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么么 圖+左小朵 陳琰楓 羅大萬 石頭 效果圖由融創(chuàng)提供
隔空對話讓未來和過去邂逅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文+么么 圖+左小朵 陳琰楓 羅大萬 石頭 效果圖由融創(chuàng)提供
晨曦暮光中的碼頭,貨船鳴響著汽笛。在白象街靠近四方街的路邊,一棟圓弧門花格窗的建筑打開了大門。這間叫“江全泰號”的絲綢鋪率先把綾羅綢緞抖落出來;此時大清郵局的門也悄然打開,制服筆挺的郵差騎上泛著銀色金屬光澤的自行車飛揚而去;藥材公會漸漸喧嚷起來,36行幫的大佬們依次走進這藥業(yè)圣地;“啪”的一聲,卜鳳居的電燈亮了,身處其間的西南首富又在暗暗運籌帷幄;隨即,各色百貨、銀樓、當鋪、錢莊,沿街逶迤而去,漸次鳴鑼打鼓地加入這場合奏……這便是百年前那條中國“華爾街”每天必定鳴放的晨間奏鳴曲。
那么在未來,白象街又將奏出怎樣的雄曲與之應和?
英文導讀: In the past, Baixiang Street is considered Wall Street. Kinds of foreign firms are very busy and prosperity. We wonder how these scene will be.
卜 鳳 居
過去:藥材行當的“總舵”
藥材公會位于儲奇門羊子壩15號,1926年6月,由本地的藥材行幫“藥七幫”和外省的“藥十三幫”組建。整棟建筑以仿巴洛式風格為主,充分融合了中西建筑風格。這棟建筑記錄著渝中區(qū)下半城藥材行業(yè)的發(fā)展盛況,并于2002年3月被渝中區(qū)政府列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未來:長安俱樂部
曾經繁華一時的藥材公會在經過漫長的等待后將再次蘇醒,未來的藥材公將保留其原建筑的主題風格,同時融入長安俱樂部等特色元素,在講述百年歷史的同時將傳承重慶商會百年來“誠信為商”的傳統。這棟歷經風霜的公會,將被重新賦予生命和光彩。
過去:藥材公會附屬小學
私立興華小學位于渝中區(qū)九道門10號,1935年重慶大藥商朱君南為了解決藥幫子女讀書問題籌資興建。學校整體為青磚搭建,大樓外觀裝飾有浮雕,屬于近代折中主義建筑風格,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私立興華小學與藥材公會辦公大樓相鄰,當年很多老字號的店鋪都在其中辦公。
未來:城市時尚發(fā)布廳
一直以來,私立興華小學都是傳授新知的地方,具有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新建筑仍然保留原磚原瓦,加以現代元素修繕,以其文化、藝術背景為支撐,植入城市時尚發(fā)布廳的功能。在傳承歷史文化的同時,也熱切注重與時代接軌。今后,重慶城中各種年輕時尚元素都將匯聚于此。
過去:西南首富公館
卜鳳居建于1836年,是“西南首富”李耀庭的私人住所,建于清末,為中西合璧的精致小樓,結構錯落有致。卜鳳居占據了白象街最好的地理位置,坐南朝北,面臨長江。登上樓頂花園倚欄遠眺,近處是黃葛樹蔭遮蔽著院落,遠處是江水與青山的美麗畫卷。2009年12月被列為重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未來:企業(yè)家俱樂部項目
李耀庭經營天瑞祥票號,多謀善賈,重慶商務總會成立時,他被推為首任總理,可謂是成功商人的典范。企業(yè)家精神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力量,重新翻修后的李耀庭公館將植入企業(yè)家俱樂部項目,俱樂部以推動正氣的商業(yè)力量為使命,通過一系列活動為各界精英提供交流平臺。
過去:重慶現代郵政的開端
白象街154號,是一棟中西結合的青磚建筑,清末為大清郵局。1896年,光緒皇帝為了奪回郵政管理大權批準正式開辦國家郵政,清廷特撥庫銀150萬兩,修建郵政大樓。重慶開埠后,它成為海關辦理報關機構。如今,大清郵局與諸多重慶老建筑一樣在時間的流逝中漸漸沒落。
未來:郵政文化藏品展示廳
郵政文化藏品展示廳濃縮了重慶郵政發(fā)展的歷史,仿佛時光穿梭機,帶人們跨越時空去了解重慶郵政從千年“郵驛”歲月到第一個官辦郵局的發(fā)展歷程。不僅講述郵票背后的那些風云故事,同時也給白象街文化建設增添新的風景,還為集郵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新的學習、鑒賞與交流的好去處。
過去:重慶開埠象征
海關監(jiān)督公署建于1890年,隱藏在諸多老建筑中的這座普通磚木宅院,見證了重慶歷史上社會經濟更古未有的大變動。重慶開埠通商后,商品貿易功能強化,1891年3月1日重慶海關在此成立,這是建國
海關監(jiān)督公署
重慶海關辦事處前西部唯一的海關。2009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未來:歐洲進口古董家飾家居
未來,歐洲進口古董家飾家居館將進駐海關總署舊址,館中收藏的古董家具能讓人深切感受到西洋與中國、歷史與當下、貴族奢華與當代陳設藝術乃至上流貴族氣質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碰撞與融和,在漫長歲月中沉淀下來的品質感是任何現代家居制品無法替代的。
過去:舊時海關辦公樓
重慶海關的辦事處修建于1890年左右,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是當時海關工作人員生活與辦公的地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房屋兩側封火山墻是典型的客家移民建筑風格,而窗戶則為西式尖頂造型。從如此“混搭”的設計不難看出,當時的重慶已經開始與西方文化產生碰撞。
未來:國際品牌文化博物館、海關文化展示廳
開埠通商后,重慶設立海關辦事處,大量物美價廉的國外商品入境,開始改變重慶人的消費觀念?,F如今,重慶已然成為國際大都市,各種舶來品充斥市場豐富著重慶人的生活。未來的海關辦事處舊址將被打造成為國際品牌文化博物館,繼續(xù)向人們講述關于重慶海關那些不能忘懷的歷史往事。
過去:海關接待室
白象街民居151號為開埠時期的商號。磚木結構兩樓一底,基礎為條石砌成,外墻磚砌局部抹灰,上有撐拱,屋面改為石棉瓦。外觀特點為中西結合折中風格,是重慶開埠時期白象街的典型建筑,曾短暫作過海關接待室以及職工宿舍。
未來:報業(yè)歷史體驗中心
白象街民居151號周邊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氣息,距離它不遠的白象街15號是1897年宋育仁主辦的《渝報》和1924年肖楚女任主筆的《新蜀報》報社舊址。1938年《大公報》遷到重慶后,《大公報》第二任總編輯王蕓生也居住在白象街166號附近的一個小寓所里。如今新建的報業(yè)歷史體驗中心正是老重慶報業(yè)歷史的繁榮縮影。
過去:大來公司舊址
如果在白象街隨意游走,便會有一棟老式洋房躍入眼眶。牌匾上的字跡早已模糊不清,但是老洋樓上的圓弧門、花格窗以及精致的浮雕,讓這座建筑看起來與眾不同。這就是當時盛極一時的江全泰號。江全泰建于1850年,是開埠后美國大來公司辦事處,也是白象街往昔輝煌的見證。
江全泰號
未來:米其林星級餐廳
百年前的白象街熱鬧非凡,曾遍布洋行、錢莊,是老重慶城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如今,白象街再次迎來華麗的轉身,江全泰號舊址在傳承歷史記憶的同時,還將還原百年前的繁榮景象,坐擁豪華住宅與繁華商街,數著米其林的“星星”吃大餐,將會是一種很高級別的享受。
山西會館
過去: 反省院
重慶山西會館建于清代。在那個年代里山西商號在重慶十分活躍,山西商人相顧而相恤,山西會館就成為了山西商人增強凝聚力的地方。民國時期被改造成為反省院,是收容管教社會閑雜人員的場所。目前只有原辦公大樓保存完整,余下建筑已經在時光的長河中失去了蹤跡。
未來: 渝商文化交流中心
明清時期,凡商貿繁華處必有晉商,有晉商居處,必有會館,山西會館承載了百年來的晉商精神。如今,會館舊址將被植入新的時代精神——渝商文化交流中心,不但繼承歷史上各省會館“溝通商情,互相幫助”的精神,更是為重慶商界精英提供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