、成長平臺、效果評價四個方面給出了高校學風評價體系; 2011年宋志鵬在文[2]中從學生的學習行為、思想品德行為、日常行為出發(fā)構(gòu)建學風評價體系, 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學風進行了綜合評價.然而傳統(tǒng)的層次分析法也存在明顯的不足, 例如: 在一般評價過程中, 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在客觀性方面相比是有所提高, 然而當因素過多(超過9個)時, 標度工作量太大, 易引起專家的反感和判斷混亂[3]; 判斷矩陣一致性[4]在實際問題當中很難達到要求, 致使很多時候修改后的判斷矩陣并不是專家最初所給矩陣, 從而很多有用的信息不能得到客觀反映, 影響了最后的評判結(jié)果. 本文通過構(gòu)建學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把改進的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相結(jié)合, 建立高校學風綜合評價模型. 通過該模型, 不僅可以確定影響學風的主要因素, 而且可以了解被評價單位的學風綜合狀況. 最后以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個學院的學風評價為例, 并對其做實證分析, 驗證了該模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在文[5]中, 作者提出學風建設綜合評價的內(nèi)涵就是根據(jù)高校學風建設的總體目標, 對其學風建設的過程和結(jié)果給予科學的評價.具體來講就是將學風建設的各項工作加以量化, 設定合理的評價指標, 通過真實信息、數(shù)據(jù)對學風的狀態(tài)、過程和結(jié)果做出的分析和考證, 借以提高高校學風建設的水平.
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選取遵循整體性、統(tǒng)一性、完備性、可獲取性原則.本文將學風的評價指標體系確定為3個方面13項指標, 見表1[6-8].
表1 學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Tab.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es on academic discipline
1)確定學風綜合評價指標權重
確定權重的方法有很多, 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層次分析法[9-10]. 層次分析法(簡稱AHP方法)是由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 是對方案的多指標系統(tǒng)進行分析的一種層次化、結(jié)構(gòu)化決策方法, 它能夠?qū)⒍ㄐ缘哪繕宿D(zhuǎn)化為定量的指標體系來解決問題. 然而AHP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其一致性水平CR<0.1往往很難滿足, 對此人們不得不修改判斷矩陣或是直接去掉一致性比率較大的判斷矩陣, 如此這樣就很難保留更多的、保持決策偏好一致的由專家意見給出的判斷矩陣, 從而丟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使得評價的結(jié)果不能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 為了彌補AHP方法的不足, 本文采用一致性概率檢驗法[11]來進行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下面是本文利用改進的層次分析法確定學風綜合評價指標權重的過程.
①一級指標權重的計算
在4所院校選取科研水平、學術水平以及學術領域地位等綜合素養(yǎng)較高的7位專家, 通過問卷對7位專家進行訪問調(diào)查, 利用Saaty給出的9個重要性等級及其賦值, 統(tǒng)計得到7個判斷矩陣, 如下所示:
下面確立判斷矩陣A1權重:
同理采用一致性概率檢驗法對其他6個判斷矩陣做一致檢驗, 發(fā)現(xiàn)它們均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說明權重分配合理, 得出它們的權重, 考慮到所選7個專家綜合素養(yǎng)水平相當, 最后對每個矩陣所得權重進行平均, 得到一級指標U1, U2, U3的權重, 見表2.
表2 一級指標的權重Tab.2 Weight of level-1 indexes
從表2可以看出, 管理水平在學風建設中所占權重遠遠超過了其他兩個, 教師綜合素養(yǎng)次之, 這說明一所院校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決定其學風優(yōu)良的決定因素, 管理水平可謂是高校學風建設的風向標, 而與此同時其教師綜合素養(yǎng)和學習風氣又從側(cè)面影響著一所高校的學風建設.
②二級指標權重的計算
利用與確立學風綜合評價一級指標體系權重的相同方法, 得
表3 管理水平U1的指標權重Tab.3 Weight of level of management indexes U1
表4 教師綜合素養(yǎng)U2的指標權重Tab.4 Weight of teacher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xes U2
表5 學習風氣U3的指標權重Tab.5 Weight of learning style indexes U3
2)測評得分
通過前面給出各級指標的權重, 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評價對象的學風綜合狀況給出量化分值.
①單因素評判
②測評
按照上一部分建立的學風綜合評價的模型, 對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個學院的學風綜合狀況做量化評價.
1)數(shù)據(jù)來源及樣本特征
本文中實證分析所需數(shù)據(jù)全部來源于2014年3月至4月期間對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個學院進行的問卷調(diào)查, 該調(diào)查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 并嚴格遵循隨機抽樣的原則, 設計隨機抽樣實驗, 依據(jù)設計方案, 隨機抽取被評價對象為領導、輔導員、以及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 同時排除其它因素的影響, 因此該樣本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2)建立單因素評判矩陣
以理學院為例來說明建立單因素評判矩陣的步驟:
①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得到管理水平U1上的評判矩陣為:
②查表3得管理水平U1的指標權重為:
從表6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個學院的學風綜合評價成績均在70分以上, 材料與化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排名居首, 機電工程學院、理學院排名也比較靠前, 而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排名則比較靠后. 材料與化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是該校的傳統(tǒng)大院系, 學院管理層高瞻遠矚, 求真務實, 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加之他們學院基層有一些工作經(jīng)驗十分豐富、政治表現(xiàn)與工作態(tài)度十分良好的輔導員老師, 因而他們的管理水平總體非常優(yōu)秀, 另外學院擁有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 這些教師無論在教學能力還是在科研能力上都具有較高水平, 同時由于專業(yè)優(yōu)越性他們學生生源相對較好, 學生的學習風氣尤為突出.而像理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這些排名居中的學院, 他們的管理水平相對排名居首的學院較弱一些, 建議他們管理層聘請管理能力優(yōu)秀的輔導員, 適當提升基層學生輔導員薪資福利水平, 同時大力建立健全學院管理制度, 借以此來提升整體管理水平. 排名靠后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他們學生人數(shù)相對較多, 管理比較松散, 學生目標規(guī)劃不明確, 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以及上課出勤、考風考紀等方面表現(xiàn)相對較差, 影響了學院整體學風評價.總體來看, 表6反映的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個學院學風綜合評價成績良好, 同時可以看出西安工業(yè)大學的整體學風現(xiàn)狀較好, 表明該校的學風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表6 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學院學風綜合評價結(jié)果Tab.6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 for ten schools in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高等教育關系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 高校的學風狀況同時又深刻影響到青年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 本文通過構(gòu)建學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把改進的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相結(jié)合, 建立高校學風綜合評價模型, 同時以西安工業(yè)大學十個學院的學風綜合評價為例, 驗證了該模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該模型能夠簡單全面地量化一個高校的學風狀況, 希望能給高校的學風建設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幫助.
[1] 劉超. 學校學風建設及其評價體系研究[J]. 教學與管理, 2010(9): 15-16.
[2] 宋志鵬. 高校學風評價指標體系設計與實際測評[J].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 2011(3): 30-32.
[3] 吳殿延, 李東方. 層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進的途徑[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4(4): 264.
[4] 吳殿延, 李東方. 層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進的途徑[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4(4): 264.
[5] 譚振亞. 學風建設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題[J]. 德育與黨建, 2008: 23-24.
[6] 黃超, 陳文彬. 地方工科院校畢業(yè)生質(zhì)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0(4): 134-135.
[7] 呂平, 張文俊.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學風建設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2011(3): 66-67.
[8] 劉超, 王宇翔, 何學敏. 學校學風建設及其評價體系研究[J]. 教學與管理, 2010(9): 15-16.
[9] 丁艷艷, 劉英策,劉曉紅.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人員績效考核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4(2): 299-305.
[10] 陳華群.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機場活動區(qū)管理的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3(1): 38-41.
[11] 蔡海鷗, 張若欣. AHP一致性的概率檢驗法[J]. 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 2010(4): 154-160.
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n academic discipline
ZHANG Li-li, HE Jun, HE Dong-dong
(School of Science,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P.R.C.)
Academic discipline is not only the basis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also a significant guarantee of promotion of general proficiency of these schools. I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academic discipline is built by construct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es of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combining modified AHP with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which will help people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settle the situa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 At last, academic disciplines of ten schools in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model to verify the model rational and valid.
academic disciplin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dicators; improved AHP;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O189,O22
A
1003-4271(2014)04-0573-05
10.3969/j.issn.1003-4271.2014.04.20
2014-05-01
張麗麗(1973-), 女, 漢族, 山西永濟人, 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無限維拓撲學、模糊數(shù)學理論及其應用. E-mail: 313308zhll@163.com.
陜西省科技廳基礎研究計劃項目(2009JM1017); 陜西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