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峰
(內蒙古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大學生的黨建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骨干力量,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會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社會的發(fā)展方向。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對外政治經濟交流的增多,許多外來腐朽思想對大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造成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動搖。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一些不良信息在逐漸滲透到大學生的思想之中,對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不利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更需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充分發(fā)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幫助他們抵制誘惑,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斷奮斗。
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支持,這樣可以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的接班人,提升我國社會發(fā)展水平。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相對比較低下,再加上外來腐朽思想的不良影響,使得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理念受到一定的沖擊。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要及時調整自身的思政教育方法,提升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大學生的黨建工作質量。
我國高校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對大學生黨建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學生黨員先進性較低,因此需要學校改善自身的工作方式,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在上級黨組織的指導下,提升高校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以及制度建設等,充分發(fā)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使學生有較高的思想政治意識,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通過大學生黨建工作,學生可以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點,嚴格按照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改變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發(fā)展成為學習成績優(yōu)異、思想品德高尚、各方面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加強高校的黨建工作,學生可以認識到黨員的重要作用,在生活和學習上嚴格要求自我,堅持黨的管理,努力完成黨的任務,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素質,發(fā)揮大學生黨員的帶頭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關系到大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同時還關系到其他大學生的思想發(fā)展,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提升大學的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可以保證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當前我國許多大學生文化知識水平較高,但是思想政治素質卻不能夠達到相應的要求,從而影響到我國大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水平。通過高校思政教育,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避免受到社會中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穩(wěn)定學生的心態(tài),從社會人才需求出發(fā),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其次,可以穩(wěn)定學校內部發(fā)展。大學生作為高校的主要群體,他們的行為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發(fā)展,高素質的大學生人群可以更好地維護學校的穩(wěn)定,為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創(chuàng)造更加良好的環(huán)境,達到學校思政教育的目標。再次,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外來思想的進入,會給大學生的思想認識造成一定的迷惑性,如果不能夠對其進行及時的教育,可能會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高校思政教育課程的設置,可以提升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他們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認識,積極參與到國家的建設中去,踴躍加入中國共產黨,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大學生。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各級黨組織也在加強自身的建設,高校黨組織同樣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發(fā)展道路,提升黨組織的建設水平。但是由于沒有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使得大學黨組織建設水平相對較低,許多大學生他們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對黨的認識不夠充分,導致高校黨建工作效率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足,教育的陣地相對較為狹小,主要是高校學生黨支部,大部分學生沒有系統(tǒng)的接觸到思政教育,進而會影響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同時,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時,選取的內容相對單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中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在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中主要是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常識和黨的文件為主,理論知識性較強,學習相對枯燥,最終會影響到學生思政課程的學習質量。
高校黨建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教育人員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才能夠保證我國大學今后的黨建工作質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要和黨建相結合,建設相應的黨建平臺,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參與到思想政治學習當中去。但是許多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時沒有充分發(fā)揮黨建作用,沒有將兩種工作結合。將黨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分離,學生不能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認識,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影響到高校思政工作的質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完善的體質,這樣可以保證教育的質量,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前我國許多高校在思政教育機制上還不健全,教師在教育時沒有發(fā)揮思政教育的作用,使得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沒有提升。比如缺乏合作機制和激勵機制,思政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學科之間的相互配合,這樣才能逐漸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實際的教育中,思政課程之間的設置銜接不夠緊密,這樣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除此之外,教師往往只是采用理論形式來進行教育,沒有對課堂形式進行豐富,使得學生感到思政學習枯燥乏味,進而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水平。
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較低也會影響到高校思政工作水平,許多學生由于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響,在人生觀和價值觀上形成錯誤的認識。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在做思政教育工作時需要積極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中國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努力實現“中國夢”,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要想更好地保證我國高校思政教育質量,就要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提升教師的教育素質,完善教育制度。尤其是,在當前我國社會政治經濟快速發(fā)展狀況下,高校需要不斷改善自身思政課程教育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揮自身的知識才能。
思政教育機制建設首先需要高校管理人員重視其地位,采取相應的措施,滿足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需求。要切實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置,同時還要做好哲學社會學科課和專業(yè)課之間的聯系,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深入學生之中進行思政教育工作,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除此之外,高校還要深入實施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和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為核心的思想政治內容課程體系,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和教育內容的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方式,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的作用。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還需要發(fā)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大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宣傳,讓更多大學生認識到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緊密聯系大學生思想實際,將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完善思政教育機制還要深入發(fā)掘各類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制定出更加學科的思政教育方案,將思政工作深入到各個專業(yè)的學習當中,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積極關心國家發(fā)展方向,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做到言行一致。教師在教育時還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發(fā)揮思政工作的實效性,讓學生通過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對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進行探討,增強他們對國家方針政策的認識,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才能,為國家的社會問題的解決出謀劃策。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大學生沒有對思想政治學習樹立正確的意識,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相對較低。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時往往采用理論教育的方式,這樣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影響到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今后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該要努力實現思政教育的生活化,將書本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提升學生對自身專業(yè)的認識,并且還要遵信相應的道德,展現出高校大學生的高素質水平。思政教育生活化,教師首先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結合實際的教學需求,改善原有的教學模式,從而滿足不同專業(yè)學生的思政學習需求。在生活化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深刻的理論用鮮活的實際例子講解出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思想上達成共識,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學校也要積極為學生構建相應的生活化校園,加強學校的黨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學風建設水平,讓學生能夠參與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認識到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意識。要廣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實現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覆蓋,積極參加思想政治主題社會實踐,積極參加社會服務、社會調查以及科技創(chuàng)新等,促進高校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校就要充分發(fā)揮思政教育的隱性載體作用,努力營造出一種育人的環(huán)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滲透到學生的專業(yè)學習中去,積極指導他們的學習生活,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在黨建過程中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高校校園文化充分結合,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積極指導他們進行知識的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研究氛圍,形成更加謹慎的研究精神和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還要將思政教育工作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去,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動手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學風,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發(fā)展和學習中的不足,加強團結精神,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除此之外,還要努力營造文明的校園文化,積極展開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加強校園信息網絡建設,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途徑,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找到更好的思政教學方法。只有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載體作用,拓寬學生交流學習的渠道,大學生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識,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為今后國家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實現其實效性,還要加強高校思政教育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保證教育質量。在高校思政教育隊伍建設中,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教師的愛崗敬業(yè)精神。其次,學校要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充滿活力的思政教育隊伍,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再次,教師要學會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能夠建立更加民主的教學課堂,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主義建設要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除此之外,高校還要加強對思政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的思政學習提供更多的平臺,最終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綜上所述,強化大學生黨建平臺 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時效性,可以為我國提供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可以保證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性,可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趙冰, 李守明. 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 科教文匯,2011,27(20):99-100.
[2]李全喜. 論中國共產黨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經驗[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7(36) :78-79.
[3]王煉鋼, 劉炳春, 文婷. 論獨立學院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機結合[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3,33(5)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