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宇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二氧化碳對深冷裝置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李澤宇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大慶油田伴生氣中的CO2含量呈逐年升高趨勢,給氣加工裝置正常生產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其中深冷裝置由于制冷溫度低、原料氣增壓后壓力高,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伴生氣中的CO2含量升高主要影響到深冷裝置制冷深度和輕烴產量。降低CO2不利影響的主要措施:一是采用吸收工藝,二是采用適宜的CO2脫除工藝。采用輕烴作為吸收劑只需增加增壓泵、分子篩脫水設備即可以實現,相對比較簡單。因此,推薦以淺冷或原穩(wěn)烴為吸收劑,降低CO2含量升高對深冷裝置的影響。
油田伴生氣;二氧化碳;深冷裝置;吸收工藝
大慶油田伴生氣中的CO2含量與1983年相比,升高16~40倍。從近幾年變化來看,油田伴生氣中的CO2含量還有可能進一步上升。油田伴生氣中CO2含量的升高,給氣加工裝置正常生產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其中深冷裝置由于制冷溫度低、原料氣增壓后壓力高,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
(1)影響深冷裝置的制冷深度。在天然氣深冷輕烴回收裝置中,如果C2設計收率大于80%,要求的冷凝溫度一般低于-90℃,因此,原料氣中CO2所造成的凍堵問題不容忽視。根據CH4—CO2平衡相圖分析,隨著CO2體積含量增加,氣相凍堵溫度在不斷升高。由于實際氣體除含CH4外,還含有其他的烴類,同時原料氣經過壓縮機增壓后,氣相中的CO2含量也會發(fā)生變化,實際凍堵溫度與查圖所得的數據有一定的差別。隨著制冷溫度的升高,深冷裝置的輕烴收率也逐漸下降,如:紅壓深冷裝置設計制冷溫度為-102℃,原料氣中CO2含量承受能力最高為1.54%,輕烴產量191~238t/d;目前CO2含量已經上升到了3.44%,實際操作溫度為-85℃,每天生產輕烴120t左右;北I—1深冷裝置也如此,設計脫甲烷塔塔頂溫度為-93℃,現原料氣中CO2含量已經達到2.91%,運行時,控制脫甲烷塔塔頂溫度為-88℃左右。
(2)造成深冷裝置設備和管線腐蝕。對于濕天然氣,所含的飽和水會因溫度和壓力變化而變成液態(tài)水凝結出來,與氣體中的CO2共同作用,腐蝕金屬管線和設備。目前各套氣處理裝置入口氣中CO2含量均在3%以上,天然氣加工裝置入口低壓氣體無腐蝕環(huán)境;深冷壓縮機出口氣體壓力為3.75~ 5.1MPa,CO2分壓為0.11~0.15MPa,均為有腐蝕環(huán)境。
(1)吸收工藝。采用淺冷—油吸收復合工藝,將淺冷烴或原穩(wěn)烴作為吸收劑,提高深冷裝置的輕烴收率。天然氣分公司曾利用淺冷—油吸收復合工藝建立裝置,提高了裝置的輕烴收率,取得較好應用效果。
(2)CO2脫除工藝。膜分離法和醇胺法比較適合用于油田伴生氣中的CO2脫除。但從技術成熟程度來看,國內有多套自行設計的醇胺法脫CO2裝置,而膜分離只有國外才有工業(yè)應用,且為氣井氣。在大慶油田伴生氣深冷裝置增加脫CO2單元,目前優(yōu)選的工藝是醇胺法脫碳工藝。
醇胺法工藝國內外尚未見應用在油田伴生氣中。而采用輕烴吸收工藝,在大慶油田淺冷裝置中有成功的應用。醇胺法工藝比較復雜,操作難度大,且存在廢胺液處理問題;而采用輕烴作為吸收劑只需增加增壓泵、分子篩脫水設備即可以實現,相對比較簡單。因此,推薦以淺冷或原穩(wěn)烴為吸收劑,降低CO2含量升高對深冷裝置的影響。
大慶油田中的CO2含量逐年升高,已經影響到深冷裝置制冷深度和輕烴產量。降低CO2含量升高對深冷裝置造成的不利影響,可以采用淺冷烴或原穩(wěn)烴作為吸收劑,提高深冷裝置的輕烴收率,降低由于CO2含量升高對深冷裝置的影響。
(欄目主持 焦曉梅)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