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蓮,王曉銀,莊 琳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婦科,成都 610031)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年婦科病腫瘤患者也日益增多,嚴重的威脅著老年婦女的身心健康。老年婦科腫瘤除了具有老年腫瘤的一般特點外,還擁有自身特點。為提高老年婦科腫瘤的診治水平,加深對老年婦科腫瘤臨床特點的認識,本研究對116例60歲以上老年婦科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5月至2012年5月四川省婦幼保健院收治的年齡>60歲的老年婦科腫瘤患者116例,年齡61~89(69.6±6.8)歲,其中61~69歲76例、70~79歲33例、≥80歲7例?;颊咚技膊【洸±韺W檢查證實為婦科腫瘤。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包括患者的絕經年齡、腫瘤病理類型、術前并發(fā)癥、手術結局及術后并發(fā)癥等。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腫瘤病理類型 116例老年婦科腫瘤中,良性腫瘤55例(47.4%),惡性腫瘤61例(52.6%),良惡之比為0.9/1(55∶61)。惡性腫瘤中卵巢癌21例(34.4%)、宮頸癌15例(24.6%)、子宮內膜癌17例(27.9%)、輸卵管癌3例、外陰癌3例、子宮肉瘤2例;良性腫瘤中子宮肌瘤39例、卵巢良性腫瘤8例、輸卵管良性腫瘤5例、子宮腺肌瘤3例。
2.2腫瘤與絕經年齡及絕經年限的關系 116例老年婦科腫瘤患者的絕經年齡為39~57(49.6±5.5)歲,其中年齡≥55歲絕經的15例,其中11例為惡性腫瘤;年齡<55歲絕經的13例,僅1例為惡性腫瘤,不同絕經年齡的惡性腫瘤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25,P<0.01)。絕經年限為3~37年,絕經15年后發(fā)現(xiàn)腫瘤的有56例,其中惡性腫瘤40例;絕經15年內發(fā)現(xiàn)腫瘤者60例,其中惡性腫瘤僅為11例,不同絕經年限惡性腫瘤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3.15,P<0.01)。
2.3主要臨床癥狀 絕經后無痛性陰道出血和腹部包塊是老年婦科腫瘤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其中以無痛性陰道出血為首發(fā)癥狀者65例(56%),診斷為宮頸癌者22例,子宮內膜癌者25例;以腹部包塊就診者35例(30.2%),其中診斷為卵巢癌者22例。
2.4術前合并癥 本組患者術前有合并癥者70例,占60.3%,其中合并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最多,為38例,其次為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18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10例,其他系統(tǒng)疾病4例,同時合并有2 種或2 種以上疾病者33例,占47.1%。
2.5手術情況及術后并發(fā)癥 根據腫瘤部位與性質選擇手術方式。116例患者全部接受了手術治療,其中開腹手術71例、腹腔鏡手術21例、經陰道切除腫瘤22例、有2例惡性腫瘤晚期患者采取姑息手術方式。67例患者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49例采用全身麻醉。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者32例,其中電解質紊亂14例、肺部感染6例、尿路感染3例、尿潴留3例、切口愈合不良5例、下肢深靜脈栓塞1例。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預定手術,有1例患者因術前合并糖尿病及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術后出現(xiàn)嚴重的肺部感染,搶救無效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和宮頸癌的發(fā)病高峰年齡均>60歲[1]。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婦科腫瘤患者的數(shù)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其發(fā)病率均遠遠高于同期其他腫瘤的發(fā)病率[2]。近年來宮頸癌的發(fā)病率逐漸下降,但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發(fā)病率有所上升,惡性卵巢腫瘤的發(fā)病率在60歲以后呈明顯上升趨勢[3]。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老年婦科惡性腫瘤中,卵巢癌所占比例最高(34.4%),其次為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分別為27.9%和24.6%),此結果與文獻報道的不一致[1],這可能與經濟條件改善,老年婦女保健意識提高,絕經后陰道出血得到了及時診斷以及壽命的延長,使更多婦女達到子宮內膜癌發(fā)病的“危險”年齡有關。因此,絕經后婦女需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一旦懷疑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期獲得更好的預后。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絕經后無痛性陰道出血和腹部包塊是老年婦科腫瘤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絕經越晚、絕經年限越長,婦科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越高。絕經后出血和腹部包塊是老年婦科惡性腫瘤的危險信號。
由于老年患者組織器官的衰老和退化,機體抵抗力降低,生理功能下降,常合并多種內科疾病,本組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最多,其次為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合并2種及以上疾病者的比例達47.1%。本組合并有內科疾病的患者,術前均請相關科室的醫(yī)師進行會診,共同制訂了嚴密的治療方案,待內科疾病相對穩(wěn)定后再進行手術,并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決定麻醉方式。術后給予了嚴密的監(jiān)測,患者均安全渡過了手術危險期,并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年齡并不是手術治療的禁忌證,也不影響手術方式的選擇,各器官功能狀態(tài)能否耐受手術才是關鍵,尤其是婦科的根治性手術[4]。
術后最易發(fā)生意外或出現(xiàn)合并癥。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有6例患者出現(xiàn)肺部感染,可能與患者下床活動晚有關,因此應幫助患者勤換體位,鼓勵患者術后早下床活動。由于老年人血流速度緩慢,術后臥床更易發(fā)生下肢深部靜脈血栓,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有1例患者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栓塞。術后一旦發(fā)現(xiàn)患肢腫脹或局部壓痛需高度懷疑栓塞的可能,應及時行血管超聲檢查以確診,必要時行下肢深靜脈造影證實。
本研究有5例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愈合不良,后經支持治療后均完全愈合,因此對老年婦女,應加強對癥支持治療。本組出現(xiàn)尿路感染的3例,患者術前均合并有糖尿病,出現(xiàn)感染可能與糖尿病患者免疫能力低有關。因此,術后應注意加強營養(yǎng)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抗感染、控制血糖及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減少傷口愈合不良的發(fā)生率。
[1] 徐嘉文,葉海燕,陳建國.老年婦科腫瘤277例臨床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2,33(9):1261-1263.
[2] 韓素萍.老年婦科腫瘤的診治特點[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6,20(6):365-367.
[3] 朱華,胡燕,鄭飛云,等.老年婦科手術特點及其圍手術期處理[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24(8):482-485.
[4] Gardner GJ.Ovarian cancer cytoreductive surgery in the elderly[J].Curr Treat Options Oncol,2009,10(3/4):171-179.