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榮
(中國石化總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北京,100083)
2013年歲末的一天,我來到位于故宮的紫禁城學會,見到學會顧問、明清檔案專家秦國經(jīng)先生,他送我《清代文書檔案制度》一書。
《清代文書檔案制度》內(nèi)容豐富,脈絡清晰,是秦國經(jīng)從事明清檔案整理和研究的又一成果。
全書由緒論開始,共16個章節(jié)。緒論首先回顧了中國歷代文書檔案制度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從夏代的典、謨、誓,到明代的詔、誥、制等,從形式到文種,從行文到傳遞,從收集到保管,都一一作了簡明的介紹,使我們對歷代的文書檔案有了概念性的了解,從而對清王朝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科技、外交、民族、宗教、宮廷、社會等各方面的歷史狀況也有認識。書中第一章《清王朝及其國家機關的特點》,概述了清朝專制制度特點:首先皇帝專制獨裁制度發(fā)展到歷史的最高峰。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和準繩。其次清王朝是以滿洲貴族為主體的封建政權,其國家機關凸顯民族歧視和民族統(tǒng)治的特點,即重要的崗位都是滿族人承擔,既便設滿漢復職,也是滿官主政。第二、三章介紹清代文書檔案制度的三個階段和文書處理機構設置。第四、五、六章分別論述了詔令文書、題奏文書、中央和地方官署來往文書制度。第七到九章分別論述了清代文書的保密和稽查制度、公文驛遞制度、印信制度。第十到十二章分別論述了詔令文書、奏疏文書、官署來往文書的格式。第十三章論述了司法、科舉、金融、外交等專門文書制度。第十四章專門論述了清代檔案制度。第十五章介紹了清代檔案的典藏。第十六章介紹清代利用檔案撰修史籍制度。書后附有清代文書檔案工作常用名詞術語,收錄相關名詞術語306條,簡要介紹了其含義和用法,對讀者閱讀和正確理解清代的檔案文獻很有幫助。
本書結構嚴謹,文字凝練,實踐性強,不僅有研究中國文書史、檔案史、清代政治史的重要參考價值,而且是廣大青年檔案工作者、文史愛好者閱讀古代文獻、從事歷史文書檔案整理和研究的必讀工具書。
清王朝中央集權、皇帝專制達到了頂峰,為維護其封建統(tǒng)治,建立起一套龐大的國家機器,而這個機器中心就是皇權,整個國家機關都是圍繞皇帝運轉的。秦國經(jīng)同我講:我國古代文書檔案,清代留下的最多也最完整,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典藏的清代檔案就有900多萬件。秦國經(jīng)正是從浩瀚的清代檔案中勘查它的脈絡,深入到檔案中梳理它的規(guī)律,研究它的內(nèi)容,理清它的問題,總結編纂出《清代文書檔案制度》一書。它為我們解讀了清代文書檔案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從而了解整個清代的國家機器是如何運轉的,皇帝是如何治國理政的。它為世人提供了了解和利用清代文書檔案的基本線索,是我們今天經(jīng)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可借鑒和參考的重要歷史資料。
秦國經(jīng)還特別提到,當年周恩來號召“檔案工作者應該向司馬遷學習”。時任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的曾三為了貫徹執(zhí)行周恩來的指示,提出:檔案館要熟悉檔案內(nèi)容,匯編檔案史料,參加歷史研究。秦國經(jīng)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利用長期從事檔案整理、保管和研究利用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先后匯編很多部有價值的檔案史料,而且還寫出《御筆詔令說清史》《乾隆皇帝與馬嘎爾尼》《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書》,以及《乾隆皇帝治理宮廷的功績》等歷史論著。秦國經(jīng)還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從事整理研究明清檔案幾十年,充分體會到總理的號召和曾老的指示的重要意義,受益匪淺。檔案的重要作用,也正是編纂歷史,以充分發(fā)揮檔案是第一手史料的功能。研究檔案大有作為,在當前我們要利用檔案,為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建設服務,為實現(xiàn)振興中華的中國夢服務。”
我們今天要繼承發(fā)揚古代文書檔案制度中嚴謹?shù)瓤山梃b的部分,同時也要剔除它過于格式化、繁瑣的一面。我們反對文山會海,但也不能該以公文形式發(fā)文的不用公文,用簡單的工作形式來替代公文,這樣勢必失去公文的法律意義。
秦國經(jīng)說:“我前半生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整理、研究明清檔案?!睂懙竭@里,想起檔案學家吳寶康前輩說過:“深入到檔案的內(nèi)容中去研究,必將結出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