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宋代文人結社研究綜述

        2014-03-11 08:29:53龐明啟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10期
        關鍵詞:會社結社詩社

        龐明啟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海淀 100872)

        [歷史·文化]

        宋代文人結社研究綜述

        龐明啟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海淀 100872)

        宋代;文人結社;研究成果

        宋代文人結社研究可分為總論類、詩社類、詞社類、怡老會類4個方面,目前,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產(chǎn)生了大量的論文和專著。但是,在研究中也出現(xiàn)了諸如會、社、盟、集會的概念界定不清;詩社、詞社、怡老會概念混淆;文人結社中產(chǎn)生的詩詞等文學作品的闡釋不夠;對怡老會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的研究明顯落后于詩社等問題。同時,這也是研究者在今后的宋代文人結社研究中需要注意和著重研究的問題。

        文人結社在唐代萌芽,在宋代大盛,數(shù)量眾多、活動頻繁,產(chǎn)生了大量的文學作品。目前就宋代文人結社所作的研究已經(jīng)非??上?碩果累累。茲就相關研究論文和專著做一個全面的梳理和把握。

        一、宋代文人結社研究總論類論文及專著

        宋代文人結社的總體把握 從總體上看,宋代文人結社的研究成果雖然不算豐富,但也取得不少成果。

        史江在其2002年博士論文《宋代會社研究》的第六章“文化娛樂性會社”的第一節(jié)“詩社、文會”中,列舉了“彭城詩社”、“潁川詩社”、“豫章詩社”、“許昌詩社”等29個詩社和文會,這些詩社和文會有的冠以地名,有的冠以人名,皆有簡短的考證①史江.宋代會社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2.。但是“與江湖詩派有關的詩社”的內(nèi)容與1996年出版的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下編“與江湖詩派有關的詩社”內(nèi)容雷同。此節(jié)最后,又總結出若干特點,頗為精當。

        2005年,許伯卿的《論宋代文學會社的繁榮及其原因》從5個方面探討宋代文學會社盛行的原因:一是“以文會友”的傳統(tǒng);二是民間結社風氣的影響;三是求雅的生活情調(diào);四是科舉考試;五是文人在亂世的聚合②許伯卿.論宋代文學會社的繁榮及其原因[J].蘇州大學學報,2005(3):73-76.。他還運用了“同輩群體效應”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但是篇幅太大,頗有游離主題之嫌。整篇文章立足點較高,尤其是第二點和第三點原因歸納非常到位。

        2005年,馬茂軍《宋代文人的群體意識與詩歌創(chuàng)作》一文從文人群體性上探討宋代文人結黨、結社、結派、結盟的意識,認為詩社是宋代文人退出政治、回歸文人本性的業(yè)余活動,是他們體現(xiàn)價值的一種形式。分析了詩社與宋詩創(chuàng)作的關系,認為詩社與詩歌流派和詩人團體皆有密切關系①馬茂軍.宋代文人的群體意識與詩歌創(chuàng)作:上[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3):80-82;馬茂軍.宋代文人的群體意識與詩歌創(chuàng)作:下[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5):89-90.。文章立足點很高,觀點亦無偏頗,但是論述得很不充分,只是簡單羅列一些基本常識。

        2008年,周揚波在《宋代士紳結社研究》一書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別對宋代的耆老會和文藝會社進行了研究。第五章第一節(jié),他在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統(tǒng)計的13個耆老會的基礎上增加至34個,以表格形式列出。第二節(jié)《洛陽耆英會與王安石變法》首先對洛陽耆英會成員進行考辨,接著從變法反對者群體的角度論述他們結社的原因,并分析各成員在元祐更化時期的表現(xiàn)。第三節(jié)考證分析南宋鄞縣耆老會中五老會、真率會、尊老會、棋社的成員以及諸會在鄞縣的作用,包括推動公益事業(yè)、教化鄉(xiāng)里、敬宗睦族3個方面。第六章“文藝會社”列舉并評述了詩社、學術會社、蓮社及其他文藝會社。其中以表格形式舉出了98個詩社,非常完備。對諸會社的評論集中在政治和文化上面,基本未涉及文學②周揚波.宋代士紳結社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8.。此書和1996年歐陽光的《宋元詩社研究叢稿》是當今宋代文人結社的研究中經(jīng)常引用的兩本專著。

        2010年,董春林在《宋代會社研究綜述》一文中對之前的宋代會社研究成果進行了概述,認為雖然研究成果很豐富,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研究視角局限、會社種類研究不均衡、理論缺失③董春林.宋代會社研究綜述[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51-57.。

        2012年,李玉栓的《中國古代的社、結社與文人結社》一文對什么是結社,結社與群體、集團、政黨等概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結社的要素、形態(tài)、類型,什么叫文人結社等基本問題進行了闡釋④李玉栓.中國古代的社、結社與文人結社[J].社會科學,2012(3):174-182.。這篇論文雖然不是專門研究宋代文人結社的,但是由于它探討的是文人結社的內(nèi)涵和外延等基礎理論,所以理當對包括宋代及其他朝代的文人結社研究起到理論和視角的啟迪作用。

        文人集會與結盟的研究 文人集會與結盟的研究,內(nèi)涵大于結社,中間也包含了不少文人會社的內(nèi)容。

        2005年,熊海英的論文《北宋文人集會與詩歌》以怡老會、曝書會、茶會、中秋聚會和詩社為基礎,在全面考察5種集會的新變上探討北宋文人集會的特質(zhì):創(chuàng)作爭勝意識和娛樂心態(tài);以題、序、注作為詩歌的補充;人我關系開始成為詩歌內(nèi)容;多以人文題材和學問入詩。文章同時認為詩話源于文人集會,集會中多有詩歌評論,文人集會與詩歌體派的發(fā)展有對應關系。最后文章探討了文人集會的思想背景,即“雅”的文化品格、“樂”的感情基調(diào)、“群”的活動方式⑤熊海英.北宋文人集會與詩歌[D].北京: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05.。文章所舉文人會社的主要案例很有典型性,對文人集會中詩歌創(chuàng)作心態(tài)、方法與詩歌內(nèi)容的歸納也非常到位,思想背景的挖掘也很到位。但是文章沒有對文人集會與結社進行概念上的區(qū)分,也沒有對集會中產(chǎn)生的詩歌與其他場合下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不同點進行說明。

        2009年,廣西師范大學的肖昌菊、王淋淋以宋代文人的結盟風氣與文學的關系為研究對象,分別創(chuàng)作了《宋初三朝文人的結盟風氣及詩史意義研究》和《南宋文人的結盟風氣及文學史意義研究——以“兩浙地區(qū)”為中心》。前者認為宋初三朝文人結盟現(xiàn)象有4種類型:以文壇盟主為中心的文人群體、以鄉(xiāng)野文士為主的詩人群體、文人結社、政治朋黨。在文人結社方面列舉了怡老會、同年會、禪會、蓮社、詩社5種形式,論述較為簡略,也許是因為資料比較匱乏的緣故,而其他3種類型的內(nèi)容則非常豐富⑥肖昌菊.宋初三朝文人的結盟風氣及詩史意義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文學院,2012.。后者分上中下三編,其中上編為縱向研究,主要是南宋前期、后期的史浩、楊萬里、汪大猷、楊纘、周密、宋代遺民幾大文人群體結盟的概覽;中編為橫向考察,主要以南宋怡老會為中心并結合地域文化進行梳理;下編為南宋文人結盟的文學史意義研究⑦王淋淋.南宋文人的結盟風氣及文學史意義研究——以“兩浙地區(qū)”為中心[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文學院,2012.。雖然這篇論文結構宏大、內(nèi)容豐厚,相當于一部南宋的文人結盟史。但是對文人結盟和文學的關系論證很少,并且前兩編中列舉的所有會社幾乎都在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周揚波《宋代士紳結社研究》二書中出現(xiàn)過,在敘述、論證方面也是亦步亦趨,并沒有多少創(chuàng)新點,而且文章也沒有把詩社、詞社、吟社等專門的文學會社和不以文學創(chuàng)作為主要目的的怡老會社區(qū)分開來,在論述怡老會社等非專門的文學會社上也沒有挖掘出它們與文學的聯(lián)系。諸如此類的問題,是這篇文章最大的缺憾。

        二、宋代詩社研究論文及專著

        總體性觀照的研究 研究宋代詩社最早的專著為1996年歐陽光的《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分上下兩編,上編為宋元詩社研究,有10個部分,包括:宋代詩社與詩歌流派、宋元科舉與文人會社、宋代的怡老詩社、元初的遺民詩社、元代詩社與書會、月泉吟社的結社與活動形式、月泉吟社作者群略考、汐社簡論、宋遺民詩人方鳳生平與創(chuàng)作初探、與元初遺民詩社有關的一次政治活動——六陵冬青之役考述。下編為宋元詩社叢考,考證出56個詩社,主要為詩社和怡老會社①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此書存在的問題主要是3個方面:(1)對詩社的研究基本上是有考無論;(2)將怡老會社如耆英會、真率會、九老會等也當作詩社,沒有明確它們和詩社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3)缺乏對會社中產(chǎn)生的詩歌作品的考證,且基本沒有闡釋的成分。盡管如此,在眾多的宋元詩社研究中,此書第一次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為宋代文人結社研究奠定了基礎,具有開創(chuàng)之功,影響巨大。

        在歐陽光之前,王兆鵬早在1992年就發(fā)表過有關宋代詩社的論文,即《宋南渡詞人的詩社唱和》。文章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將南渡間的詩社分為4種類型,分別予以考證,即:以唱和詩詞、切磋詩藝句法為主的詩社,主要為豫章詩社和許昌詩社;以講論人生、哲學問題為主的短期聚會,同時也唱和詩詞,例舉了張元干等人的石泉聚會以及劉安世等人的聚會;會課,一般是尚未成名的青年士子們聚集在一起憐惜詩文,再互相評判;以同一題材邀請當?shù)鼗蛲獾氐脑娙?、名流唱?這是宋代更為普遍的松散而短暫的結社。第二部分寫南渡之際詩社唱和之風反映出詞人們自覺明確的群體意識,體現(xiàn)在權威作家的領袖意識和群體成員的從服意識,舉了呂本中、徐府、韓駒、汪藻等人的例子②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的詩社唱和[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2):29-33.。這篇文章雖然把沒有冠名詩社的類似于文學沙龍、學術沙龍的小型聚會也納入詩社的考察視野,但是明確交待了其中的詩詞唱和情況,較能使人信服。同時文章對詩社的四分法對后來的研究者也有較大的啟發(fā)。如果作者能跳出詩人、詞人這樣的定義限制,相信還能獲得更多的事例和闡釋空間。

        1992年,王德明的《論宋代的詩社》一文對宋代的詩社類型和規(guī)模、命名方式、性質(zhì)以及與宋詩發(fā)展的關系做了提綱挈領式的論述,為宋代詩社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和理論的基礎,其觀點基本為歐陽光等眾多的研究者所采納。文章將宋代詩社分為5類:(1)只是一個流派而無組織的詩社,如江西詩社;(2)只有一次聚會,之后便不再存在的詩社,如西園聚會;(3)以詩人們聚會的地方命名的詩社,如汐社;(4)因一次大型詩歌比賽而形成的詩社,如月泉吟社;(5)一種有組織、時間長、活動多的文學團體,如昆山詩社、豫章詩社。宋代詩社的特點體現(xiàn)為:規(guī)模較小、以地名為社名、南宋中后期才大量出現(xiàn)并且極為風行。詩社對宋詩創(chuàng)作的影響有3個方面:繁榮了宋詩創(chuàng)作;促進了創(chuàng)作技巧的提高;使宋詩產(chǎn)生了許多內(nèi)容單薄、純?yōu)閼甑钠接怪鳍弁醯旅?論宋代的詩社[J].文學遺產(chǎn),1992(6):66-72.。文中的個別看法有時偏頗,如認為江西詩社是一個有流派而無組織的詩社,歐陽光則認為豫章詩社正是江西詩派內(nèi)部非常有組織的詩社,對此觀點有所糾正。又如認為汐社是屬于宋代詩社,是詩人們聚會的地方,但經(jīng)過歐陽光的考證,汐社的“汐”是潮汐的意思,代表一種規(guī)律性,不是地名,而且它是宋代遺民詩人的詩社,屬于元代。

        2005年,熊海英《“結友為文會”——論詩社在北宋的興起和發(fā)展》一文,認為詩社是一種文人的新型聚會形態(tài),因宋代文治、科舉、社會分工的原因形成規(guī)模。它有兩種情況,即純?yōu)閻酆迷姼璧囊话阄娜搜啪鄣慕Y社和為應舉的有品題和獎懲的結社,但作者未能將之截然區(qū)分。文章認為宋代詩社的發(fā)展趨勢為: (1)向文學、詩歌靠攏;(2)重心下移,即成員的身份地位下降,由中央分散到地方①熊海英.“結友為文會”——論詩社在北宋的興起和發(fā)展[J].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16-119.。整篇文章從大處著眼論述了宋代詩社,值得肯定。但是作者的某些觀點顯得武斷且缺乏證據(jù),如詩社的兩分法,遠不如王兆鵬、王德明兩位前輩的分法科學,且所謂向文學、詩歌靠攏的趨勢也沒有給出充分的證明材料。

        2006年,馬茂軍《宋代詩社與詩歌創(chuàng)作關系研究》一文從3個方面探討宋代詩社:從組織上看,從怡老會到正式的詩社,詩歌創(chuàng)作的目的越來越明確;從生存狀態(tài)上看,詩社是遠離政治的詩意棲居地;從文人意識上看,詩社與宋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關系體現(xiàn)了文人的價值、存在與文化使命②馬茂軍.宋代詩社與詩歌創(chuàng)作關系研究[J].東方論壇,2006(1):38-44.。其中“文人意識”一節(jié)有過分夸大詩社作用的嫌疑。

        具體詩社的研究 2006年周揚波的《楊萬里詩社與南宋孝宗朝政治》一文,考證了楊萬里結社的時間和成員,認為其社友多具有共同的政治傾向,并在孝宗年間決定高宗廟號、高廟配享二事上表現(xiàn)出了詩社的凝聚力和影響力③周揚波.楊萬里詩社與南宋孝宗朝政治[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6(5):10-14.。此文后收入《宋代士紳結社研究》一書中。文章主要從歷史研究方面入手,沒有涉及到文學。

        2006年,陽靜的《賀鑄與“彭城詩社”研究》在第一部分對彭城詩社進行研究,闡述了其3個特點:主題尚“隱”、強調(diào)賦詩的文人之樂、追慕唐風④陽靜.賀鑄與“彭城詩社”研究[J].閱讀與寫作,2006(9).。這是第一次專文研究彭城詩社的文章。

        林蓓蕾于2010年撰寫的《活動于大觀、政和年間的豫章詩社研究》一文是第一次詳細論述豫章詩社的論文。文章分成4章:第一章論述豫章詩社產(chǎn)生的政治背景、地域因素、詩壇景況。第二章對豫章詩社的主要成員徐俯、洪芻、洪炎、蘇堅、蘇庠、汪藻、呂本中、張元干等人的生平和行跡進行考論。第三章為豫章詩社的活動內(nèi)容,包括成員唱和與詩學批評,后者論述了徐俯和其他成員的詩學主張以及后人對其詩學主張的評價。第四章為豫章詩社的影響⑤林蓓蕾.活動于大觀、政和年間的豫章詩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0.。文章選題很有價值,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精華部分,充分證明了豫章詩社與江西詩派的密切關系以及前者對后者形成的極大促進作用。但是在第二章成員生平的考證上篇幅太大,頗為冗長。

        2011年,汪曉華的論文《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研究》,對于創(chuàng)圖的背景、時間、目的、詩人群整體特征進行了論述。其中第四部分第一章第一節(jié)“詩社唱和”對“豫章詩社”及“倦殼軒之會”、臨川之會、王直方園賦歸堂之會所作的闡述中,除了豫章詩社之外,其余皆未明確記載為詩社,而是看作一次次的詩歌唱和集會⑥汪曉華.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1.。

        2012年,羅寧的《北宋大觀年間廬山詩社考——兼論其與江西詩社之關系》一文,考證了北宋大觀年間王铚、祖可等人廬山詩社的成員、時間、作品與豫章詩社的關系。文章認為廬山詩社成員與豫章詩社成員有非常密切的交往關系,也多少影響了豫章詩社的成立。文章主要貢獻是發(fā)現(xiàn)了此前的研究者未發(fā)現(xiàn)的廬山詩社⑦羅寧.北宋大觀年間廬山詩社考——兼論其與江西詩社之關系[J].九江學院學報,2012(1):22-27.。文章內(nèi)容主要為考證,對其中出現(xiàn)的唱和詩歌的解析不夠深入,這是其不足之處。

        2013年,丁放、張曉利的《〈楚東酬唱集〉考論》通過文獻梳理,對已經(jīng)亡佚的《楚東酬唱集》、《楚東酬唱后集》的刊刻情況、收詩內(nèi)容進行探尋。認為兩集為宋孝宗隆興年間王十朋任職饒州期間與洪邁等人所結的楚東詩社的唱和詩歌集,其中《楚東酬唱集》具有推崇和學習唐詩、審美上追求細致精工的特征①丁放,張曉利.《楚東酬唱集》考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72-78.。

        同年,陳小輝發(fā)表的《王十朋結社述論》一文,對王十朋一生中所結的包括楚東詩社在內(nèi)的6個社團進行考略,歸納為3個特點:以游山玩水、飲酒作詩等娛樂目的為主;以次韻聯(lián)句為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以詩筒往來的形式進行唱酬。同時文章認為詩社影響了王十朋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即收獲到了歡樂和友誼、提升了寫作技巧和創(chuàng)作理念、豐富了作品數(shù)量②陳小輝.王十朋結社述論[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10):65-69.。

        在宋代具體詩社的研究上,陳小輝在2013年還發(fā)表了《楊萬里結社考》,考證出楊萬里一生所結或所參與過的吉州詩社、零陵詩社、臨安詩社、常州詩社、金陵詩社,對現(xiàn)有文中一些混淆處進行澄清、補證③陳小輝.楊萬里結社考[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4):43-46.。

        以地域作為標準的研究 以地域作為標準的研究宋代詩社的論文也有不少。如,2003年,季學源、張如安《寧波的詩社》一文對中國古代寧波地區(qū)的詩社進行了簡要介紹④季學源,張如安.寧波的詩社[J].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5-7.。2013年,陳小輝連續(xù)發(fā)表的關于宋代詩社的7篇文章,即《宋代安徽詩社概論》⑤陳小輝.宋代安徽詩社概論[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68-71.、《宋代河南詩社略論》⑥陳小輝.宋代河南詩社略論[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4):65-67.、《宋代湖南詩社概論》⑦陳小輝.宋代湖南詩社概論[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14-117.、《宋代江蘇詩社略論》⑧陳小輝.宋代江蘇詩社略論[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43-47.、《宋代福建詩社略論》⑨陳小輝.宋代福建詩社略論[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4):40-45.、《宋代巴蜀詩社略論》○10陳小輝.宋代巴蜀詩社略論[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3(12):48-52.、《宋代杭州詩社略論》○11陳小輝.宋代杭州詩社略論[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6):39-43.。這些文章考證出的各省詩社數(shù)量驚人,可謂用力甚勤,大大提升了前此考證出的宋代詩社數(shù)量。但是作者對怡老會社和一些記載所作的闡述極其簡略,未判明何種會社能歸為詩社,不免失之粗率。而且各論文論述特點的部分也極其簡單,未能作深入的歸納。

        三、宋代詞社的研究成果

        宋代詞社的整體性研究 對宋代詞社作整體性研究的僅有張曉利一人。她于2010年撰寫的《南宋詞社研究》一文,全面研究了南宋的詞社。論文分4章:第一章,從南宋都市繁華、結社流行、詞體特點論述詞社盛行原因;第二章,概論詞社發(fā)展及特點、成員構成;第三章,以時間順序考論南宋怡老會社、江湖詞社、西湖吟社;第四章,從詞社對詞的題材、功能、格律的影響論述南宋應社之詞○12張曉利.南宋詞社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0.。其中第四章第三節(jié)《詞社活動對格律派形成的影響》創(chuàng)見較多,從詞社成員的詞學著作起到的詞法傳授作用和詞社成員與格律派的緊密關系入手進行探討,較有說服力。其余部分都基本運用詩社研究的成果,甚至只因為詩社和怡老會成員寫過詞就強行把它們說成是詞社,叫人難以信服。2012年作者將此文第二章第二節(jié)《南宋詞社的特點——在詩社參照下的南宋詞社》抽出單獨發(fā)表,不再介紹。

        2013年,張曉利《南宋詞社輯考》一文,文章考證了南宋后豫章詞社、李流謙詞社、王道詞社等21個詞社,數(shù)量之多,前所未有。在文章開頭作者交代了詞社定義的3個標準:(1)成員中有詞人;(2)詞人文獻中有“社友”、“同盟”、“同社”之類詞匯,詞作中有“分題”、“分韻”等唱和酬答活動記載;(3)怡老社、遺民社中有詞人參加并有作品傳世的也作為詞社考察①張曉利.南宋詞社輯考[M]//《古籍研究》編輯委員會.古籍研究:總第57-58卷.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331-341.。概念過于寬泛。

        具體詞社的研究 在具體詞社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2003年,尹占華《論周密等人西湖詞社的創(chuàng)作活動》定義西湖詞社為:是一個以楊纘為中心人物、以西湖周圍的景物為活動地點、以作詞為主要內(nèi)容的詞人吟詠活動的社團形式??甲C主要人物有楊纘、施岳、張樞、周密等9人,活動時間則在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至度宗咸淳元年(1265)。他們作詞,堅持詞的音樂性,以“雅”為旨歸,而“雅”的標準是:語言不能鄙俗、格調(diào)不能軟媚、意思不能狂怪直露②尹占華.論周密等人西湖詞社的創(chuàng)作活動[J].蘭州大學學報,2003(3):22-30.。宋亡后,周密與王沂孫、張炎等詞人詠物唱和,這可視為西湖詞社的后期活動,他們的詞作往往寄托身世之感,藝術手法含蓄隱蔽,對于清代常州派的詞論影響甚大。

        2008年,高利華的《宋季越中詞人結社聯(lián)詠之風》中涉及的詞社有周密參與的西湖吟社和周密、張炎等人參與的浙西詞社③高利華.宋季越中詞人結社聯(lián)詠之風[C]//2008年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大學,2008.。文章對聯(lián)詠之風的敘述比重較大,對詞社卻沒有詳盡的論述。而且在論述上把結社與聯(lián)詠結合起來,給人的感覺主要還是在說聯(lián)詠。文章題目后來改為《宋季兩浙路詞人結社聯(lián)詠之風》④高利華.宋季兩浙路詞人結社聯(lián)詠之風[J].文學評論,2009(2):46-50.,發(fā)表在2009年的《文學評論》上。

        四、怡老會社研究論文

        對宋代怡老會的研究從1996年歐陽光的《宋元詩社研究叢稿》之后沉寂了很多年,直到2006年、2007年周揚波發(fā)表《南宋四明地區(qū)耆老會概述》⑤周揚波.南宋四明地區(qū)耆老會概述[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5):66-70.、《洛陽耆英會與北宋政局》⑥周揚波.洛陽耆英會與北宋政局[J].洛陽大學學報,2007(1):1-5.兩文才打破了這種沉寂的局面。兩篇文章后來皆收入他的《宋代士紳結社研究》一書中,前面已經(jīng)有所介紹,不再贅述。

        1999年,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楊新《〈文潞公耆英會圖〉考析》在簡要介紹了文彥博耆英會之后,詳細描述了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清宮藏本《宋人耆英會圖》,包括藏本材質(zhì)、題跋、印章、圖中人物、建筑、家具、器皿,判定應該是宋人作品,有可能是真品⑦楊新.《文潞公耆英會圖》考析[J].文物,1999(2):74-79+98-99+1.。若果真如此,對我們研究元豐耆英會將會大有裨益。

        2007年,楊木軍《試論北宋中期“耆英會”》一文認為北宋中期“耆英會”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為經(jīng)濟發(fā)達與重交游、尚結社的社會風氣,接著舉出仿照白居易洛陽九老會而作的一些“耆英會”,如徐都官“九老會”、吳興“六老會”等,并著重介紹了元豐洛陽耆英會。然后對飲酒、作詩、游園3種主要活動做了詳細的考察,闡述了耆英會的入會條件,即年齡高、聲望高、有共同的節(jié)行操守⑧楊木軍.試論北宋中期“耆英會”[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3):104-407.。文章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北宋耆英會的情況,準確地抓住了最著名的元豐洛陽耆英會進行說明,但是基本把元豐洛陽耆英會的內(nèi)容和入會條件當成了北宋中期所有耆英會的內(nèi)容和準則,亦有失偏頗。

        2007年,熊海英的《福壽康寧慕白傅,高情厚誼敦鄉(xiāng)風——宋代的怡老會》認為怡老會即是退休官員為怡情適性所舉行的群體集會活動,始于中唐白居易的九老會,宋人仿效者不斷,怡老會也有推行儒家禮儀的教化意義。宋人之所以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十分歆羨白居易九老會,是因為舉行怡老會的洛陽及江南蘇杭等地與白居易頗有淵源,符合“中隱”標準,同時希望通過怡老會使自己的詩歌和圖畫流播無窮。怡老會的發(fā)展有重心下移的趨勢,成員之間的關系緊密,成為重要的社交集會,發(fā)揮著各種作用①熊海英.福壽康寧慕白傅,高情厚誼敦鄉(xiāng)風——宋代的怡老會[J].尋根,2007(5):46-49.。文章能抓住怡老會參與者崇拜白居易的心理并與宋代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相結合,是非常到位的,但是文章忽略了元豐洛陽怡老會在白居易之外又樹立了一個典型的事實。

        2009年,莊國瑞的論文《北宋熙豐詩壇研究》第二章“司馬光與洛陽文人集團”第一節(jié)“洛社形成原因”考察了富弼、文彥博、司馬光、呂公著等人因反對變法被排擠出朝廷閑居洛陽的過程,第二節(jié)“洛社詩歌創(chuàng)作”第一部分“雅集場合”簡述了六老會、真率會、耆英會的情況,并選取了其中的幾首唱酬作品進行評論,認為這是模仿白居易等人的唱和活動,吟玩性情、率然成章,風格雍容典雅,但同時又認為他們的詩歌是北宋中期上層士大夫的生活縮影,與宋詩發(fā)展關系不大②莊國瑞.北宋熙豐詩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9.。這篇文章第一次用洛社的概念概括司馬光洛陽文人集團,卻沒有對“洛社”進行任何說明,以至于和洛陽的地名混淆不清;第一次對洛社怡老會詩歌進行較為詳細的評析,但僅選取其中寥寥幾首,不足以反映全貌,而且這些詩歌的出現(xiàn)與宋詩發(fā)展沒有關系的看法沒有根據(jù)。

        2010年,陳小輝的《宋代耆老會考——兼與周揚波商榷》修補了周揚波《宋代士紳結社研究》中宋代耆老會中出現(xiàn)的時間、地點、人物等方面的信息,使得宋代耆英會的考證更加準確完備③陳小輝.宋代耆老會考——兼與周揚波商榷[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6):16-20.。

        2011年,吳肖丹的《北宋熙豐名臣致仕文學研究》第二部分“熙豐致仕官的文化背景及創(chuàng)作關系”的第一節(jié)“洛陽怡老詩會的理趣”,認為致仕官在志趣相投的唱和中獲得了精神的超脫和愉悅,同時他們也注重道德修養(yǎng)和對真率淳樸旨趣的追求④吳肖丹.北宋熙豐名臣致仕文學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66-70.。文章第一次有意于探討熙豐怡老會的詩歌創(chuàng)作,但也只是一筆帶過而已。

        2011年,張再林《白居易的“九老會”及其文學史意義——以宋人對“九老會”的仿慕為例》認為白居易“九老會”的存在反映了中唐以來以閑曠心態(tài)為官的社會風氣,“九老會”成為文學史佳話,后人紛紛仿慕。宋代就產(chǎn)生了很多仿慕集會,產(chǎn)生了大量風格閑適的屬于“白體”范疇的唱酬詩歌⑤張再林.白居易的“九老會”及其文學史意義——以宋人對“九老會”的仿慕為例[J].廣西社會科學,2011(4):129-132.。文章著重于探討九老會及其仿作中體現(xiàn)的心態(tài)和詩風,這些探討不僅僅停留在事實的考證說明,而且結合了文學創(chuàng)作進行闡釋,把握是非常到位的。但是文章中所列宋代的仿九老會例證太少,不足以代表整個宋代的情況,其實宋代的怡老會無一例外皆為對“九老會”的仿慕,這方面,周揚波和陳小輝等人的考證工作已經(jīng)做得比較充分。而且文章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把怡老會詩歌的“白體”特征充分展現(xiàn)出來,僅僅以唱和形式和閑適詩風定義“白體”失之簡單化,而且也沒有給出足夠的例證和充足的闡發(fā)。

        2011年,羅惠縉《以九老會為首的怡老會社主題探論》探討了中唐以至近現(xiàn)代效法九老會的怡老會社情況,考察出各個時代出現(xiàn)的以九老、耆英、真率等命名的會社達60余個,認為九老會等會社分為朋輩型、隱逸型、遺民型,文學主題為頤養(yǎng)天年、親朋師生歡聚、隱逸情懷、遺民兼興廢心態(tài)⑥羅惠縉.以九老會為首的怡老會社主題探論[J].江西社會科學,2011(7):99-104.。文章立意宏遠,分類切當,但是在縱向考察九老會等相同主題的怡老會社在不同時代的演變情況上缺乏歷史的維度。

        此外,在宋代會社的研究中還有蓮社、書會、曝書會等內(nèi)容,與文人或文學關系微弱,未列入考察范圍。蓮社屬于宗教結社,本不以文人為主;書會雖然與通俗文學關系密切,但屬于民間會社,與文人關系不大;曝書會雖然以館閣文人為主,但不屬于結社,而是一種風俗習慣。

        五、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方法的思考

        宋代文人結社的研究成果非常豐富,無論是詩社、詞社、怡老會的探討,還是從全局出發(fā)進行總覽式的探索都有不少論文發(fā)表,還有一些專著和碩博士論文出現(xiàn)。在基本概念的把握、事實的考證梳理、現(xiàn)象的歸納總結、理論的分析評議上,雖然不同的研究者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已經(jīng)把宋代會社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了,尤其是在詩社的考證上面尤為著力。盡管如此,以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而言,依然存在很多缺憾、出現(xiàn)了很多誤區(qū),并留有一定的研究空間,值得后人在這片豐沃的土壤上繼續(xù)耕耘下去。

        首先,對于會、社、盟、集會等概念界定不清,甚至十分混亂。李玉栓在《中國古代的社、結社與文人結社》一文中辨析了群、會、團、黨、社的概念,將結社定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員為了相同的目的集合起來,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開展活動的相對穩(wěn)定的團體。簡言之,結社就是多數(shù)人有組織的集合?!辈⑶矣纱苏J為結社至少應該具備4個條件:“廣泛性,僅僅一個人的活動不能成為結社;目的性,無目的的結合不能稱為結社;穩(wěn)定性,偶然的集合不能稱為結社;組織性,隨意的群體聚合不能稱為結社?!辈⑶乙罁?jù)社員多少、社旨顯晦、社時長短、社約有無等情況,將結社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種形態(tài)①。如果按照這種標準劃分的話,宋代的會社基本屬于初級和中級兩種形態(tài)。王德明《論宋代的詩社》依據(jù)宋代詩社的存在方式和活動方式分成5類:“一、只是一個流派而無組織的詩社。二、有的詩社只有一次聚會,存在時間很短,聚會結束了詩社也就完成了使命,不復存在。有的詩社是指詩人們聚集的地方。四、有的詩社實際上是一次大型詩歌比賽。五、更多的詩社是一種有組織的文學團體?!雹谌绻凑绽钣袼ǖ脑娚缍x,前4種都不是詩社。但是這恐怕又與宋人自己的記載不符。

        于是有的研究者干脆不用結社而用群體、結盟、集會這樣的概念,并將詩社、怡老會等會社囊括其中。同時也可以看到有些專門研究文人結社的文章把結社的內(nèi)涵放大到和結盟、集會類似,即使不如此,也有人在論述的時候得出的結論和群體、結盟、集會等研究的結論基本沒有二致。

        以筆者愚見,在確定何者為文人結社方面,只應有一個標準,就是古人明確記載自己是詩社、詞社或者怡老會的就可以這樣說是結社,否則我們就不要輕易說是結社。即使實際上有些會社確實與一般性的集會、結盟、群體沒有什么區(qū)別。我們只能夠?qū)⑽娜藭缪芯康闹攸c放在王德明所說的第四種會社上面,即“一種有組織的文學團體”。同時我們還應該參照文人圈之外的其他會社組織的結社情況。很多研究者就指出宋代文人結社是處在宋代社會各行各業(yè)的結社大潮之中的,如果能將文人結社放在這樣一個大潮之中去研究的話,相信還能有更多的收獲。

        其次,詩社、詞社、怡老會概念混淆,甚至為了找到更多的研究材料和對象,不惜張冠李戴,強拉硬扯。從歐陽光的《宋元詩社研究叢稿》開始,詩社和怡老會就完全混淆到了一起,后來的研究者也曾提出過反對意見,但這種聲音極其微弱,大部分還是混在一起冠以詩社之名加以研究。怡老會的主要目的是怡老,寫詩作詞只是怡老的一個手段,這和專門以切磋技藝、賡和比賽為目的的詩社不同。這里面關鍵是看有沒有宴飲、出游等聚會活動,這種活動是詩歌唱酬的主要契機,也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無須非要把怡老會說成是詩社或詞社,這并不妨礙對其中的文學創(chuàng)作進行研究,但是一定要注意,怡老會中的詩歌基本都是圍繞著怡老主題的,至少在宋代是這樣的,這也是它與詩社不同的地方。

        在詞社研究方面,本來東西就特別少,而非要把有詞作產(chǎn)生的詩社、怡老會也說成是詞社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像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的詩社唱和》那樣,除了宋末周密等人明確以詞名社者,在詩社和怡老會的范圍內(nèi)討論詞的創(chuàng)作就行了。

        再次,對文人結社中產(chǎn)生的詩詞等文學作品的闡釋不夠,應該加強。既云文人結社,甚至還直接以詩社、詞社為名,且中間有大量的唱和作品產(chǎn)生,再加上序跋等文章,當有比較大的闡釋空間。當然,學者們對此研究不多也是因為這類作品應社痕跡明顯,而且次韻、分韻、聯(lián)句等創(chuàng)作方法的比賽和游戲性質(zhì)比較強,在藝術上沒有太多的可觀性。但我們?nèi)匀豢梢约訌妼ψ髟娂记珊驮姼栉捏w特征、思想內(nèi)容的探討。

        最后,對怡老會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的研究明顯落后于詩社。不同于詞社的研究窘于材料,怡老會的材料很多,但是現(xiàn)在研究成果遠遠不及詩社。人們往往過分看重白居易九老會的開山及典范作用,而忽略了文彥博、司馬光耆英會、真率會的典范作用。南宋出現(xiàn)了那么多的幾老會、真率會之類,在后人的追慕心理上熙豐舊黨名臣一點也不少于白居易。之所以北宋中期以后至南渡期間幾老會、真率會比較罕見,是因為新黨打壓舊黨的原因。而到了南宋,元祐黨人的歷史地位空前提高,后人追慕成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人們往往看到蘇軾及其作品在南宋大受追捧,而沒有看到其實元祐名臣在整體上都是備受崇拜的,其中熙豐洛陽怡老會的風靡就反映了這一點。怡老會雖然不是專門性的文學會社,但是產(chǎn)生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尤其是熙豐洛陽怡老會和南宋鄞縣怡老會,很值得我們做專門性的研究。

        綜上所述,宋代文人結社的研究成果很豐富,發(fā)表了數(shù)量可觀的論文,也有幾部專著出現(xiàn),在基礎研究和理論闡釋上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但是依然不可回避一些問題和缺陷,有待于后來的研究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xù)攀登。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Scholarly Societies in Song Dynasty

        PANG Mingqi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Haidian,Beijing 100872)

        the Song Dynasty;scholarly society;research achievement

        Studies on scholarly societies in the Song dynasty fall into four types,namely,those on associations in general,those on poetry associations,those on Ci associations,and those on associations created especially for the aged scholars. In these four areas,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abundant in the form of both published papers and monographs.However, many issues remain to be solved and many call for further studies,such as the confusion of concept about the categories of the associations or societies,inadequ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etry created by the societies,and scanty research on societies for the aged scholars.

        l206.2

        A

        1009-9506(2014)10-0062-09

        2014年7月19日

        龐明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

        猜你喜歡
        會社結社詩社
        傳統(tǒng)接續(xù)與理學嬗變:明代洛陽“文人結社”淺探
        道學的團體化:宋儒結黨,明儒結社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48
        晚清時期山東鄉(xiāng)村日常生活探析
        詩社擷英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6
        CATTLE CLASS
        詩社擷英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0:54
        詩社擷英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22 06:46:16
        晚清南洋文人結社與華文文學的發(fā)生
        詩社擷英
        中華詩詞(2018年1期)2018-06-26 08:46:38
        “結社革命”背后的幽靈:非營利部門的理性化及其成因
        国产视频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α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线茬精品成av| 亚洲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二人码|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成人动漫久久| 亚洲av男人免费久久| 亚洲av成人综合网成人| 男男性恋免费视频网站| 午夜短无码| 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毛片内射白浆视频| 成人做爰视频www|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诱惑| 女女同恋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三区| 大尺度免费观看av网站|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欧洲日韩另类自拍| 日本精品一级二区三级| 日本真人做人试看60分钟| 国产亚洲亚洲精品777| 天堂av在线播放观看|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爱ⅴa| 91精品在线免费| 亚洲天堂精品一区入口| 欧美极品jizzhd欧美| 毛片av在线播放亚洲av网站| 丁香婷婷六月综合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